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
以前的银行像当铺,像是在放高利贷。以前的木厂、米厂像大作坊,别看工人挺多,其实没什么管理可言。
能坐在这儿的全接受过新式教育,之前不止一次想过生意该如何经营,只是所有生意全李家的,东家不说话,东家不想改变,你凭什么咸吃萝卜淡操心
大少爷比想象中更开明,刘家辉激动不已。
让他更激动的是,李为民突然话锋一转,一脸诚恳地说:“在用人这个问题上,不光各位要与时俱进,我同样要与时俱进。所有我草拟了一个高管股权激励方案,按照各位及各位父辈乃至祖辈在我家服务的年限,分配2至5不等的李氏企业股权。
换言之,从现在开始各位全是李氏企业股东,年底全部参与分红。我们之间不再是那种封建式的隶属关系,而是现代企业的合作伙伴。
最后要说的是,人员尤其高管流动对公司发展并不全是坏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嘛。再说潮州人饿死不打工,如果各位想出去打拼,想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我不会反对,只会支持。”
工业村计划铺开,有那么多优惠条件,又有大少爷支持,真有人会产生这种想法。但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就算走也不能现在走。
刘家昌干咳了两声,半开玩笑地说:“我是客家人,出去打拼真没这个胆,再说现在又有股份,别说不想走,就算赶我也不会走啊。”
王康复、王晋鹏、顾平春、顾采莲等人猛然反应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道:“少爷,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怎么可能走”
“是啊,我们在关二爷面前发过誓的”
第六十七章保安队
六天前,越南国与法国签订“独立与合作协议”,正式拉开接管政府部门的序幕。
十几万远征军驻扎全越几十个省,别不说巴黎没下撤退命令,就算有命令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撤走十几万军队和武器装备,更何况还有三万多殖民地官员和法国平民。
法国人要维护其自身利益,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越南,所以总参谋部、西贡警察系统和外汇管理局等关键部门新政府一个都接管不到,远征军的军事设施更不用想,只能接管行政系统中的一些清水衙门。
难民安置问题刻不容缓,工业村计划一天不能耽误。
在吴廷琰和希思大使极力要求下,法方终于把老港的一栋四层办公大楼、一个可停靠3000吨货轮的码头和六个仓库,很不情愿地移交给工投公司。
离吴记造船厂不到500米,港里停泊着好几艘法舰,岸上有法军驻守,比市区安全。李为民干脆把工投公司总部设在这里,同时把家安了过来。市区那栋三层洋楼让给亨利总裁和安德森教授,省得他们的太太过来后又要找房。
住在码头边,不要再像之前一样提心吊胆,推开窗户就能看见自家船厂,吴莉君很喜欢这个“新家”,尽管条件远不如市区。
让她更高兴的是表姐回来了
睁开惺忪的双眼,正准备去洗漱,然后去隔壁小餐厅给一起搬来的陈妈打下手,阮明秀提着行李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面前。
她探头看了看对面房间,扑上来欢呼雀跃地问:“姐,想死我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
“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的”
“侬区有电台,你家那位在电报里说的。”
“一夜没睡,困不困”
“不困,在船上睡过,”阮明秀抬起胳膊看了一眼手表,挤进房间道:“行李放这,我要先洗个澡,换身衣服,七点半开会,不然来不及。”
今天要开董事会,等会儿大哥也要来,吴莉君不敢耽误大事,急忙关上房门:“姐,里面有三瓶热水,你先用。”
八点上班那是和平时期,现在是非常时期,作息时间不能早八晚五。
李为民正在对面房间洗漱,刘家昌起得更早,这会儿正坐在三楼总经理办公室里,陪坐船从侬区赶来的张清贵少将、黄独清少将以及一起回来的古建华、丁茂才说话。
“这栋楼以前是港务公司的,现在作为工投公司临时总部。招商中心、基建规划部、基建工程部和保安部设在一楼,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财务部、审计督察部和人力资源部设在二楼,企划部、海外部和设在我们这一层,四楼是生活区。楼顶也要利用起来,如果工程师认为大楼结构没问题,会把天台作为直升机停机坪。”
他对侬人南迁的情况不太了解,只能聊这些。
张清贵、黄独清对工投公司不感兴趣,只想知道大批人员什么时候往海防集结,人员抵达海防之后又怎么安排。
古建华这段时间在侬区干得有声有色,一直琢磨着是不是能干个团长,却被紧急召回,说接下来要担任什么工投公司保安部副主管。
他回头看了看丁茂才,小心翼翼地问:“刘先生,保安部副主管是做什么的,跟保安团差不多吗”
什么保安团,刘家昌被搞得啼笑皆非,一边招呼两位侬区大佬喝茶,一边微笑着解释道:“工业村和安置村一样会面临越盟游击队的威胁,所以每个工业村会设立一支保安队,维护工业村内治安,确保工业村安全,同时组织工人进行军事训练,具有警察、驻军和预备役部队三重性质。”
张清贵放下杯子,似笑非笑地说:“古少校,这个保安部副主管权不小啊。”
在越南,华人想带兵没那么容易,古建华猛然反应过来,急切地问:“刘先生,正主管是谁保安队有多少人,我是指在编的。”
“正主管阮志仁,越南上尉。至于多少保安队员,要视各工业村规模、财力和受威胁程度而定。富国岛工业村规模最大,虽然不用担心越盟,但海盗群岛就在附近,另外柬埔寨对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