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5(2/2)
农学院实践的课题多,下地干活,李梦从来不推诿他人,无论是烈日还是暴雨,挽起袖子,不落人后,虽然比不上男生的力量和体力,但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工作,都是独立造成。
在她看来,饲养鹌鹑这活计,劳动强度比许多农活都轻松。
李梦弯腰逗着小脑袋摆来摆去的褐色小鹌鹑,心里觉得挺开心。
虽然听起来不太好听,但是这种工作,其实挺适合自己,工作压力小,工资不低,行动自由。
只要不要清理便便,每天看着这些小家伙们,还是很愉快的。
微型家禽养殖气泡的管理者,是一位温柔可爱,勤劳踏实的萌妹子,而在目前尚处于封闭状态中的海洋餐厅,有两位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年轻帅哥,互相打着手语,安静地交流,同时,非常认真地记录生态水气泡中水生生物的生长情况。
比起刚刚接手小鹌鹑,连玉米都要上网查询何处购买的李梦,这两位看似双胞胎的年轻男子,早就对自己的工作胸有成竹。
普通人很难看懂他们交流的手势,不过仅仅从周围水气泡中水生动物生长情况,能够看出他们这段时间工作的成果很不错。
齐森和齐林,前几年从福利院出来自立,但因为交流障碍,在就业时受到很多歧视和排挤。
这次异度绿化公司扩招员工,潘若明就联系了他们。
他们两人自然非常乐意能够在潘姐手下工作,说起来,他们只比潘若明小了六七岁,却也是潘若明看着长大的孩子。
无论是虾蟹还是鱼类贝壳,比刚运进东街九十号时,个头明显大多了。
当初种植在农场后山,江画和林曾都没有太多时间照料,这些鱼虾蟹贝壳们,都不怎么长个,等它们被运进东街九十号的海洋餐厅,交到齐森和齐林两兄弟手上后,总算过起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额,虽然幸福生活的终点,是顾客的餐桌。
卓越给李梦送完养殖家禽的资料后,顺便来海洋餐厅查看一番。如果是身为新人的李梦,还让卓越有些担心,那这两位负责家庭生态水气泡种植的青年人,完全让他可以放心放手。
这两位青年从外表就能看出,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五官端正清秀,身形高挑,唯一遗憾地是,他们的嗓子,天生无法正常发音。
也正是因此,他们两岁多时,被抛弃在清河市儿童福利院的门口,从小在福利院长大。
卓越这批老人都知道,目前公司的管理老大潘姐没来之前,公司的管理只有一句话,没啥管理,任其自由。
潘若明来到异度绿化公司之后,才整合了公司人力资源,让异度绿化公司从个人小作坊,升级为一家井然有条的公司。而潘若明,正是林曾从清河市儿童福利院挖角来的。
潘姐答应林曾,并尽心尽力为公司开疆拓土的很重要条件,就是清河市儿童福利院能免费获得异度绿化公司捐赠的许多特殊植物,以及公司在合适的岗位,优先考虑福利院出来的年轻人。
卓越知道,别看林老总万事不管,但潘若明能力出众,甘心在异度绿化公司为林曾筹划拓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林曾从未忘记当初邀请她来异度公司时的承诺。
因为他、米兰和满江三人和林曾关系不错,林曾经常直接让他们帮忙跑腿。
卓越就往清河市福利院送过一次凝晶多色冰仙草和清凉赤色芦荟,让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和保育员们,度过了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天。说起来,这些孩子们使用这两种避暑神物的时候,比异度公司自己员工还要早。
卓越和他们接触之后,深深觉得,那些因为齐森齐林无法说话,就不待见他们的企业,简直是脑子有坑。
看他们两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比普通员工更为专注认真。
不爱偷懒,心思单纯,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这份养鱼工作,当成他们的爱好和乐趣,卓越看完他们的工作笔记之后,完全可以放心学习林曾,当起了甩手掌柜。
他们毫不嫌弃麻烦,查阅鱼虾蟹贝这些水生生物的不同需求,分别搭配它们的食料。每天都准时将配好的食材,细致处理,投放给这些鱼虾蟹贝。
他们的工作笔记上,记录着每一个气泡球里养殖的水生生物的数量,以及生长时间。
他们谨慎地选择喂养它们的食料,保证食物的安全和无害。
将海洋餐厅的鱼虾泡泡们,交给他们兄弟俩负责,卓越实在是太放心了。
就是自己亲自上阵,也未必能做到他们这样程度。
第八百五十三章临近开业,紧张筹备
十二月二十七日,距离新年还有四天时间。
潘若明坐在东街九十号顶楼办公室,主持开业前的最后工作。
因为时间紧迫,目前所有的人力都用在公开区域的设计布置上,顶楼作为员工办公区,尚未完全布置,只摆放了几张办公桌,种植了墙草明心青苔和地面的培元草。
略显空旷的房间,并不影响潘若明的办公。
笔记本上,一条条细则被打钩划去,不时有电话,以及搭乘飞云王莲座的员工上楼向她汇报工作。
“大楼内自动花景机安装到位。”
“大楼外墙自动花景机安装到位。”
“海洋餐厅新鲜食材和冰鲜食材准备妥当。”
“各层农家小院整理完毕。”
“灵火向日葵保证使用。”
“各层柔光多色瑾确认光源。”
“开业当晚酒宴嘉宾确认名单。”
“酒宴酒水准备完毕。”
“酒宴食材到位。”
“酒水气泡花确认成熟。”
潘若明从容不迫地处理着东街九十号的信息内容。
同时,她也没忘记,在开业第二天,就是她的订婚宴。虽然大部分事务,都由封颜明在处理,但是身为订婚宴的另一个主角,潘若明依然有许多绕不开的事务。
如此游刃有余的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就是十个林曾也抵不上她。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潘若明的目光落在墙上,似乎在东街九十号处理事务时的状态,比在名氏大楼更有效率,注意力更为集中。
此时,门外响起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进来。”潘若明从难得分心中回神,回答说道。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员工走进办公室,他在潘若明面前还有一些紧张,却被脸上显眼的激动神色掩盖。
他正是负责电莲子推广的乐向磊。
“潘总,和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发实验有初步的成果出来了。”乐向磊手中拿着一个普通的牛皮纸文件袋,“这是一款实验性的手机,由切割的二十分之一的电莲子颗粒作为电能来源,根据估计,按照普通人正常使用的时间,这款手机可以至少持续使用长达五年的时间,不用充电。”
潘若明听着乐向磊讲述电莲子的研究,接过乐向磊从牛皮纸文件袋中取出的一部宽屏智能手机。
这是一台国产的中端智能手机,价格在两千元左右,能够满足目前普通人使用手机的基本功能。这种智能手机,基本上都要每天充电一次。
潘若明将手机拿在手中,感觉有些轻飘,她掀开手机的后盖,看到电池槽被一个特殊的小装置取代,这个装置很小巧,所以手机失去了电池的重量,显得非常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