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国色江山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2)

目录

步,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接受你的效忠,亲爱的巴加斯,希望你能在未来半年时间里,带领淡水分舰队圆满完成移民运输任务”

“刚才你也看到了,即将送往淡水港的移民情绪很不稳定,我们的安抚和说服看来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因此我决定,淡水分舰队提前结束休整,立即最好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午餐过后,第三批移民开始登船,争取在下午三点之前。”

“属下立即回去转达将军的命令。”巴加斯敬个礼快速离去。

朱道临示意数分钟前赶来的徐文涛靠近些,压低声音吩咐道:“回去转告你麾下官兵和镇抚官,让他们向第三批移民宣布,不愿意迁居台湾的灾民立刻离开营地,我们不再向他们提供任何赈济,原计划前往宝山周围安居点的灾民,如果愿意前往台湾可以组织起来优先进食,然后发放水壶和食品依次登船。”

徐文涛重重点头:“早就该快刀斩乱麻了,弟兄们私下都说将军太过仁慈,那些死皮赖脸的灾民正是看到将军宽厚,才违背之前征召移民时他们自己做出的承诺,不但提出这样那样的非分要求,还蛊惑周边的人和他们一起闹。”

“要是他们不愿意移民台湾,早在龙潭和北固山的时候,就不要加入获得优待的移民队伍,这样的人要是在辽东,早就死一百遍了”

朱道临歉意地安慰道:“别说了,弟兄们可以发牢骚,你不行啊,要是连你都发牢骚,队伍还怎么带”

“去吧,我们已经仁尽义至了,如何选择留给灾民自己考虑,我们不逼他们,哪怕只有一半灾民愿意走,我们的舰队也会在下午三点准时。”

“还有5个小时,足够了”

徐文涛黑着脸匆匆离去。

朱道临望了一眼卫城周围吵吵闹闹的灾民,在几名将校的陪同下绕过黑压压的临时营地返回卫城。未完待续。。

第二七四章整军会议

朱道临再次来到濒临江口的土山上,遥望浩荡江面上如同绿色扁舟般的崇明诸岛,山下正在搬运水泥的和钢材的上万民夫如同蚁群一般,沿着逶迤的泥泞道路来来往往,分外忙碌。

眼前的长江口比数百年后更为宽阔,南北之间宽度高达90多公里,后世位于江口北岸的启东县如今大部分还泡在水里,几百年后长80公里宽18公里的崇明岛,如今只是互不相连的四座岛屿,由东向西依次为南沙岛、长沙岛、三沙岛和崇明后岛。

位于中段的长沙岛和三沙岛面积最小,一南一北距离最近,目前除最小的三沙岛荒无人烟之外,其余三岛均有水师千户所和百户所的军户定居。

划归宝山卫的狼山千户所,位于南通州东南12公里,距离茫茫大江中的崇明后岛30公里,距离江口南岸的宝山卫城70公里。

狼山西面和南面全是滔滔江水,沿岸和崇明诸岛一样被郁郁葱葱的芦苇所覆盖,原本的狼山卫早在百年前一场大洪水中灰飞烟灭,至今没有恢复过来,只剩下高度约在110米的狼山依旧耸立江畔。

朱道临至今没去过狼山,也不急于重建狼山卫城,听说那片地方山清水秀,景色独到,已被一群和尚和尼姑占据,狼山和周边几座矮岗周围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寺庙。

对此朱道临心里非常不爽,已打定主意完成宝山港和军营的建设之后,再派遣千余新兵前往极具战略位置的狼山驻扎,建设军营修筑炮台,到时再慢慢和侵占卫所土地的当地豪强与和尚们算账。

时至正午,吴淞千户所、驻扎崇明后岛的崇明千户所、驻扎长沙岛的百户所崇明中所、驻扎南沙岛的百户所崇明前所共529名小旗以上军官齐聚宝山卫城。

这其中。年纪最大的是崇明千户所千户袁致中,今年已62岁,他带来的三个儿子分别是39岁的长子、副千户袁伯轸,35岁的二儿子百户袁仲轸和28岁的小儿子百户袁季轸。

袁家是崇明诸岛最有实力的传统军户,经过几代人苦心钻营,如今已是拥有5,000多亩土地和6个渔港的地方豪强。

整个袁氏家族的总人数超过300人。拥有大小渔船260余艘,但拥有的大小战船仅为22艘,其中排水量在80吨以上的单桅帆桨战船2两艘,排水量在50吨左右的帆桨快船7艘,其余全是长度10米以下的划桨小艇。

整个崇明千户所名义上拥有官兵1,250人,实际上人数仅为420人左右,其中170人是小旗以上的世袭军户,超过此次会议人数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吴淞千户所和崇明中所、崇明前所的军官逊色得多。他们各自成群而聚,分别坐在院子右边和后侧整齐摆放的35张餐桌周围,而院子右边20张餐桌,已经被袁家父子带来的170余大小军官占据,只剩下最前方15张餐桌还空着。

“指挥使朱将军到”

随着值星官一声高喊,院子里所有人都站起来,仰首望向里侧低矮的正堂大门,谁知道朱道临在史青阳等20余名将校的簇拥下从前门进来。顿时让窃窃私语仰首观望的数百人尴尬不已,纷纷弯腰抱拳向朱道临致礼。

朱道临边走边抱拳回礼。来到左前方靠近中央位置的大桌旁,和气地向袁家父子四人回个礼,说出几句令全场愕然的客气话:

“有劳袁老前辈和诸位奔波了,本官上任时短,奉魏国公军令整顿卫所军务,不得不仓促召集前辈和各所同仁前来一聚。未能前往崇明后岛拜访前辈,还请前辈多多包涵”

满脸皱纹的袁致中一愣过后,立刻垂下脑袋抱拳回礼,仍然硬朗的腰杆弯得更低了:“将军言重了、言重了愧煞老朽啊”

朱道临微微笑道:“前辈无需客气,这几位英武不凡的壮士。想必就是威名远播的袁氏三英吧”

“不敢当将军如此赞誉,卑职是崇明千户所副千户袁伯轸,向将军问安了”身材高挑双目深沉的袁伯轸恭敬深礼,报上名号。

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老二袁仲轸在老夫的严厉注视下,颇不情愿地弯下腰抱拳行礼:“卑职袁仲轸,崇明千户所百户。”

身材高挑的小儿子袁季轸和他老爹非常像,四方脸膛,麦色皮肤,挺直的鼻子,细长的双眼精光闪烁,不用他老爹暗示便弯腰抱拳,向朱道临深施一礼:“卑职袁季轸见过将军,还请将军多多关照”

父子四人四种表现,令朱道临感慨之余心生警惕,他亲切地上前一步托起袁季轸的手臂,说声来日方长相互关照,便走到正前方单独设立的大方桌后方,转身扫视全场年龄悬殊神色各异的529名军官,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坐下:

“诸位辛苦了,都坐下说话吧老史,吩咐你的弟兄们也坐下,站着没办法说话。”

满场军官心怀忐忑地先后坐下,紧张望着正前方仍旧笔直站立的朱道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