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国色江山 > 分节阅读 163

分节阅读 163(1/2)

目录

之后,这些灾民就会秉承自愿组合的原则,用自己赚来的银子,合股开办属于自己的木材厂、砖瓦厂、石灰窑、采石场、盐场、硫磺矿场、石炭厂、海产加工厂等等。”

“所以,臣恳请皇上尽早把台湾纳入我大明版图。尽快挑选称职的文武官员,派往富饶的台湾行驶政权,臣也能尽快洗去身上的不白之冤”

这下不仅崇祯皇帝惊呆了,就连王承恩、曹化淳和跪在门口的赵怀忠也惊呆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崇祯皇帝满脸激动地站起来,绕过硕大的龙案几步走到朱道临面前。伸出双手把满脸微笑的朱道临扶起来:“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朱道临拉着皇帝冰冷的手缓缓站起,松开手退后一步再次弯腰致礼。

崇祯皇帝叹了口气:“爱卿,朕知道你亲自率领首批灾民迁居东夷呃、就是你说的台湾,只是从不知道历朝历代史书中蛇蝎遍地的蛮荒之地,竟然拥有这么多珍贵林木和本朝急需的硫磺、海盐等等宝藏。”

“今日早朝的时候,还有大臣抨击你的所作所为,最轻的罪名是劳民伤财,致使成千上万不愿远离故土的灾民死于非命,如今听了爱卿的话。朕才知道那些捕风捉影的抨击错得实在离谱,就连朕心里也过意不去了。”

“此次黄河决堤造成百万灾民流离失所,蜂拥南下,江北江南各地官府无所作为,爱卿和紫阳观却保下了70余万灾民的性命,这不仅是朕分忧,为朝廷背负了沉重负担,也是亘古未有的无上功德啊”

朱道临终于发现年轻皇帝精明睿智的一面。感动之下,态度越发恭敬:“臣代表紫阳观的师父和道门同仁。感谢皇上的鼓励与鞭策只要还有能力,臣和整个上清派都会义无反顾坚持下去。”

“好、好来来爱卿,你给朕说说东夷吧,那个与福建和浙江隔海相望的地方,到底是什么个样子”崇祯皇帝来了精神。

朱道临想了想:“皇上,臣这次给皇上送来一副海外天枢阁印制的大明帝国疆域图。上面就有台湾有东夷的详细图形和山川平原等记载,臣虽然没见过利玛窦的万国地图,但臣相信,天枢阁印制的地图更准确一些。”

崇祯皇帝心奋不已,立刻望向跪在门口手捧木箱和皮筒的赵怀忠几个:

“赵怀忠。把地图拿过来这皮筒子怎么这么长难道地图很大王承恩、老曹发什么愣,一起过去帮个手”

两次对折后卷成筒状的地图,被几名太监小心翼翼地打开,年轻的崇祯皇帝看到地图如此巨大,还涂以新颖别致的淡红、淡蓝、淡黄和深蓝四种颜色,清晰地把大明疆土上的各个布政使司标示出来,激动得疾步回到龙案前,端起个紫铜制作的鹤型烛台回到硕大的地图前,连声吩咐几位太监小心放下,直接铺在地毯上。

朱道临这才有机会细细打量整个御书房内的布置,发现皇帝确实非常节省,梁柱和窗棂精美的雕刻图案已经陈旧,门口和砂纸裱糊的窗子前方垂下几幅简单的帷幔,整个空间除了龙案、龙椅、一溜矮柜和几座青铜铸造的实用摆设之外,没有其他装饰点缀。

令朱道临意外的是,一名身穿七品官服的中年太监悄然无声地站在里侧幽暗处,一手捧书一手执笔,不停纪录,干瘦的脸上干干净净毫无表情,朱道临想了好久,才意识到此人可能是传说中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

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御书房里响起阵阵抽气声和急促的呼吸声,朱道临向望过来的史官点了点头,悄悄走到把烛台交给曹化淳的皇帝侧后,王承恩的声音及时响起:“圣上,光亮不够看不清啊要不多点几根蜡烛”

“好好多点几根,多来几个人,每人捧个烛台站在四个角,这地图实在太大,光亮不够确实看不清楚啊”

激动的崇祯皇帝这时候也不节省了,说完便蹲下来,查看片刻兴奋地问道:

“朱爱卿,地图右侧大片深蓝色围住我大明弯弯曲曲的国土边沿,恐怕是代表蓝色的大海吧”

朱道临连忙来到崇祯皇帝右侧蹲下:“没错,就是大海皇上请看,这个绿色大岛就是台湾也叫东夷,这条自北向南延伸的中央山脉占去了大半土地,边上几道小的山脉已标注名称。”

“等会儿烛台拿过来,皇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山脉的形状和台地、平原、河流和海港,由于天枢阁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海上,他们标注的地名与我大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但差别不大。”

“能够做到如此精准的地步已经非常难得来,出现少许差别乃是情理之中的事,算不了什么。”

崇祯皇帝依然盯着眼前硕大的地图,神色极为专注,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未完待续。

第二九五章瀛洲的由来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六名大小太监手捧点亮的烛台快步而至,依照王承恩的吩咐分立四角两边。

王承恩和乐呵呵的曹化淳各捧烛台来到皇帝左侧,望着蹲在一起窃窃私语的皇帝和朱道临,终于悄悄舒了口气。

崇祯皇帝和朱道临说完几句,伸手捏了捏地图边沿:“此物竟然编制得如此厚实坚韧,天枢阁的匠人果然巧夺天工啊”

巨幅地图的质地是由特制的丝、麻和高弹长绒棉混纺而成,上面的图案是激光喷墨印制,朱道临不知道如何向年轻的皇帝解释,所以干脆装糊涂闭上嘴。

崇祯皇帝忽然站起来,俯瞰面前在明亮光线下精美绝伦的硕大地图,禁不住啧啧称叹,不一会儿他迅速脱下棉鞋,小心踏上地图,来到地图上的台湾岛南面蹲下。

王承恩和曹化淳连忙绕过朱道临,抢先一步走到地图右边蹲跪下来,小心托起烛台照亮皇帝面前的台湾岛。

崇祯皇帝将整个台湾岛的图形细细察看一遍,转过头吩咐朱道临也把鞋脱了到自己身边来。

朱道临依言而行,脱掉特意换上的黑色高筒官靴,走上地图来到皇帝身边蹲下。

“爱卿,这片标明台北的地方和边上几个镇子,就是你说的台北平原吧”

崇祯皇帝非常聪明,不用看地图左下角的图例提示,就能从不同的色泽和线条中推测出山脉与平原。

“正是。”

由于地图太大,又不能碰到皇帝,朱道临干脆跪下来,抬手指向标注台北的红色圆圈:

“这地方目前有800户移民居住,已经在周围开垦出上万亩肥沃土地,修建15里灌溉水渠。估计还要迁入1,000户移民,才能在年底前开垦出北面这片长20里、宽10里的平原,获得水田和水浇地约10万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