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埃及神主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2/2)

目录

周边哗然之声再起,无论是奴隶还是兵士,都满脸羡慕,向方邃投来惊羡的眼神。

这是以前从没发生过的事,一个奴隶,转眼间成为整个埃及最受崇敬,司职侍奉神灵的祭祀院的人。

人群里,只有塔图面色惨白,缓缓后退,将身形隐入了周边人丛中。

另一个面色大变的是希安,他哪曾想到,前一刻还同属奴隶身份的方邃,转眼一步登天,成为一句话就可决定奴隶生死的祭祀院的人。

这个转变真是过于戏剧化。

希安心中被巨大的恐惧充填,连正视方邃所在方向的勇气也没有。

灼照了一日的太阳,缓缓西坠,炽热的辉芒变得温润起来,天地间开始浮起一丝凉意,让人精神爽震。

当方邃来到台上,两个祭司中,常人身形素少开口的一个,上下审视的同时迈步来到方邃身前,倏地出手,伸指点在方邃额头,闭目不语。

在祭司出手的刹那,方邃悚然一惊,但立时就反应过来,并未稍有动作。

祭司触在他额上的手指,冰凉的不像是人手,若如一块寒冰。其指端仿佛有一条冰凉的小河,流入了方邃体内,刹那间走遍全身,在下腹丹田和手足主脉略事停留,最终又从方邃额头,倒流回祭司的手指内。

祭司所发寒流一来一去间,方邃早前和阿卡德厮杀时,脱臼的一条手臂,竟自不药而愈,自动接上。

当祭司重新张开眼睛,目中显出一丝倦意。他看向另一高瘦的祭司,道:“他没有说谎,体内阴阳交汇的气海和四肢主脉内,都没有修行征兆。”

又瞥了方邃一眼,道:“我们要去巡视金字塔内部,你跟着一起来。”

说罢转身,与另一祭司一起和首辅穆纳萨并排前行,在众多奴隶敬畏的注视下,向金字塔内行去。

方邃和随在穆纳萨身后的中年卫士并排,斜前方在穆纳萨身旁的,是那一身洁白的明艳少女。

当方邃目光扫向少女时,恰好看见她也回头看过来,美眸中闪过一丝捉狭的笑意,神情动人。

方邃举止自然的移开目光,再不随处乱看,眼下自身并不安稳,冒然接触这明珠般光彩四射的少女,实非明智之举。

此番再入金字塔,与方邃昨夜选择上行进入石室劳作不同,他们一行人走入了幽深的下行通道。

下行通道两壁,刻满无数的图腾符号,其繁杂程度,还要超过金字塔入口的主通道,似乎这下行通道才是整个金字塔的重中之重。

众人一连下行十数丈,仍未走到通道尽头,足见其幽深程度。

再行数丈,在两壁固定的火把光芒照映下,方邃才发现前方下行通道尽头,出现了一扇宽厚古朴的石质大门。

那门上刻有一道道繁杂纹路,勾勒共组成一副副奇异图案。

最玄妙的是,这些图案并非静止不动,有些纹路如同流水般,在互相交织变化,十分幻奇神秘。

在这接近两丈高的巨门入目时,方邃还隐约生出一种感应,这是一扇拥有异力的石门,门后似是封存着某些古老的东西。

来到门前,周边众人,包括穆纳萨和两位祭司面上,都现出一丝谨慎与戒惧来。

依据后世研究所得,普遍认为金字塔的主要功用,是保存法老死后的尸身木乃伊,以期数以千年的轮回完满之时,法老神游的灵魂能够再次回归,从而获得永生。

但也有其他观点,认为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金字塔不单是用来放置法老的木乃伊那么简单。

因为在埃及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法老在任期间,连续建造三座金字塔的古怪情况,试问若是将其作为墓地,为何一人需要三座金字塔之多,这完全解释不通。

还有埃及最著名的大金字塔,也被证明过,其内从来没有存放过法老的尸身木乃伊。

这些情况都可以佐证,金字塔并不仅是法老的墓地

如此一来,法老们在位期间,费尽千辛万苦,耗费无数财力物力,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就成了一个新的不解之谜

方邃低头沉思时,他身前的两个祭司,已经神情肃严的走至石门前,齐声轻叱,一起托出手中法杖。

前所未见的奇妙一幕,在下一刻出现。

第十三章冥域世界

当两位祭司手中法杖,与石门接触的一瞬,法杖就如同探入了水中,毫无阻碍的融入看起来坚固沉实的石门表面。

很快,两柄法杖成交叉形态,凝定在门中央。

方邃目瞪口呆的看着石门表面荡起的如水涟漪,恍然明白过来,祭司手中法杖,正是打开这奇异石门的关键,有如钥匙。

共隆隆

方邃念头未完,石门果然在法杖融入后,缓缓开启,发出震耳隆音。一时间,连足下大地也在轻颤。

一缕冷幽幽的光,从分开的石门内透出。

不知是否错觉,门开的刹那,方邃隐隐约约间,似乎听到了一声宛若恶灵怒吼,充满凶厉,令人听后心神摇颤,惶然不安的咆哮。

当石门全开,露出门后的空间,入目一片空旷,是一处宏阔的地下大殿。

大殿呈方形,庄严肃静,四壁平整,怕不有百丈之巨,三丈上下的高度。

令人惊讶的是这般巨大的地下空间内,竟没有任何一根起到支撑作用的柱体结构。

整个地下大殿浑然一体,蔚为奇观。让人不明白此等没有撑重的广阔空间,是如何保持坚固而不曾坍塌。

单是这一点,就足称建筑上的奇迹。

百多丈的地下空间内,没有明显光源,却勉可见物,并不十分黑暗。

地面是一种黑灰色的石头铺设而成,散发出令人屏息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