首页 > 都市重生 > 超级警监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2)

目录

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唐副厅长气得咬牙切齿,坐在许厅长办公桌前,脸色铁青地道“恃才自傲,目无领导,不服从安排,他眼里还有没有上级厅长,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必须严厉批评,否则我们以后工作怎么干,怎么往下面安排”

不就是个培训课程嘛,你安排谁去不行,偏偏安排他那个挂在司法厅的人。

许厅长真不知道他什么才好,干脆从抽屉里掏出一份文件,语重心长地道“老唐,你先消消气,别跟他一般见识。毕竟他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刚回国对很多情况不是很了解,习惯我行我素。”

“从国外回来怎么了,从国外回来不能成为他不服从管理,不尊重上级的理由。本来以为引进了个高层次人才,安排他去搞讲座是打心眼里想对他委以重任,没想到引回来了个刺儿头。公告都出去了,他居然给我来个釜底抽薪。厅长,不是我老唐没容人之量,而是他这事做得太过分。您看着办吧,要么把他调出法规处,要么开党组会,调整我分管的工作和部门。”

激动成这样,还好意思什么容人之量。

许厅长彻底服了,敲了敲桌上的文件,提醒道“老唐,你先别激动,看完这份省法制办关于法律顾问团近期工作安排再。”

工作安排很多,主要是会议,翻到最后面一页,唐副厅长顿时懵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田书记、余省长和康副省长等省领导,居然纷纷点名要求那个“刺儿头”参与会见外宾,或参加培训班开班仪式,或随团出国举办经济技术交流会。

看着他那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许厅长循循善诱地道“老唐,韩均同志的情况比较特殊,你不能把他当一般干部对待。你想想,全省有几个千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别千人了,人和长江学者都不多。

按常规他应该安排到高校任教,但他的专业比较特殊,省里呢又亟需他这样的人才。你也知道的,美国药品原料行业协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反倾销申诉的国内药品原料生产企业有六家,其中三家应诉三家没应诉,三家应诉企业中我省的东江集团请的韩均,另外的两家省外企业请得是老外。

结果呢,东江集团虽然没有赢,但在韩均努力下只被加征了2o的反倾销税。另外两家分别是35和46。没应诉的三家更惨,被加征了分之一多。就这一个官司,每年就帮东江集团这个省国资委控股的省属企业挽回一亿多损失。”

今年的两会上,余省长因为这事很是出了一把风头,中央领导参加江省代表团的座谈时,还特别表扬了一下。

许厅长的言外之意很清楚,这是余省长的政绩。余省长器重的人,不能得罪

看着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许厅长接着道“老唐,我知道他中午这个鲁莽的做法让你很被动,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是呢,你做事也的确欠考虑。请人家去办讲座,至少要先跟人家打个招呼吧。你倒好,事先没有任何沟通,就匆匆忙忙的把公告出去了。”

“可是可是”

“老唐,别可是了。”

许厅长拍了拍他胳膊,意味深长地笑道“听你儿子想出国,这事难办挺难办,好办也好办,关键看有没有找对人。依我看别舍近求远找那些乱七八糟的移民中介,靠不住。回头我帮你跟韩均,他办这个可是专家,据他曾经帮一个o多岁的剪纸老太太成功办成了特殊人才,和姚明一样拿到了签证。”

“真的”唐副厅长将信将疑。

“真的,他虽然在美国打的官司不多,但每个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像那个什么代表十三亿中国人民起诉n的明海,就知道炒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年轻,其实厉害着呢。”

唐副厅长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喃喃自语地道“厅长,我知道省领导为什么那么器重他了,这事我是欠考虑。”

许厅长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提醒道“这些事你我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外传。”

“知道知道,我知道轻重,哎呀,你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总那么沉不住气,修养不够,真丢人啊。”

“算了,过去的事就过去,市里不是有几家国外律所的代表处吗,请他们派个律师去讲,就韩调研员临时有事。”

“行,您怎么我就怎么办。”

“还有,警校不是快开学了嘛,今年招的那几个老师正在培训,孟院长建议韩调研员和他们一块入警授衔。你在部里熟人那么多,关心一下,看能不能一步到位,接授个专业技术三级警监。”

许厅长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也是余省长的意思,人才嘛,引进来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住,毕竟人家在国外一年赚那么钱,我们给不了那么高薪资待遇,总得给点荣誉吧。”

省长的指示必须不折不扣落实,更何况所谓的让他“关心”,白了就是让他送个人情,唐副厅长岂有拒绝之理,连连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按照警衔授予评定标准,像他这样德才表现较好,在专业技术工作中作出特别突出贡献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正好符合最后一个条件。”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aaaaaaaa

第十六章有所发现

花园街上的川府酒家,面积不大,装修也算不上奢华,但由于他家菜做的正宗,且量大实惠,工薪消费,物美价廉,生意好得出奇。

姜怡老家远在东北,又总是加班,只能吃食堂,有时候食堂饭菜吃腻了,她就会过来点两个菜打打牙祭。

跑了一上午,饥肠辘辘,见韩均不愿意在分局吃,丁局似乎也没请他吃饭的意思,姜怡只能把他带到这个她认为很好的饭馆。

一盘蒜蓉空心菜,一份老干妈回锅肉,一个水煮肉片,一大碗西红柿鸡蛋汤,两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三菜一汤,让他吃得大汗淋漓、津津有味。

“不错,味道真不错,跟这儿比起来,唐人街的那些川菜馆做得就是猪食,价格还死贵。”

看着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姜怡扑哧一笑道“韩调研员,我还以为你喜欢吃西餐呢。”

韩均用餐巾纸擦了一把汗,又夹起一块肥而不腻的回锅肉笑道“其实我很少下馆子的,以前是没钱下不起,之后是太忙没时间,并且国外吃饭没这么讲究,在路边随便买个汉堡和热狗什么的,填饱肚子就行。”

姜怡放下筷子,好奇地问“刚到那儿时是不是很苦”

“我是我堂爷爷接去的,他虽然不是什么亿万富翁,但也算中产阶级,所以我很幸运,比那些全靠自己打拼的人幸福多了。只是后来生了一些事,自己把自己给折腾苦了,那时才十几岁,青春期吗,总有那么点叛逆。”

“什么事”

“难以启齿,不这些了,”韩均不无尴尬地笑了笑,旋即岔开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