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对呀,林哥,这金月湾小区虽然住的人少,但附近店铺还不错,咱们三人昨天晚上还去逛了一圈。”刘山性格活跃,他将蛇皮袋放好后,努力咽下口中的油条,很高兴地跟林曾说道。
他高中毕业后出来打工,千难万苦的活儿都经历了。到林曾这儿,虽然还没开始工作,但他觉得比往日的工地好多了,工资不算太高,但是不用支付房租,周围物价也便宜。
郑飞默默搬来一张椅子,给林曾坐下。他不善言语,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没说出口,只给林曾递了一个油饼和一碗没有动筷的锅边糊。
“那可不错,比我那儿好。”林曾也不客气,他肚子正饿着,他啃了一口油饼,问道,“东西都收拾完了吗”
“没问题,我们昨晚商量了,今天马上可以开工。”周乾新说道,他前几个月被保险业务折腾坏了。东奔西跑,有苦又累,看各种人的眼色,还经常劳无所得,业务各种不达标。如今在林曾这儿,算是生活有了些许保障。
“好的,那我说一下今天的工作。”林曾喝了一口浓浓米香的锅边糊,一边说道,“说起来网店的工作时间分配还是比较自由的。你们作为客服,需要耐心回答顾客的问题,资料我放在蛇皮袋子里,人手一份,你们尽快熟悉。如果有些顾客问的问题资料中没有,你们就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晚上五点之后,汇总当天的订单,订单打包第二天进行,下午四点半快递会过来收货,你们必须在四点前将订单打包完毕,核对清楚。”
“哦,我吃完了,林哥墙角那些纸箱子是用来打包的吗”刘山吃完油条,咕噜了一大碗豆浆。他认真听完林曾的话,走到蛇皮袋旁,打开拉链,看到袋子里圆滚滚的番茄球,忍不住一声惊呼,“哇,林哥,你卖的东西太帅气了”
“资料在面上的文件夹里,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林曾一笑,也不多解释。番茄的信息在资料中,作为客服,他们总会对藤本红玉番茄熟悉起来,甚至在将来,还要面对店里更多特殊品种的植物,“另外一个文件夹里面是订单表,今天留一个值班客服去,同时负责快递单打印。其他两个人来负责打包。”
第二十一章绿叶菜种子
网店的生意并不复杂,林曾带着他们一个小时,就已经将所有事情交代安排。赵果德推荐的三人,目前看来,做事都很清楚仔细。尤其是刘山,年龄虽小,但手脚极为利落,打包的速度,比林曾快多了。
等他们完全上手,林曾就离开金月湾小区。
小区旁边,正巧有一家卖蔬菜的小店,林曾拐到店里,买了几种蔬菜。
木耳菜,空心菜,白菜,包心菜,几乎是最常见的几种蔬菜。木耳菜和空心菜买了五斤,白菜和包心菜买了五颗,店铺的大妈,乐呵呵地拿了一个厚实的黑色塑料袋装好,林曾放在电动车前的踏脚上,回到花圃。
林曾已经将这个小花圃当成家,放好蔬菜,又继续开车采购。
快速骑车十五分钟,是一个大型的购物超市。林曾开始添置生活用品。以前在出租房里,空间太小,很多必需品,林曾都没有购买,眼下卡里有一万多块钱,林曾也不愿委屈自己的生活。
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日常用品,各类水果总计数十斤,还有鲜肉活鱼,牛奶速食,还正好碰上家电促销,林曾订了一个双开门的大冰箱,一个电压力锅,一个微波炉。
花钱容易赚钱难,转眼之间,林曾银行卡里的钱就去了五分之四。
因为购买的金额足够,超市还负责送货,不然依靠他那辆小电动,还真不可能将这一大摞的东西,运回去。
省吃俭用了数年,林曾总算也阔气了一回。
花完钱,他回到花圃。
超市的运送车很快抵达,多了几样家电的厨房,多了生活的气息。林曾将新鲜的食材,先放入冰箱,然后将其他日常用品分门别类整理清楚。
此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林曾近日难得大展身手,香煎鱼肉,红烧排骨,猪肚花生汤,香喷喷白米饭。摆好饭菜,胃口大开,林曾一人也很自在。
他扒拉着米饭,打开都市农家论坛,顺便还关注一下网店早上的订单。
一看订单,林曾说不清是喜悦还是惊吓。
订单的数量,有比前几日增加了很多。
他不由庆幸,早早明智招聘帮手,不然自己这时候,该头晕脑大的忙活,而不是一身悠闲地在吃饭逛论坛了。
都市农家的论坛,最近藤本红玉番茄的种植贴,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了。
最近最热门的,是丁山月月每日发布采摘番茄的称重帖。
这个有心的年轻妈妈,每天从客厅的墙壁上,摘下成熟饱满的番茄,必定放在精确地厨房电子称上称量一番,将重量精确到01克。
第一天,1607克
第二天,1904克
第三天,2189克,今天收获了一个大家伙。
第七天,18011503,今天收获了两个
本周总计:15046克。
总结:本周收获了三斤新鲜熟透的番茄,心情美美哒,做了一次白糖番茄,一次番茄炒蛋,剩下一个做了番茄蛋汤。番茄味道清甜,个人强烈推荐生吃的白糖番茄,有着超市番茄所不具有的滋味。
每日晚上六点,丁山月月必然准点更新,并且每周将一周七天所采集的番茄相加合计,算出总重量。
一棵番茄,每周能采摘三斤的番茄,不多不少,恰好够一家三口吃两三次。特别是丁山月月将红彤彤地番茄摆放在果盘中,满满的一大盘,还带着新鲜的叶片,分外诱人。
这张帖子,已经成为都市农家论坛首页最热门的帖子,高高挂在首页的图片链接上。
不仅如此,许多门口新闻网,都评论转载了她的帖子。
城市新手妈妈客厅种番茄,每日采摘近半斤
都市种植新秀,藤本番茄进入都市人家庭生活
在信息急速爆炸的时代,一个普通人的信息,经过朋友圈的转载和分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数百人,数千,数万,数十万,甚至更多人了解。
藤本红玉番茄的图片,在这短短数周的时间,成为网上一门颇为热门的消息。
这种热度,足以让他网店的生意,更上一个台阶。
林曾有趣地浏览着论坛关于藤本红玉番茄的帖子。
就这些日子,关于藤本红玉番茄的帖子,竟然已经超过百条。除了很少一部分询问如何种植之外,大部分都在展示刚收到的幼苗。
有一个叫朋克朋克的菜友,将番茄苗种在电视后面,据他说要形成了一个纯天然的番茄电视背景墙。
还有一个叫多山一百年的菜友,将番茄整盆放在自己的床头,据说每天呼吸者番茄散发出来的新鲜空气睡觉。
还有人一口气买了十棵,就等着将自己一百多平房的套房,变成番茄世界。他也不怕自己番茄收获的多,反正可以送亲戚,送朋友,送同事,送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