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虎啸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2)

目录

这时,引他前行的仆人向两人行礼下跪:“奴才叩见郡王殿下与郡主殿下。”

李啸心下一惊,莫非前面这两位,便是那个朱以派和他的妹妹朱徽姵

这时,前面的年轻公子已令仆人起身,随后开口对李啸说道:“想必这位将军,便是人称少年英雄的雄唐卫指挥使李大人吧,真真英武雄俊。气度非凡。”

听到这名公子说到李啸,后面的年轻女子那长长的睫毛明显地跳动了一下。

李啸方点头,这名公子又笑着自已介绍到:“小王朱以派,这位是乃妹朱徽姵,方才我在假山之后听吾妹奏琴为乐,今天得见李大人,一解平生渴仰之思,何其幸甚。”

李啸微笑道:“郡主琴艺,真如流水行云,实是令人陶醉。李某久闻朱郡王俊采风流。仪表非凡,郡主清丽脱俗,气质清华,今天得见,更是远卓人言矣。”

两人大笑,朱徽姵缓步上前,微笑着向李啸道了个万福。

“李大人,这兖州城池,防守可有把握。”朱以派敛起笑容。低声问道。

“请郡王与郡主放心,李啸放话在此,有本官在,这兖州。绝不会落入流寇之手。”李啸的话语铿锵有力。

朱以派脸上顿时满是笑容,一旁的朱徽姵脸上亦是淡淡的欣喜之色。

“郡王、郡主,李某防守重任在身,恕不能多陪。就此别过。”李啸拱手向二人告辞。

“李大人,请多加珍重。”朱徽姵启朱唇,开玉齿。有如珠玉落盘般的声音,让李啸心时颇为受用。

李啸回头给了她一个温柔灿烂的笑容,随即再不回顾,匆匆离去。

“此人行事倒是洒脱,可叹啊,我兖州全城百姓,我鲁王全族性命,皆系于此人手中了。”朱以派轻叹一声,缓缓而道。

朱徽姵没有说话,她凝视着李啸离去的背影,明丽的双眸中,向往与担心混杂在一处,让人望之生怜。

。。。。。。

李啸回到驻地,立刻指挥虎啸军开始进行作战布防。

16门红夷大炮与70门普通火炮被虎啸军拉上了西门城墙上,火炮的旁边,各类弹药均堆叠如山。

相比李啸军的火力强大,刘知俊的徐州卫部队与冯嚣的任城卫部队则是寒酸得多。

刘知俊只有20门火炮,而冯嚣只有10门。

所以李啸将自已军中另外30门普通火炮分给他们,李啸将20门火炮分给守卫南门的刘知俊的徐州卫部队,10门火炮分给守卫东门的冯嚣的任城卫部队。各炮的火炮手们,也都临时归他们指挥。

冯嚣满是感激,口中连声说道,欠了李啸这个大人情,战后要陪李啸痛饮三百杯,醉死方休。

刘知俊则是嘴时冷冰冰地说了一句感谢,再无他话。

只是,李啸能明显地感觉到故作强硬的刘知俊的眼中,闪烁着一丝愧疚之意。

一切都在按李啸的计划进行。

到第二天下午,兖州城外的数千名百姓,带着存粮、牲畜进入兖州城中,李啸让尼澄在兖州地内划出一块地方,专门让他们临时居住。

此时,泗水大桥在众多工匠及一千多名李啸军辅兵、一千多名鲁王府兵将仆役的共同协助下,中间部分已全部拆断,只剩一头一尾残余,流寇已断然无法短时间恢复此桥用于作战。

李啸下令,将拆下来的桥砖、桥柱、桥栏等部件,将西门与南门紧紧从里面堵住,只留下东门不堵。

李啸这个安排,让冯嚣有些奇怪,不过他现已习惯服从李啸的安排,故什么也没说。

与此同时,西门外,南门外,均已挖了大片的坑洞,挖出的浮土,则堆放在洞坑一旁,等于更增加了敌兵的进攻难度。而东门之外,李啸经过深思,也考虑到任城卫的军兵这二天重点要去拢聚城外的百姓,便决定不挖坑洞了。

兖州知府尼澄的二千人壮丁辅助队也组建完成,正配合作战的部队来回搬运守城物资与军械。

终于在到这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三面城墙上,火炮均已安放好,各种弹药,灰瓶金汁,砸梯锤等等,均已准备完毕。

鲁王朱寿鋐在侍卫的陪同下,看到兖州的城池防御,已是处处严整,条条有序,心下极其满意。

忙了这二天,一头一脸都是灰尘与泥巴的李啸,与全体军兵一起,饱餐了一顿肉食,为即将而来的大战,作了体力上的准备。聚在李啸周围的军兵,每个人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坚毅与自信的光芒在闪烁。

在夜晚近子时之际,全部的守城军兵,都从黑暗中,听到了有如汹涌而来的流水一般的哗哗声。

李啸一个激凌,正和衣而卧的他,弹地站起。

他知道,这哪里是什么流水的声音,乃是千千万万条腿在夜里行进时的那细密而宏大的脚步声

“铮”地一声,兖州防务总指挥李啸,拔出钢剑,厉声大吼:“全军将士,做好准备,流寇来袭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兖州之战一

这个烦闷躁热的夏夜里,处处都喧哗与吆喝,铁甲摩擦的哗哗声与刀剑轻碰的叮当声,不绝于耳。同时,一盏盏灯笼迅速被点起,很快,整个城头亮如白昼。

在兖州城各处守卫之军做好准备之时,对面的脚步声,却霎时停住了,高举行进的火把,也渐次熄灭,仿佛刚才的一切,不过是虚幻。

李啸放眼而望,却始终无法透过那黑沉的夜色,看到流寇大军的半点动静。

“大人,现在夜色黑沉,敌兵至此,不明我军实情,估计要天亮之后,方会进攻。”

李啸扭头一看,说这话的是,是幕僚陈子龙。见他一脸沉重的表情,李啸淡淡一笑:“卧子先生说得对,敌兵确实是能待到天明再攻城,只是我军却万不可起了轻敌之心。”

他随即下令,各处城墙之上,皆安排夜间留守之军兵,用接箭报号的方法,努力保持警醒,防此打瞌睡。

兖州城上,渐渐地同样恢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