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1/2)
临惊喜不已:“能不能多造几支再把步枪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流程图给我一份”
“没子弹你要那么多枪干什么难道你想自己造762口径步枪弹”段德铭惊讶地问道。
朱道临也不隐瞒:“是有这想法,最好你再给我造两套762x39的子弹生产线,连配套蒸汽机一起,多少钱我如数支付。”
段德铭权衡片刻:“这活我接了明天我就选用最好的材料,让那几个造了半辈子五六半的老前辈为你多造两支。设计图、生产工艺流程和检测标准我帮你复制一份,过几天你过来连同子弹一起带走。”
“不过,两套子弹生产线恐怕要等到年后才行,这段时间厂里活挺紧的,年前还要交给你25,000支燧发枪和43,000顶头盔。人手不够用啊”
“蒸汽机和子弹生产线推迟半年都没问题,燧发枪和头盔不能耽误,只能提前。”朱道临特别提醒燧发枪和头盔两项,这也是近期内他迫切需要的两大装备,重要性远在锁子甲之上。
段德铭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提起炭炉上的茶壶,为朱道临添上半杯,好奇地问道:“我一直搞不清楚,你这孙子哪儿来这么多钱”
朱道临笑道:“告诉你也无妨,我倒卖花梨木、楠木和紫檀木,你想要的话哪天我送你两根,直径不低于50厘米,长度不少于6米。”
段德铭眼睛突然瞪得溜圆,不可置信地道:“真的假的这么粗一根楠木,恐怕要生长几百年,市面上至少卖两千万以上啊”
“当然是真的,估计你这家伙也快结婚了,送你两根大楠木做结婚礼物吧,你自己找人打造家具。”朱道临笑道。
段德铭激动不已:“打个屁家具啊只要你敢送来,老子转头立刻卖掉,先当上千万富翁过把瘾再说搞不好老子连车子、房子、妻子都换新的”
朱道临哈哈大笑,不再理会这个嘴硬屁股软的孙子,直接到楼上客房躺下休息。
由于楚梅和小盘一起睡,霸占了段德铭的地方,这家伙只好上楼和朱道临挤一晚,两人躺在床上说了一会儿话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次日上午用过早餐,段德铭小两口陪同朱道临和楚梅前往省城,逛了一天的名胜古迹,拍摄不少照片,再到本地最有名的家常菜馆吃了个够,晚上竟然还有精神去酒吧跳舞,把朱道临和段德铭累得够呛。
第三天中午,段德铭小两口把朱道临和楚梅送到机场。
这个时候楚梅和小盘已经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相互叮嘱,依依不舍,段德铭和朱道临侧在一旁窃窃私语,直到通知登机之后才挥手道别。
傍晚时分,朱道临和楚梅提着满满两个袋子回到父母家中。
楚梅兴奋地拿出礼物送给朱道临的母亲,朱道临刚想要和父亲说说话,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福建林老板竟然在这个时候,把满满两卡车茶叶送到了朱道临的鹤山别墅。
s:小火求下订阅和月票谢谢啦未完待续。
第三一九章军医
进入农历十月,大江南北气温骤降,凛冽的北风呼啸而来,连续两日的绵绵冬雨令人感觉更为寒冷。
金陵城北的上元港,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拥挤的民用码头各种货船来往穿梭,四台人力驱动的塔吊,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止运行,各大工坊所需的原材料和制造出的各种产品,都在码头上卸船装船,进进出出。
码头南面的造船作坊一派繁忙。
如今人数已经增至5,500多人的造船工匠分成三班,日夜连轴转。船坞里,两艘550吨级新式战舰正在进行最后的晒装,另外一艘300吨级快速战舰和两艘500吨级运输船已经完成为期半个月的试航任务。
空出来的三个船坞,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很快就会同时建造3艘800吨的军用远洋运输船。
相对而言,戒备森严的上元军用码头就显得冷清了很多。
除了最北面的靶场每日放炮,开山采石,运到八卦洲外,炮台、军营和码头均非常安静。
六艘80150吨级的快速巡逻船一字排在码头边沿,明显黑了许多也强壮许多的3,760名水师新兵正在进行陆上操练,他们已经结束第二阶段的训练,休整三天接着开始第三阶段的水上作战训练。
年底前新兵训练期结束,合格者将会分配到正在宝山港与瀛洲淡水港之间不断往返的舰队之中,正式成为令人向往的大明帝国海军士兵。
军用码头入口处的军医招募告示已经贴出三天时间。
从十月初一开始,同样内容的军医招募告示贴遍了方圆三百里各个县镇,大名鼎鼎的江南时报头版下方半个版面,刊登了同样的招募告示。
被朱道临强行推上位蜚声天下的阮大钺,亲自撰写评论文章。给予江南新军极高的赞誉,将招募军医的新举措推到了保家卫国的道德高度来描述。
江南新军的此次军医招募祭出许多新举措,如五年服役期满即可自行决定去留、按照真才实学划分五个技术等级并颁发证书、每月最低20两银子最高70两银子的优厚军饷、各级医官享受各级军官福利并可申请家属随军等等优厚条件,引发方圆数百里民众一片震惊。
隐藏在数十万流民中的杏林高手心动之余纷纷报名应征,各地稍有名气的医者络绎赶往金陵城中的新军总部南大营,消息正以惊人的速度传向湖广、江西、江北各地甚至偏远的巴蜀地区。
随着医官和军医应征者越来越多。新军南大营里负责招募和考核的一群医官越来越忙,面对江南时报采编的专访,魏国公府派来的两名资深军医满怀信心地做出预测:“未来两个月内,将有更多医药世家的子弟前来应聘,招募200名高级医官和500名战场救护军医绝无问题”
新军南大营每天传出的各种消息均成为城里城外的谈资,某个半桶水游方郎中应征考核时闹出的笑话,更是成为了金陵民众津津乐道的趣事,成立以来各种消息层出不穷的江南新军,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与之对应的是。新兴道教圣地紫阳观里愁云密布一片寂静。
江南新军忽然大举征募医官的消息传来,给紫阳观的道长们带来巨大压力,包括住持道长玄青在内的所有人终于看到了朱道临的强硬态度,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危机。
十月初三晚上,德高望重的玄岳道长等七名执事不约而同汇聚到住持道长玄青的正堂上,忧心忡忡的玄青道长示意师兄弟们坐下,吩咐爱徒玉蝉再去一趟西面的虎山正院。
十余分钟后,十岁的小道士玉蝉气喘吁吁赶回来禀报:“师兄还是没有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