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1/2)
曾担任半年虎山庄园木器厂总管的江照寰连连摇头:“南岸的炮台山要修一座南北三百米的坚固要塞,北岸靠近出海口的地方修两座40米见方的连体堡垒。又在北面方圆数百米的小北山上修一座大型要塞,且不说要花多少银子,石料也可以就近开山获取,但人工怎么算”
“至少需要2万人不停地挖河沙、开石头、烧石灰、烧砖瓦、上山砍柴,就连煮饭做菜的婆娘至少也要500人,否则两年之内肯定无法完成,可半年之内,我们能运来1万工匠和5万青壮劳力吗”
朱道临点点头:“没有问题,从十月份开始,淡水分舰队至少会增加3艘700吨以上的远洋货船,2艘500吨级的新型三桅战舰,每次运送的移民可达8,000人”
“就算每月跑两个来回,明年春节前后也能来回10趟,半年内拥有10万人不成问题,哪怕其中4万人开荒种地建房子也够用了。”
“我看有点儿悬,除非能从我们虎山庄园运来几十船钢筋水泥,可这也不可能啊哪怕有这么多船,也没这么多货。”江照寰再次摇头。
朱道临不由咧嘴一笑:“好主意,我试试看吧,哈哈走,过河吃饭去,肚子饿扁了,吃完饭你还要去上游规划三大居民区修建,我也要到西面的海边去看看。”
“西梅诺带领我们的军官和教官队几十人拿着我的设计图忙了一上午,估计有很多问题要找我,晚上我还得出去赴约,天枢阁的船恐怕已经在找我了。”
“我不在的时候,所有一切还请你多费心,但切不可太过劳累好了,上船吧。”
“哎哎等等我啊”
江照寰追着朱道临的屁股上船,一把拉住朱道临的手低声哀求:“将军,能不能告诉我,那个法力无边的天枢阁到底在哪里”
朱道临严肃地指向东面的天边:“翻过东面几十公里的大山,再渡过一片大海,对我们来说比较远,对他们日行千里的蒸汽快船来说,几千里距离简单得很。”
江照寰跟随进舱,坐下后沉思良久,猛然转向身边的朱道临沉声问道:“是不是地图上那个万里大海中央的夏威夷岛”
“嘘不许再说了,这事绝对不能胡说八道”朱道临板着脸低声告诫。
江照寰恍然大悟,沉思片刻击掌而叹:“我来淡水果然来对了,恐怕还没第三个人知道如此隐秘之事呢哈哈原来是那个地方,我说呢,为何国号的第一个字是夏字,敢情是这群唐宋遗民还没忘记自己祖宗出自华夏,不错”
“只是,国号中的威夷二字有些唐突,估计是直取威震蛮夷之意,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啊”未完待续。。
第二五五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次日凌晨一点。
从淡水河口沙滩上回到鹤山别墅的朱道临走出浴室,一边擦拭长发上的水渍,一边坐到书桌前的真皮转椅上,想起幕僚江照寰的一番自言自语,仍旧忍不住笑意,笑完之后心中又颇有歉意,可这种事情该如何解释
只能含含糊糊顺其自然了
朱道临轻轻甩了甩脑袋,似乎要把五花八门的残存念头甩掉,随手扔掉浴巾打开电脑启动开关,抽出笔筒中的一支铅笔,开始罗列采购清单。
上次采购的3,270吨大米和2,000吨面粉由于太过匆忙,兼之没有用途广泛的集装箱没办法提货,如今过去20多天了,估计陆建民已经解决问题运回北郊的公司仓库,这批原本打算用在迁居宝山卫的8万灾民身上,如今看来不得不做改变,必须优先保证淡水港的重要建设和源源不断的移民。
未来半年之内,淡水港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港口、要塞和三大住宅区,工程量远比朱道临之前的纸上谈兵繁重数倍。
如今看来,为达到半年内修建好三大要塞和开垦50万亩田地的首期目标,军营和军用仓库都有可能推后半年,因此,春节前能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开垦出50万亩田地,就算非常成功了。
无法预见的困难层出不穷,之前的计划必须做出修改,紫阳观、虎山庄园和两万新军有玄青道长、赵训庭和严氏家族的支持,不需要朱道临伤脑筋。可已经启动灾民迁居计划的宝山卫怎么办
史青阳和1,200官兵粮库里那点大米恐怕不够吃十天,再加上云集35万灾民的龙潭工业区同样需要巨量粮食,之前存下的139个集装箱的粮食和食盐看起来很多。可细细一算,最多能支撑20天时间,真是要命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朱道临无可奈何地叹息起来,他不后悔自己把摊子铺得这么大,这不是好大喜功,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朱道临不得不紧紧把握。虽然需要重新修改整个计划,需要付出更大心力和数倍的财富,但他没有半点后悔。因为走出第一步之后就无法停下,正应了那句古老的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
重新打起精神的朱道临开始计算自己的存款,由于此次无法带回珍稀木料和珍惜药材,只能依靠剩下的1,700万元资金。好在3,270吨大米和2,000吨面粉已经付款。足够支持淡水港4个月的粮食消耗,只需购买1,700万元的钢材水泥和各种工具即可。
朱道临在白纸上写下一行行品名、规格、数量和单价,嘴里不停叨念:
“伐木的3种锯子都不便宜、3种斧头柴刀、开山的4种铁锤和钢镐钢钎开荒种地还需要补一批农具靠加起来竟然上百万啊水泥便宜,425普通标号的水泥也就230元吨,加上运费两万吨不到500万,可钢材越来越贵,两种型号的螺纹钢加上65线材,地方小厂生产的也要5,200元吨。只能暂时买2,000吨顶着靠金刚圈恐怕装不下啊上次的货物加起来不到5000吨,就满满当当的了。怎么办要不保守一点儿”
忧心忡忡的朱道临驱车来到北郊公司仓库,在仓库主任陆建民陪同下,看完院子里盖着防水篷布的76个陈旧集装箱,又进入堆得满满当当的仓库,围着整齐码放的3,270吨麻袋包装的陈米转一圈,无可奈何之下连连摇头。
可说来也怪,美好的愿望无法达成之后,叹完气的朱道临反而不着急了。
陆建民歉意地解释道:“实在没办法,你走后半个月时间我跑了六个地方,千辛万苦只能买到76个新旧不一的集装箱,由于质量比不上上次那批,运输车队的司机们担心集装箱散架不敢超重装载,最后勉勉强强把2,000面粉塞进去拉回来,大米提出来后只能堆放在仓库里,好在仓库防水防潮都不错,每天我都巡查一遍,抽风换气两个小时,所以没有任何变质的迹象,但长期存放肯定不行,毕竟我们的仓库不是专业存储粮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