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3(2/2)
刘成点点头,说道:“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今年和明年年初应该不会有战事发生,各地驻军和在长安的军队要尽快完成混编换防事宜,只要这一次顺利结束,军中之事日后就好办了,你们要抓紧时间”
“明白”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同一个地方的士兵在一起从军在语言、习俗方面都相同,磨合得要快,战斗力形成得也快得多,但是一支军队的士兵如果全部是同一地方的人,也很容易出问题,最容易哗变、最容易被人蛊惑。
而如果一支军队的士兵都是来自天南海北,就算有来自同一地方的人也不多,如此一来,出问题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少。
刘成想起一事,又问道:“我要的今年科举武考的上榜名录带来了吗”
“带来了”李儒答应一声,把一本名录递了上去。
刘成接过之后打开看了看,他本是想去新军操练营地去视察,临行之前看看名册,到时候见到那些武举上榜之人也能知道名字,可他没想到竟然在名册上看到了黄忠、甘宁、太史慈等人的名字,而且这三人在武举考试中名列前三甲。
不得不说,刘成下令举办的科考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且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尽管它遭到了天下绝大多数豪门世家的抵制,但他们无法阻挡那些想要获得一个晋身之机的寒门人才,更无法阻挡那些已经落魄的世家子弟。
“黄忠,三十九岁,曾随刘表之侄刘磐驻守长沙,任中郎将”
刘成拿着黄忠的资料念了一句,黄忠已经是中郎将了,却还要来参加科举武考,可见科举的魅力有多大。谁不知道黄忠的中郎将是刘表任命的但关键是它不被朝廷承认,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想要通过这个公平的平台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官职和前途,而不是被人举荐走后门。
不为别的,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寒门中人,他们以前没有晋身之机的渠道,即便是有,也是因为人际关系而被举荐,而他们自认为只要公平公正,他们不会比那些世家豪门中人差
现在这些上榜的武举人们正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军营内接受操练和学习,有些人之前就是军人,但有些以前不是,只是江湖中人,并不会带兵打仗,也不懂行军作战之法和军略计谋,所以要让这些人都能合格的走上岗位,必须要先经过一番操练和学习。
次日一早,刘成带着一干官员随从赶到城外军营。
刘成先是巡视了军营内士卒们的操练情况、内务、岗哨等情况,然后才来到武考科举上榜学子们的训练营地。
此时校场上正有两拨人马正在进行交战演习,所有兵士拿的都是木刀、木矛等演习专用武器,射出的箭矢也是钝头箭矢。
双方各有一人在后方指挥,并不参与厮杀,这二人分别站在一辆战车上,能够俯视战场情况,双方的兵士各有五百人。
使用军阵正面交战,这主要考验武将对于军阵变化演练的熟悉程度,要能够灵活运用,也是考武将的临机决断能力。
刘成一行人远远的站定,刘成问道:“双方的指挥官都是谁”
军营统领王双回答道:“回主公,左边的是黄忠,武举考试第一名;右边是魏延,武举考试第四名”
刘成看了看场上的局势,说道:“看来魏延那边快要顶不住了”
王双说道:“这魏延此前只是荆州军中的一名屯长,而黄忠却已经是中郎将了”
刘成没有出声,继续观看,过了没多久,魏延的五百人马就损失惨重,剩下的被黄忠的人马打得节节败退,形势已经一边倒,最后剩下一百多人被围困在军阵当中跑了跑不了,挡了挡不住,一点点被干掉。
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刘成就对王双道:“行了,让他们结束吧,已经彻底败了,把他们两个都叫过来”
黄忠和魏延被人带过来向刘成行礼:“拜见护国公”
“免礼”刘成抬了抬手,打量他们一番,黄忠已经是中年,而魏延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黄忠,你是今年的武举考试头名,本公有一事不明,你原已是中郎将之职,为何会放弃荆州的军职前来长安考武举你要知道,就算你考上了头名,等任命官职的时候一不定会比你原来的官职高,甚至可能还会比原来的官职低”
黄忠抱拳道:“回国公,就算朝廷让我去做一名小兵,我也是乐意的。一直以来都是世家豪门把持着升官为将之道,寒门很少有机会。如今科举武考是最为公平公正的晋身之道,无论贫富贵贱,在武举这里都是一视同仁,现在既然有了武举科考,我等为何不能向那些世家豪门中人证明我们并不比他们差呢”
刘成笑道:“让你这个武举科考的头名去做一名小兵,就算我身为大司马也是不敢的,那样天下人会说我有眼无珠,你的回答让我很满意人并非是生来就本该贫贱,出身是我们无法干预和决定的,但是只要给所有人一个公平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第321章匈奴寇边
在校场上,刘成召集在这里集训和学习的武举考试上榜的学子们问话,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
黄忠对刘成说起了自己的情况,“小人的武艺和箭术都是家传,自小家父就严厉督促,但家父也只会武艺和箭术,却不会统兵和军略。小人等从军之后没有学习,每每打仗冲锋就只是闷着头往前冲,就算当了什长、队官、百人将,都是拿着兵器带头冲杀,也不知如何组织兵力和排兵布阵,直到做了司马,才跟在上司身边学了一些粗浅带兵之法,还是观看上司带兵时暗自琢磨,上司却不会传授自从考上武举之后进入这座军营学习,才触摸到带兵和排兵布阵之玄妙”
太史慈的情况也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他没有一个会武艺和箭术的父亲,但他却遇到了一个好师傅,学得了一身好武艺和箭术。
甘宁又不同,他既没有一个厉害的父亲,也没有一个厉害的师傅,他的家世倒是不错,是益州当地的豪门。自从刘焉入蜀,他被搞得家破人亡,不得不亡命江湖,但他本身天赋异禀,力大无穷,而且游水的本事远超常人,这几年他组织了一帮亡命徒在长江上游一带杀富济贫,出入江湖,从厮杀之中自己练就了一身本事,但他并不会带兵和练兵,只以哥们义气笼络兄弟,手下喽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