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市之国术无双 > 分节阅读 1164

分节阅读 1164(2/2)

目录

荀爽面无表情,起身一礼,轻言慢语道:“观其心,察其行,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我看伯喈兄虽然与董贼亲善,事实上并未犯下大错,也未出过害民毒计,与李儒等人大不相类,当可从轻发落。“

荀爽荀慈明,不愧有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美誉,颇有谦谦君子之风。

他平日里想必也不见得欣赏蔡邕,此时却是不肯落井下石,持中而论,并从中求了个情。

太尉黄琬本属三公之一,掌管兵事,在董卓掌权之时,他就是有名无实了。

后来因迁都事情触怒董卓,差点被斩。对于董氏集团文武官员,自然是深怀痛恨,此时出言道:“蔡伯喈心性鲁直,记小利忘大义,虽然未做恶事,影响却也大坏,依我看来,此事依李将军一言可决。“

好吧,这就是个和稀泥的,看不出苏辰心里所想,干脆中立。

众人侃侃而谈,总的来说,还是对蔡邕很不利的。

尤其是王允等一批人,说得正义凛然,令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蔡琰听得却是面色惨白,浑身无力。

如果是引经据典,辩论文章,她倒也不惧怕任何一人。但此时此刻,明显不是辩理,而是人心所向。

虽然也有大臣认为自家父亲情有可原,但总的来说,在董卓刚刚害死数十万百姓,火烧洛阳之后。跟他在一块的人,就算没干坏事,也洗不干净了。

她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再不强逞口舌,只是跪地叩首,泣道:“请将军念在老父年迈,保他一个全尸,以全士人脸面。“

“嘭嘭嘭“

小姑娘死死咬着嘴唇,倔强叩头,四周喊打喊杀的声音渐渐就低弱了下去。

苏辰笑了起来。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先是以理服人,看看不行,立刻转向变成以情动人。不愧是才女,脑子转得就是快。“

试问天下,如此娇弱美艳的弱小女子,叩得额头流血,悲声泣告的情况下,又有几个男人会不动心,不网开一面

“停,我几时曾说过,一定要处死蔡伯喈了“

“啊“

众人大惊。

蔡琰却是大喜,抬起头来泪眼朦胧的呆呆望着苏辰,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你弹个琴来听听吧昭姬博闻强记,精擅音乐的名头,我在东海边远之地也是如雷贯耳。若是琴音尚能入心悦耳,就免你父亲识人不明之罪,让他继续为官也不是不可以。“

“啊“

四周一片喧哗,众大臣默默无语,低头不再说话。

这意思太明白了,简直没眼看。

无非就是看中了人家女儿美色,爱屋及乌,然后饶恕其父亲。

果然是一言而决,完全不顾脸面了。

卫仲道在一旁张大嘴巴,啊啊连声,眼睛都红了,却还是不敢出头。

四周百姓全都满面惊愕,眼中全是失落。

果然,又是一个好色之徒吗

还以为新来掌权的李将军刚正不阿,公平大义呢

只有荀爽,没人发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感谢asdhhhh500等打赏投票,谢谢支持鼓励

嗯,扯得有点多了,水就水一点吧,主要是正在想着后续情节怎么精彩,是不是拐回西游取经上去

正文1847大道无处不在上

苏辰想要欣赏洛阳大才女蔡琰的琴艺,以他此时的威势,自然不会有人打扰雅兴。

即算是这个场合有些不合时宜,也没关系。

在最初的惊诧和鄙夷之后,所有人都面带笑容,凑趣谈笑起来。

“能欣赏蔡昭姬的琴艺,不虚此行。”

“传闻中,蔡家千金音乐造诣已超其父,琴声感人至深,有如仙音临凡。当此董贼伏诛之时,抚琴助兴,来日必然传为佳话。”

“就是,就是,李将军不但武艺盖世,更难得胸中自有锦绣,知音懂琴,真是难得啊。”

风向一变,再没人盯着蔡邕那点丑事不依不饶。就连王允这家伙,也是轻轻抚着颔下山羊须,满面慈霭的望着蔡文姬,似乎比谁都要期待蔡大家的表演。

眼睛里的渴求更是发自内心,形诸于外。

很可能他心里正在暗暗骂娘。

好吧,刚刚出言想弄死这小娘的父亲,结果一转眼她就攀上了高枝,得了李御青眼。以后若是一个想不开,枕头风吹一吹,自己项上人头不保。

苏辰没有放出元神感应,听得各位大臣和底下众百姓士子在那里尽情表演,有些无语。

这人啊,就是这样,上位者一朝权在手,放个屁都是香的。

他还以为真的有人会不顾一切大义凛然的上前指责自己见色忘义呢,没想到竟然见不着这种勇士。

只能说,这些年来天下大乱,人心离丧,正人君子越来越少了。

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如此局面的形成,其中最大的功劳,当然就是何进大将军和董卓董国相了。

这两人专权妄为,凡是不懂得进退的硬汉子,基本上都把头颅丢掉了。

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在长安这片土地上,自己无论怎么操作,都不会遭到明面上的反抗。

为政治军不受掣肘,才能很好的把后世的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科技,搬到这个时代来

苏辰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让蔡琰弹琴,暴露出好色的毛病,实质上是有着深意。

这些天,他也发现了,随着董卓这么一通胡搞之后,朝堂大臣对武将那是十分不信任,就算自己打败董卓之后,这些人也都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低调得很。

“随你怎么弄,反正我就打个酱油国家治理得好不好,长安势力能不能增长,是否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取得优势,这并不重要。只要有了机会,我就跑。”

天下英雄并起,凭着名望和才学,无论去到哪方诸侯那里,都会得到重用。

再不济,就告老归乡,做个富家翁。

所有大臣都做如此想法。

苏辰虽然不至于束手无策,但是,做起事来,人手就不足了啊。

这个年代不比后世,并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识字的人只有极少一部分。更别提有学问的可用之才,那是可遇而不可求,就算他想招贤都很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