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0(2/2)
师徒俩术数通明,深知此时生死相关,却是由不得半点犹豫。
“看相观星么,那以后你师徒两人就为我大吴司掌钦天监,卜算吉凶、掌运天文如何”
两个道士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苏辰这么直接,心头感应到冰冷杀机,袁天罡连忙使了个眼色,再次拜下:“固所愿,不敢请尔,愿大吴千秋万代”
随着这一拜,两人齐齐吐了一口鲜血,面色灰败下来。
苏辰芯片视线中,就见到他们身上那道道紫气,一下子就消散在空气之中,身上的高远妙道之气也淡薄了许多。
真是够决断啊,看看形势不妙就立即斩断跟唐王朝的联系,散去了从龙紫气,也免去了身死的运数,修为当然也是折损大半。
这是看穿了自己心中的杀机,心知象他们这类人最遭上位者所忌,不从则死。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修道之人就应不背天时,顺世应命,如此才可有望长生。“
苏辰眼神波光一闪,却是露出赞叹之色,他倒是不很在意袁天罡师徒或者是紫阳道长的威胁,只不过,到了这一步,任谁都得重新选择。
决不能开出不降得以全身而退的例子,否则,天下人人跟随行事,而不得果报,那还得了
他更没有兴趣玩什么三顾茅芦、礼贤下士的把戏,如此金光大道,有人都不愿意走,那就是一意孤行想要寻死,那也如他们所愿。
“叔德公,你意下如何”
苏辰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转头望向李渊。
寇仲还领着五百精锐跟大唐禁军拼杀着,却是没有太多时间好耽搁。
他立在庭中,一股强大威严沉甸甸的压在众人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王八之气,而是为了早点鼎定局势,以天人合一之势镇压心灵。
这一刻,苏辰就是这片天地当仁不让的主人。
李渊呆立原地,看着袁天罡师徒当面反叛,另投他人,感觉到有一种莫名重要的东西离自己而去,却又无法可想。
再看看左右,所有文臣武将都是沉默不语。
他心里涌起一股悲凉,心道平日里每人都是慷慨激昂,高风亮节,到了今日刀斧临头,却无有一人肯以死相报。
“渊参见王上”李渊拜服,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死硬之人,最为人称道的美德反而是最会隐忍,能屈能伸。
“参见王上”其他人也跟着一齐行礼。
“好,叔德公,今日归顺实为大喜,孤封你为忠顺候,在长安赐一处家宅安顿下来吧,各位臣工俱有封赏”
“谢王上”
这一次,所有人声音宏亮了许多,倒是多了一些真心实意。
换一个其他势力,对于称帝的对手那是必杀之而后快,不然后患无穷,而这位称号吴王的无双剑却是以王号之身直接收降帝号,并不惧其再反,可谓胆大包天。
不过,从此处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人并不算好杀之人,是位仁君,对权力看得也不是很重。
如此便大有可为。
可以欺之,骗之,玩弄之,不论是为官为财为家族计,在这样的朝庭里做事都会安全许多。
看着这些墙头草眼中喜色,苏辰心里暗笑。
“这只不过是千金买马骨的简单伎俩而已,果然还是有用的,就算是他们全都看明白了,也不会希望君主是个心胸狭窄的残暴之人。就算是装出来的其实也很不错。”
“若是他们日后见到我颁布各类严刑酷法,不知会不会后悔今日的爽快投靠”
苏辰既然想要把这个世界建设成为地上天国,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他是要把握的,那就是做到生民安乐
而在如今年代,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肯定会损伤到士大夫和官僚利益,甚至皇族的一些利益。
想做到这一点,最适合的是加入一点法家思想,有着现代社会现成的模板在,一点一滴的推行下去,总能成功。
社会的进步、百姓富足称颂所带来的巨大认同,那些海量气运才是他需要的东西。
而这一切都是顺天而行,打着大义的幌子,并不会受到这方天地意志的反噬。
“今晚,流的血已经够多了,号令禁军停手,明日早朝改元易号,并召令李世民返回长安,移交兵权。”
众人低头应是,心里不由大凛。
不管这位吴王怎么好说话,关键问题却是一点都不含糊。
第一件事就是取得大义名份,改唐为吴,再以君王圣旨或者父亲严命,召令李世民前来参见。
如果不从,即是反叛,自绝于天下。
正文963改元易号下
第二天,吴王突袭长安,唐王朝一夜降服、北方易主的消息不翼而飞。
大江南北一片震怖。
那些自负眼光雪亮押注在李阀身上投机的大商人、大家族此时不由得全都傻了眼。
“这是假的吧唐皇兵精将广,城池深垒,怎会被人杀到皇宫的这倒也罢了,短短一个时辰不到,就被人一网成擒”
长安城中一声咆哮响起
武士貜站在府内中堂,望着底下前来汇报的家将,心里冰凉。
长安城中似他这样倾力资助李阀的大商人,还有很多,此时都到了重要时刻,做错了决定可是要老命的事情。
一个家族的崛起与延续,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是最好也是最差的时机,看准了就能保得百年富贵,看不准很可能顷刻之间身死族灭,不可不察。
“老爷,已经确定下来了,今日吴王早朝,已经改元易号,如今咱们江北也不例外,您听,门外大股军队正在进城,调换城防,听说唐皇,不对,忠顺候已迁家眷于城南,此时一片哀声”
下人回禀道,面上还残留着惊恐之色。
他们都以为昨晚的喧闹只是闹了贼人,没想到竟是改朝换代。
简直让人措手不及。
武家主沉吟了一会,打了一个寒噤,连忙急声道:“快快查一下吴王的信息,看怎么才能投其所好咱们也得多备资财奉上,求得庇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