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9(1/2)
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只要朱道临不那么贪,接受我们让出瀛洲后的利益,愿意和我们联合开拓南洋海贸,不干涉我们对澎湖水道的控制,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失去的不见得比获得的多啊”
郑芝龙嘴上说得宽宏,可说完之后心里仍是隐隐作痛。
若不是形势逼人强,朱道临展示出的实力和面对荷兰人时的强横战力震慑了郑氏家族大半人,郑芝龙绝不愿意在家老们的苦劝之下与一头猛虎为伴,必将和他此前对付李氏家族、昔日的老大颜思齐和曾经的生死兄弟刘香一样,彻底铲除消灭才能安心。
车队前面的四轮马车里,朱道临和心腹大将郭中骏等人同样在低声讨论眼前遇到的问题,谁都知道郑芝龙在大年初一匆匆而至意味着什么,但没人知道朱道临为何给予郑芝龙这么高规格的接待,为何打算与海盗出身声名狼藉的郑氏家族合作。
听完郭中骏和徐文涛不痛快的议论,再看看劳苦功高的老将历易良说起郑芝龙时的满脸鄙视,朱道临只好耐心开解:
“都别说了,哪怕一时半会儿你们弄不明白心里不痛快,也不能表露出来不要以为咱们如今战舰如云兵强马壮,谁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这样的想法要不得,会摔个大跟斗的”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吧,山东朱大典这半年来不断增兵摆在咱们北面,朝中文武把咱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与咱们不共戴天的辽东鞑子此刻还围着锦州,随时有可能调转马头攻打咱们刚刚站住脚的朝鲜,被咱们水师偷袭得手的荷兰人很快就要卷土重来,在这样的恶劣的局势下,咱们身边四处是敌人没一个朋友,一个不好恐怕就会前功尽弃鸡飞蛋打,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众心腹明知如此却仍是死脑筋,虽然没有继续提出异议,但心里仍旧不痛快。
最后还是历易良忍不住问道:“大帅,你能不能告诉我老历一句实话,你真打算和郑芝龙结盟,还是虚以委蛇以待来日”
朱道临微微一笑:“只要能达到咱们的目的,怎么做有区别吗”
历易良终于松了口气,嘿嘿一笑靠在车厢壁上:“明白了,大帅放心,咱们绝对能做到盛情款待,等会儿我负责灌醉郑芝龙身边的两个弟兄,其他就管不了啦,哈哈”未完待续。
第四九四章瞒天过海与北上战略
朱道临与郑芝龙之间的谈判非常顺利,经过两天讨价还价,双方迅速达成互利互惠携手对敌的系列约定。
由于此次见面正值佳节,双方都颇为仓促。
加上郑芝龙和郑彩担心江南门阀得知这一密约后,会引发不可控制的影响,进而导致整个福建和两广官场的过激反应,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动摇自己的根基,所以在完成约定之后,便以需要返回福建征求家老同意为由,提议将签署秘密协定的日期推迟三个月,地点定为双方都方便的淡水港。
朱道临非常爽快,表现得非常有诚意,不但答应了郑芝龙推迟签订密约的请求,还同意了郑芝龙和郑彩的一系列要求:
半年之内,向郑氏家族出售淡水造船厂和金陵造船厂正在建造的5艘800吨级新式战舰、天枢阁制造的15,000支燧发枪、200门配备缓冲机械的12磅至18磅船用火炮、60套四管火箭炮和2,000匹朝鲜战马。
郑氏家族只须将三百万两银子的定金交到淡水港四海银行,买卖协定随即生效,余款可以等到交货完毕一次性结清。
除此之外,朱道临还不顾身边将领的担忧和反对,慷慨同意郑氏家族抽调500名造船匠师,进入金陵八卦洲新船厂学习明轮蒸汽船的修造,并答应一年之后赠送给郑芝龙10套可用于海上战舰的天枢阁蒸汽机和配套锅炉,以便郑氏家族的船厂能够自行仿制,达到并肩携手共同守护大明海疆的目的。
朱道临的诚挚与宽宏,彻底打消了郑氏家族的深重顾虑。
郑芝龙和郑彩对朱道临的敌意和戒备之心急剧减少,依依惜别之后匆匆返回福建老巢,抓紧时间落实数量庞大的武器装备和新式大型战舰的买卖。从旗下各大船厂挑选出500名技艺高超的工匠,尽快送到金陵八卦洲船厂以尽快掌握蒸汽快船的制造技术。
他们哪里知道,荷兰人庞大的舰队此时已经驶过好望角,正日夜兼程赶赴东亚地区进行报复行动,不出三个月必将与郑氏家族甚至朱道临决一死战,以彻底奠定其远东地区的海上霸权。
朱道临以隆重的礼仪送走了不知道是否中计的郑芝龙一行。立即与匆匆赶来的东江新军主将吴季诚、副将姜玉龙、北海舰队司令徐文涛、青岛基地司令兼浮山军主将历易良等十余名将校举行秘密会议。
会议举行期间,一个令朱道临非常意外也颇为唏嘘的消息迅速传来:
围困锦州城数月之久的黄台吉鞑子大军,终因粮草不济,兼之大量战马和包衣奴隶的死亡,导致军心浮动,不得不撤围锦州,返回辽阳和沈阳,全程助战的科尔沁两万骑兵战死病死五千余人,满腹怨恨地铩羽而归。
朱道临和麾下将校反复分析过后。意识到除了关宁军的顽强和酷寒天气帮忙之外,去年本军发起的辽东战役终于起了效果。
辽东战役发起突然,打乱了后金政权的整体部署和军事计划,逼得黄台吉无法消灭蒙古反对势力,无暇携同归附的蒙古各部纵兵南下大肆劫掠,不得不匆匆掉头而返救援老巢。
此后,又因辽东数十万亩土地被东江新军尽数捣毁造成粮食绝收,十余万汉民耕奴的流失殆尽。以及随后东江新军占据鸭绿江东岸断绝辽东鞑子的粮草供给,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构成了此次后金鞑子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如此一来,恐怕开春之后宣大一线不得安宁了,辽东鞑子没吃没喝只能举兵南下,越过长城劫掠山西和北直隶一途了。”
历易良大声叹息,众将校明白过来纷纷附和。
朱道临轻松笑道:“没这么快辽东鞑子刚刚无功而返,人疲马乏。粮草耗尽,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哪怕为了填饱肚子发兵劫掠,也会先对反对他们的蒙古各部和冷眼旁观的其他部落下手,没有半年时间准备根本无法越过长城一线更何况我大明去年天灾人祸,收成锐减。至少要到夏收之后才会产出粮食”
“如果我推测不错的话,至少在七月份之前辽东鞑子无法破关南下,不过,若是黄台吉能咬着牙全力征服蒙古各部之后,对我大明的威胁将会成倍增加,很可能会在七月至八月之间挥师南下,从而给我大明带来远超从前的巨大危害。”
众将校神色凝重,似乎看到了鞑子铁蹄横行关内的种种惨景,一个个忧心忡忡却又无法言语。
吴季诚与姜玉龙对视一眼,双双站起大声表态:“我东江新军愿全力一搏,把鞑子主力牵制在辽东一线,让他无法危害我关内子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