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越南1954 > 分节阅读 22

分节阅读 22(2/2)

目录

陈润威与韩参谋对视了一眼,咬牙切齿地命令道:“陈排长,一班保护李先生,二班、三班左右包抄,其他人跟我上”

“是”

警卫排是侬区精锐中的精锐,三十几个战士在机枪和炮火掩护下,迅速消失在公路两侧的草丛里。陈润威更是身先士卒,带着十几个兄弟沿右侧水渠往前冲。李为民热血沸腾,刚想跟上去却又被韩参谋给拉住了,只能躲在车边干着急。

炮弹不能砸到自己人头上,炮击停了,枪声越来越密集,像炒黄豆般不绝于耳,时不时夹杂着一两声爆炸。

等了大约十几分钟,枪声渐渐平息,一阵轻风吹来,带着一股硝烟的味道。

当李为民和林嘉生在韩参谋等人的保护下赶到时,陈润威正在审问一个又瘦又黑的俘虏,他腿部中弹,血从伤口汩汩直流,一脸痛苦地咆哮着,骂陈润威是法帝走狗,是反动唐山佬。

审也审不出什么,陈润威冷哼一声,对着他脑袋就是一枪。林嘉生倒吸了一口凉气,急忙背过身去不敢再看。

“李先生,他们跑掉几个,此地不能久留,我们立即出发。”

“伤亡大不大”

陈润威点上根香烟,看着正往卡车上抬的兄弟,面无表情地说:“两个挂彩,一个阵亡,不过他们损失更大。”

战场一片狼藉,被打死炸死的起码有二十个,其中包括几个年轻女人和几个半大孩子。直到这一刻,李为民才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自行车和自行车上的战利品全被扔上卡车,一台小汽油发电机,一部电影放映机,一面叠得整整齐齐的白布荧幕以及电线和一些铁盒子装的电影胶片。

从缴获的证件上看,这是一支隶属于越盟中央新闻通讯部的电影放映队,打算去附近解放区放映木化大捷和高北谅战役这两部无声电影,以及有声纪录片第一届竞赛模范英雄大会。

护送他们的游击队显然没什么战斗经验,一看见身穿法服的部队就慌了神,不知道隐蔽反而先开火。但必须承认他们很英勇,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依然能坚持这么久,甚至给警卫排造成一死三伤。

李为民看了一下阵亡的士兵,安慰了一下受伤的兄弟,回到吉普车上低声道:“嘉生,立即给家里发报,让他们火速联系桑德森教授,就说我在同甘遭到越盟游击队袭击,有兄弟受伤,急需医疗支援;另外给香港发电,我要拍一部纪录片,请刘经理帮我请全香港最好的电影导演、电影编剧、摄影师、灯光师和化妆师。”

s:码字不息,求票不止,对手强劲,不求不行

好不容易有一个推荐位,如果没一个过得去的成绩,真对不起编辑,牧闲再次厚颜求各种支持。

你们的支持,就是码字的动力,拜托了。

第三十五章兰斯代尔来了

北边那么乱,让别人去不就行了,非要以身涉险

接到航运公司紧急打来的电话,刘家昌吓出一身冷汗,得知李大少爷安然无恙,才稍稍松下口气。

他所在位置距海防尚有近两百公里,护送他的人又一死三伤,刘家昌一刻不敢耽误,立即找到刚好在堤岸考察的桑德森教授。

政府研究署的人绝不能出事,否则没法向远在美国的卫斯理-费舍教授及他的华盛顿高官朋友们交代。

桑德森教授搞清楚情况,立即向美国驻越南大使希思求助,在电话里再三重申李是密西根农业与应用科学大学政府研究署顾问,是密西根州农业委员会相当于大学的校委会雇员,合众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确保他在越南的安全。

生怕大使不重视,把支持吴廷琰的几位国会议员和主教大人都搬出来了。

希思大使不想得罪那么多高官,更不想得罪教会,当即拨通法国远征军司令部电话,以美国政府名义请法国空军派一架直升机前往救援,同时出动最近的地面部队去接应。

早在奠边府战役之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军费就有60来自美国援助。换言之,没有美国的支持,法国远征军一天都支撑不下去。

大使亲自打电话,法军司令只能立即与海防方面联系,命令当地法军立即组织救援。

当一架直升机掀起漫天尘土降落在马路上,几个法医弯着腰跑过来时,陈润威才真正意识李大少爷是个大人物,否则法国人绝不会为几个侬族伤员出动直升机。

“感谢上帝,你还活着”

刚把伤员七手八脚抬上飞机,一张熟悉的面孔突然出现在眼前。

o使团的外交官肖恩,一起从美国坐飞机回越南的。李为民倍感意外,在震耳欲聋的飞机引擎声中,扯着嗓子喊道:“肖恩先生,您怎么来了”

“奉命来拯救你难以置信,你居然出现在这个鬼地方,不知道周围全是越盟吗”

李为民把一个士兵推上直升机,让他上去照顾伤员,然后才转过身来故作轻松地笑道:“我想跟他们谈谈,告诉他们胡志明和武元甲是错的。”

地面部队马上就到,并且会把他们一路护送到海防,安全上没什么好担心的,肖恩一边示意飞机起飞,一边忍不住笑问道:“结果呢”

“结果他们向我开枪,不愿意听忠告。”

“伙计,留着你的忠告吧。他们不是误入歧途的羔羊,他们已经彻底疯狂了,上帝也搭救不了他们。”

“也许吧,真是一场噩梦,肖恩先生,请允许我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别这么客气,我们是朋友。”

直升机走了,由两辆装甲车、四辆载满德国雇佣兵的卡车以及三辆吉普车构成的援兵到了,在一个法军少校指挥下车队再次出发,浩浩荡荡往海防驶去。

连年战乱,为躲避战火,北越人一再迁移,海防郊外自发建成了许多难民营。

一辆辆插有国际红十字会和天主教会旗帜的卡车迎面而来,成千上万难民潮水般地涌上去,把路堵的水泄不通,把车围得严严实实,以至于协助押运人道主义物资的法军不得不鸣枪警告。

到了这里,法军的任务完成了。

肖恩跟一路护送的指挥官道完别,回到车上善意提醒道:“李,作为朋友,我必须给你一个忠告,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全。这个省368个村庄,只有靠近市区的16个村庄白天是安全的。这里的十几万难民,很大一部分也是从附近村庄逃过来的。

另外这里难民营的情况很不好,粮食紧缺,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并且非常拥挤,天知道会不会爆发传染性疾病”

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人家的战略。

李为民暗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说:“肖恩先生,要不是亲眼所见,不是亲身经历,我真不相信局势糟糕到如此地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