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国色江山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1/2)

目录

00吨给他们,价钱只是市面上黄砂糖的一半,另外送给他们每家二十匹宽幅提花绸布,以表谢意”

严义和振奋不已:“太好了要是黄家叔爷和彭世叔他们听到这大好消息。恐怕立马跑来拜谢你”

“太够意思了怪不得国公爷和忻城伯等前辈都说,跟大哥你在一起绝对不吃亏”

张德义感慨不已,不得不佩服朱道临的大手笔。

朱道临结婚前从天枢阁带回几箱白砂糖,几大家族每家分到一箱,完全可以称得上白如雪、甜如蜜,一点儿杂质、一点儿异味都没有,非常纯正,比之市面上最上等的南洋黄砂糖强上百倍。

何况这几年不知为何,黄砂糖越来越少。一直是市面上的紧缺之物,价格翻了一番还在上涨。

朱道临一面给两人斟茶,一面细心吩咐:“再告诉老爷子,明天卖完六安运来的25万石粮食,后天开始执行第三步计划,四家同时按照每石2两银子售卖,每人继续限售10斤。”

“不要担心把粮仓卖空。今天是八月十一,7天之内。天枢阁的4,500吨优等稻米和500吨白砂糖定能运到,到时候立即执行第四步计划。以每石1两8钱银子的价格敞开来卖,把各家库存的20万担粮食全卖光。”

“到那个时候,这场持续30多天的粮食大战就该结束了,那些中小粮商肯定手忙脚乱跟着抛售,等价格跌到1两8钱再让忻城伯几个出面,送个人情买回来补仓。别担心亏本,要是真亏本我给补上,要粮食、要铜料尽管开口”

严义和和张德义茶也不喝了,立刻站起共手告辞,兴冲冲返回各自家里传递消息。

三天后的上午十点。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十吨吊车跟在黑光增亮的奥迪a6后面,开到了栖霞北郊的印刷公司仓库门前,一身牛仔装的朱道临打开仓库大门迎出去,与车上下来的余老板热情握手。

余老板刚想客气几句,恍然看到三根大原木躺在路旁凹凸不平的衰草丛中,立刻大步过去查看,很快就喜不自胜地大赞起来,没一会儿又心疼地埋怨:

“哎呀呀朱老弟啊,不是老哥我说你,这么珍贵的千年花梨木和五、六百年的大楠木,你竟然就这么随随便便仍在路边,啧啧我服了你了、服了你了快、快点儿,那个吊车,东西就在这儿你们几个,小心捆结实啊”

余老板顾不上和朱道临说话,绕着吊车转来转去瞎指挥,朱道临看到吊车司机一脸的苦笑,只好上去,把手舞足蹈的余老板拉到一边:“你站在吊臂下面谁敢起吊和我在边上看着吧,这事你我都比不上吊车师傅。”

“嘿嘿我是有点儿激动了,等我一会儿,我叫我小侄子押车去苏州,我陪你去银行转账去。”余老板说完就要走。

朱道临一把拉住他,指指吊车堵住大半的仓库门:“我的车还在仓库里,不干完走不了,老哥不用急这几分钟,说说话等着吧,正好我有事和你说。”

余老板这才安静下来:“说吧,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你”

“我那个葡萄牙客户交给我十几张陶瓷设计图案,上面有具体尺寸和详细要求,大大小小总数为20万件;其中三张图案是葡萄牙贵族委托定制的全套陶瓷用具,式样有成套酒具、茶具、餐具,数量各十套,中小规格的定制青花瓷瓶、彩瓶、描金花瓶各120个,三个贵族特别提出要求,定制的每一件陶瓷都要有他们家族的族徽,这活老哥愿意干吗”朱道临问道。

余老板不屑地呲呲牙:“这点儿小事算什么三十年前我还在景德镇国营厂当学徒的时候就干过,这几年干得更多,你要是愿意我拿手机给你照个像,回头把你印在你要的出口陶瓷上。”

朱道临连忙摆手,转回仓库从车里拿出厚厚的朔料文件袋,里面是今天一早请楚梅重新整理打印的15份葡萄牙人的定制图案,拿出来交给余老板:

“你收好了,一个月后我要提货,第一批20万件完成之后,恐怕第二批又要来了。记住啊,除了三个贵族定制的之外,其他都不要骨瓷,就要景德镇的普通陶瓷,价格太高客户也承受不了。”

“放心吧,我亲自回去一趟,二十天就能送到你这座仓库里,你验货之后再结账。”

余老板高兴地把设计图案拿到车里交给小三收好,看到三根珍贵的木头已经吊上车,立刻钻进车里向朱道临挥挥手。

半小时不到,9,280万转入朱道临制定的三张银行卡,朱道临的得力干将陆建民也驱车赶来,拿上其中一张卡驱车前往糖业公司。

朱道临与余老板道别后,赶在下班前赶到粮油公司开出4,500吨的提货单,看着票据上3,800元吨的泰国籼米价格,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库存两年的陈米如今才1,800元吨,为了打赢这场粮食大战,朱道临付出的也不少,也不知道细细算起来是亏了还是赚了。未完待续。。

第二六七章恐慌与崩溃

次日开始,朱道临把手头一切事务都扔给了陆建民,拉上楚梅,一同前往南郊的服装加工厂,终于在厂家漂亮宽阔的展示厅里,见到了全部完工的定制军装,无论是质地还是做工,都令朱道临无可挑剔。

厂家两个正副经理和三名设计师都出来迎接从未有过的大客户。

朱道临在楚梅逼迫下,试穿一身黑色军服,边上众人看到后立即赞不绝口,笑眯眯的楚梅把朱道临拉到大镜子前让他自己欣赏:“穿起来效果很棒,典型的衣服架子,做模特都可以。”

“做模特至少要1米85以上,我才1米82的身高。”

朱道临嘴里谦虚,看着镜子里的形象心底却非常满意,若是没有扎在背后的长发,再戴上德军帽子和领章肩章,自感能够鱼目混珠。

朱道临脱下军装,向几位厂方负责人致谢,委婉地谢绝了厂方的宴请,和楚梅开车陪同厂家的女副总和财务科长前往银行结清余款。

可惜的是,近期内朱道临无法将21万套海军的军服带回去。

算一算时间,年底前就应该给两个分舰队的官兵换装了,但如何说服自己的海军官兵剪掉碍事的长头发,朱道临至今仍没理出个头绪来,或许需要西班牙和欧洲雇佣军教官们先做个榜样才行。

至于陆军的军装,朱道临打算直接使用库存的近十万套低价购回的85式军装,等过两年扩大五倍的纺织厂大量生产各种棉布时再换装,顶多买几万结实便宜的全套迷彩作训服回去先顶着。

海军平时同样需要穿作训服训练出任务,只有登岸之后才会穿成人模狗样出去炫耀,否则多少好军装都不够在船上磨破勾烂。

崇祯五年,八月十九日。清晨。

紫阳观马车行的上百辆两马车络绎驶入上元水师码头炮台前方的靶场,数百名码头工人将一袋袋沉重的大米搬上马车。

上午七点半,金川门刚刚打开,百余辆满载优质稻米的马车如同长龙般驶入昏暗的城门洞,其中几辆马车刚进入城内北大街,车板上沉甸甸的麻袋“不幸”挤破。雪白的优质稻米哗啦啦洒落一地,数以千计的围观民众顿时连声惊呼,坐在在前面的车把式恍若未闻,继续赶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