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负江山不负卿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2)

目录

她十岁之后,除了父亲舅舅,从未和其他男子离得这么近,更何况一下子来了两人,像左右夹击一样守在她身边,介绍片刻,终于慌了阵脚,退后一步低声道:“两位请慢慢欣赏,我先回去了。”

说着转身快步离去,哪怕听到夏天南似乎又在后面叫了一声,也没有回头。

那一天,受到热情款待的夏董事临走时大笔一挥,一张五万银元的支票又捐给了学校,把校长乐的手脚都差点没处放了,把客人一送走,就对教务主任安排的接待工作大加褒扬,顺带对十个女孩子也好好夸了一通,又很慷慨的给她们十人批了周日的半天假期,可以回家或上街购物,把十个女孩乐的也差点欢呼起来。

周日那天,她一大早就起床,准备直接回家和父母团聚,没想到英文老师突然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补两堂课,她只好耐着性子听完课,快十点钟了,才回到宿舍匆匆换了一身家常的细布蓝色旗袍,在舍监那里办了离校手续,踏出校门。

从圣德女中到她位于后孟胡同的家,中间要经过北华大学堂,想到父亲曾多次提过北华大学堂正门外有一家卓家老铺,卖的鸭血粉丝汤特别好喝,因此离开校门的时候,她就特意提了一个棕丝编的茶水保温桶,准备买一些鸭血粉丝汤带回去。

那卓家老铺看来确实声名在外,还不到中午,铺子门前已经有了七八个排队的食客,她等了片刻,黄包车夫已经觉得耽误了生意,有些不乐意,她只好先打发走了车夫,准备买好鸭血粉丝汤再重新叫车。

好容易排到跟前,念及家里父母、自己再加上老仆刘妈,她就要了四份汤,不想那鸭血粉丝汤不但好吃,而且分量也足,伙计把保温桶递过来时,好意嘱咐了一句:“姑娘,这桶可坠手,你留心。”

她留了意,双手抱住,才没让沉甸甸的保温桶滑下去。刚刚转身,一个高大的身影罩在头上,紧接着一只筋骨分明、干净修长的手伸过来,就把她的棕丝编保温桶接了过去。

她吓了一跳,忙抬眼去看时,一双清凉含笑的眸子落入眼中正是前几天陪着夏家诸人去参观圣德女校的那个贾轩。

“怎么没带个仆人帮你拎东西”贾轩看她脸上神情,不觉放柔了声音,一脸轻松的打招呼。

“学校临时放假,没来得及通知家里人。”她低声回答,有些迟疑的看看他一手拎着的保温桶,觉得再往回要太小家子气,犹豫一下:“谢谢您,我自己来吧,一会儿叫辆黄包车放车上,就好了。”

那贾轩依旧拎着桶,并不还给她,只是微微一笑:“那我和你等车过来。”

看对方十分绅士,她只好道了谢,和他并肩站在卓家老铺附近一个大梧桐树下等空闲的黄包车路过,结果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左等右等,不但没有空闲的黄包车过来,就连路上行人都似乎越来越少了。

“平常周日不能回家吗今天是临时放假”贾轩看她脸上有了几分急色,突然开口,很随意的问。

“学校规矩严,平日是不让出校门的,每两周可以由嬷嬷带着到街上买一次东西,每个月可以回家待一个晚上,”说到学校的事情,她放松了一些:“这次是因为校长奖励我们参与接待您和夏董事一家人,因此特批了半天假。”

“夏董事是你们学校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吧”贾轩想到那张五万银元的,微微一笑:“不过圣德女中学生素质极高,才貌双全,名不虚传。”

“谢谢”她拿不准他是就事论事,还是拐弯抹角夸奖自己,不禁又有些粉面绯红,只好张望远处,依旧不见一辆车黄包车过来,不由嘀咕一声:“今天这条街上怎么人这么少”

谁想贾轩很随意的接口道:“听说百里少帅今天要到北华大学堂演讲,可能路上戒严了吧。”

“啊”她吓了一跳,仔细留神,果然见街上的人只出不进,远远的路口处有辆黄包车要拐进来,却被两个便衣的男子拦住,很快掉头离开了,不禁着急起来:“我只有半天的假期啊”她慌忙看向眼前高大的男子:“贾先生,谢谢您,我还是提着桶去路口外面拦车吧。”

“那我陪你过去。”贾轩看着她,淡淡一笑。

、惊梦

那天走到街口时,她意外的发现贾轩居然可以指使百里官邸的便衣护卫为她拦黄包车,回到家后和父亲文若诚聊起对夏家一家人的印象,才解开心中的疑惑:夏天南和百里家的两位少爷、还有一位连少爷并称“曦城四公子”,贾轩是夏天南的朋友,自然也可以连带指挥一下百里家的侍卫。

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多么幼稚:贾轩,不正是百里稼轩的化名吗可笑自己当时还一厢情愿的把贾轩当成了夏府的门客,当成一个才华过人、却因为没有背景、不得不依靠贵公子助力仕途的书生。

开明而睿智的父亲,在和她谈笑中,就有意无意的说道:“齐大非偶,夏家那样的贵介豪门,是非也多,我们书香传家,我只希望我女儿将来找一个心疼体贴她的好男儿,可不想去攀龙附凤”

当时自己和母亲都娇嗔父亲拿女儿婚嫁开玩笑,但父亲“齐大非偶”这句话,却深深印在自己脑海里,以至于她那天下午回到学校,意外的看到夏天南带了几株珍品的月季花和花匠来到圣德女中找她时,立刻退避三舍,坚决避而不见,为此还被同宿舍的姐妹们给好好嘲笑了一番。

相对于夏天南的大张旗鼓,化名贾轩的百里稼轩追求起她来却始终不温不火,丝毫不给她压力,但细水长流锲而不舍,每次她出校园的时候,总会碰到他,或许是认定了他不是豪门公子,又清俊儒雅才华过人,颇有几分父亲文若诚的感觉,因此几次相遇之后,她慢慢放下了戒备,和他聊诗词、聊曦城的风土人情,再后来,梦里竟偶尔也会出现对方清朗的微笑

直到她十七岁生日那天,母亲云氏一时兴起,特意去学校给她请了假,母女俩又一块去父亲的学校接父亲,准备全家人出去吃饭庆祝。不曾想,那一天,正巧在学生礼堂有一场政界人物的演讲,她和母亲在礼堂门口守候的时候,就总觉得门口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