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为王 > 分节阅读 473

分节阅读 473(2/2)

目录

叶真欠了欠身子,“都督,如今我中央野战集团军在河间郡一共练兵一万人,编练了两个师,在颜海波率领骑兵进入代郡之后,那霸的三千步卒已经撤回河间,现在正是布置在渔阳安陆,但是步兵留在了河间,统率在代郡的所有骑兵。相对于对手的力量,我们在安陆的力量着实有些薄弱。”

高远沉吟片刻,“步兵暂且留在代郡,让白羽程进入安陆,暂时将他编入你的麾下,再向安陆增兵二千,加强安陆的防守。”

叶真点点头,“是,不过都督,我们征东军的兵力还是太过薄弱,又分散于广大的区域之中,彼此之间,相距甚远,除开四大集团军之外,基本没有机动兵力,这是致命的弱点,末将建议,扩大军队,编练新军,如此我们才能应付可能马上到来的攻击。”

“我也正在考虑这件事情,如今东方集团军集中在盘山一带,北方集团军驻扎河套,这两支主要的力量面对东胡,万万不能削弱,而南方与中央两个集团军刚刚组建,兵力薄弱,而除此之外,我们便只剩下一些地方军队,难堪重任,编练新军,刻不容缓。”高远道。“眼下我军在河套大胜,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此时招兵,正是好时机,蒋议政,此事议事堂必须立即提上日程。发布公告,筹措资金,务必保证能在上半年完成军队的招募。”

“发布公告,全民动员,这都容易,只是这资金问题,恐怕会扯后腿。”蒋家权的眼睛看向户部尚书王武嫡。

王武嫡的脸拉得老长,见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脸上,不由连连摇头,“都督,河套这一仗,耗费巨大,如今士兵的赏银,抚恤发放,便是一大笔银子,去年发行的债卷,在年前也按照都督的吩咐连本银和利息一起还了回去,再加上春耕所耗,如今户部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不管如何困难,这个钱也要挤出来。”高远摇头道:“河套一战,我们没有赚到银子,反而亏了银子,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大赚特赚,但是要保住这一战果,我们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军队,军队是保证我们胜利的根本,燕国输得起,可我们输不起,输一次,便有可能将我们先前辛苦得来的一切全都化为镜中月,水中花的危险,所以,扩军一事,不能等,必须马上进行。”

“可是银子从哪里来呢”王武嫡连声叹气。

“重新发布债卷。”高远敲了敲桌子,“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应当更容易一些,我的意思,今年向辽西,河间以及积石郡,大雁郡,河套郡一共发行五百万两银子的债卷。”

“五百万两”堂内响起一片惊呼声。

“五百万两”高远霍地起立,“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便是收获期了,这五百万两可以分为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等不等年限的债卷,年限越长,利息愈高,由民众自由选择,同时,征东府官员们要率先认筹,而且要认购年限最长的债卷。”

“发行债卷只是其一,第二,我准备改组四海商贸。四海商贸以前只是向商人认购股份,接下来,要向普通民众发行公开股,这个公开股的每一股定为十两银子,但凡我征东府辖下,不论官民,皆可以购买至于发行的股本数量,下来之后,天成与四海商贸要好好地核算一下”

“向民众公开募股”曹天成一惊,”都督,这事儿以前从来没有过,风险只怕过大”

“以前没有过,那就从四海商社开始”高远不容置疑地道:”这两年来,不论是辽西,还是河间,老百姓手中都有了余钱,而这其中,更重要是我们的士兵,我军士兵军饷较高,不少的士兵手中有很多银钱,但他们身在军中,用钱的地方并不多,这些银钱留在他们手中,不能下崽儿,但到了四海商社手中,却是可以生出钱来的,军队之中要大力宣传此事,告诉他们,认购了四海商贸的股金,他们的银钱便会下崽子了,每年的利息不菲,天成的四海商贸要好好核算,大致会有多少的年息”

“是,属下尽力去做只是怕四海商贸的很多股东不会同意啊”

“谁不同意,就将谁清除出四海商贸”高远冷冷地道:”这是我征东府的决策,容不得他们置疑,有了充足的银钱,四海商贸可以更快地扩张,而多余的银钱,则能回流到户部以保证改决我军在近二到三年的财政危机告诉那些商人,我征东府保证他们在任何地方的商业利益,谁敢侵犯他们,我征东军就用刀子跟人说话”

“明白了”曹天成看到决心已定的高远,咬牙答应下来

第七百一十二章:雏凤清鸣震天下15

发行五百万两债卷以及四海商贸向民间扩股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高远不厌其烦地向两人反复叮嘱了其中一些要点,将本来愁容满面的两人,须臾之间便说得喜笑颜开,两个钱袋子迫不及待地立即便拱手告辞,急于马上着手去做这件事情,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扩军事宜,两人倒也不在乎扩多少了,有了这笔银子到手,直要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支撑个两三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征东府辖下的区域,也要开始有亏转盈了,总之,一切的一切,都会慢慢地好起来。

两人离去,高远也不阻拦,将目光投向了辽西郡的郡守郑均和河间郡的郡守吴慈安。两人先是对视一眼,吴慈安做了一个手势,郑均一笑,知道这是吴慈安谦让,说起来,辽西是高远起家之本,而自己的资历也比吴慈安要深许多。

他站了起来,先向众人一拱手,转过头来,对着高远,道:“都督,辽西这两年来,秉承都督以及征东府制定的政策,上下一心,总算是略有成效,现今辽西有民八十五万余人,比起两年前,增加了二十万人丁,今年预计的财政收入,在秋后应当能超过一百万两。”

“太好了”高无击掌而叹,“过去辽西在张郡守手里时,年年是寅吃卯粮,岁入不过三四十万两而已,你接手到现在,不过三载,便已经做出了这番成绩。”

“不敢,如果没有都督,没有征东府,没有征东军,我郑均即便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虽然谦逊。但郑均仍然是掩饰不住的有些得意,看了一眼吴慈安。

吴慈安微笑着站了起来,欠了欠身子,“河间与辽西有些不同,过往的历史之上,河间比辽西无论是在人口,还在是财赋之上,都要强上一些,而严议政交给我的是一个完整的河间,所以河间这两年的变动并不大。今年我们的赋税收入预估应当在二百万两银子以上。”

此语一出,不但郑均大吃一惊,便连严圣浩也是大为惊讶,需知他在河间当政的时候,年入也不过百万两而已。

“吴郡守,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吴慈安是方正君子,在场的人都不会怀疑他为了与郑均置气而谎报数字,要知道,他了秋后。到了年末,这可是要兑现的,如果到时候拿不出来或者差距过大,是要承担政治责任的。

“首先便是土地问题。”吴慈安笑道:“在河间。其实土地兼并情况是极其严重的,绝大多数的民众并没有田地,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严圣浩。严圣浩不由干咳了一声。

见此情景,高远笑道:“严议政入我征东府时,已将严氏名下所有田地都送给了征东府。我们的严议政可算是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