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2)
朱家三个儿子,小妾生下了朱小三还小,看不出来什么,朱家老大男风,结婚几年,居然没有生出子女,甚至妻子还是一个处朱小二是书呆子,因此传为延州笑柄。
但绝不能低估朱二的学问。
在州学里,他的学问算是比较优秀的,未来有很大机率能考一个举子。
只是举子。
至于进士,延州倒是送了许多举子进京赶考,然而那一个中过进士宋朝立国几十年来,唯独只中了一个诸科生,那已经在延州轰动一时了。
东华门外唱名
谁不想
韩琦与狄青在西北时,狄青一个得力大将焦用犯了一点儿小事,韩琦便要杀他,狄青来求情,说此人乃是好男儿,立过许多战功。韩琦轻藐地说了一句,东华门外唱出者为好男儿,他算什么好男儿。话外之音,就连你也不是什么好男儿然后当着狄青的面就将此人杀了。
能在东华门外唱名,是几十万宋朝读书人的梦想。
唱榜之时,便是蛟蛇化龙之日
第十九章天翻地覆
莫要怀疑朱俊的话,以朱俊的学问评价出来,至少七成让人诚服。
“二郎,你言重了吧。”尤滔怀疑地问。
“一点也不言重,天色快要接近黄昏,你们今天不会走了。”
“我们带了帐蓬过来。”敢情一个个当作来休假的。
“那你们跟我来,我将他的笔记拿给你们看。”
“好啊。”
几个人向王巨家走去。
李万元扭过头问朱清:“朱管事,朱家如何认识这个少年”
“机缘,”朱清打了一个哈哈。
其实他也在好奇。
论语那不算,那套五经正义,这个小子才得到一个来月,这一个来月能学到什么
几个进了王巨的家。
一个简陋的茅草屋,家中更是四壁空空,能看得上眼的便是王巨揩油买来的五经正义,另外就是朱俊带来的笔墨纸砚,一起放在王嵬替王巨打的那个简易书橱里面。
所以王巨都懒得锁门。
难道王家寨还能出窃书贼
朱俊在书橱里拿出一叠纸张,从中抽出一张纸。
上面是王巨学习中庸的心得。
这时候中庸还没有单独抽出来,依然属于礼记的一部分。
至于经义,有五经,有九经,有十三经的说法,而且时常改动,不过儒家主要的经义就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尚书,变来变去就是这些经义,无外乎主次轻重的变动。至于老子,庄子,管子,国语,荀子,墨子,韩非子这些书在儒家中地位一直不是很高。但现在没有中庸,没有大学,全属于礼记一部分。
纸上便是一些中庸里王巨自己揣摩出来的注解。
然而开始一行字便吸引了大家。
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中,中正,正中。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庸,用也。
天地有阴有阳,有刚有柔,有明有暗,中庸,用中也,偏阴用阳,偏暗用明,偏柔用刚,使之刚柔相济,阴阳协调,不偏不倚,治国化民,方曰中庸之道也。
中庸不是孔夫子写的,乃是他后人编著,包括中庸后面都写得云里雾里,因此大多数认为是装平庸,难得糊涂。后来也有许多儒学大家做了注解,但从就没有人清楚地指出中庸实际就是一种持中的调节之术
这样新颖的观点后面那些纸张上继续在不停地出现着。
大家哑然。
杨都怀疑地问:“他真是自学的”
不相信啊。
这些注释就是文字稍糙了一点,毕竟还小嘛,那来的那么厚的文字功底。
然而只要加工一下,便能当成新颖的经义诠注。
“绝对是自学的,王家寨几乎没有人识字,要么他继父识字,不过他在保安军的继父对他很不好,即便那个姜员外,学问也有限,根本没有这么深奥的想法。”朱清道。
但是他看着这些纸上的注解,尽管在心中将王巨当成了妖孽,然而现在又进一步拨高。放下纸,慎重道:“二郎,你在王家能吃苦便吃苦,不能吃苦就回去,切莫得罪他,还有你们也是。”
“我吃苦了,”朱俊愁眉苦脸地说,他摊开手,王巨手上起血泡,他更起血泡了,赵家小娘子看得心都碎了。
“吃苦也值得,要知道他以前仅读过一本论语,这套五经正义乃是因为机缘才得到的,时间不过一个来月。”
“哇噻。”三个青年一起傻眼。
到了夜晚,天气便有些冷。
美丽虽好,也要身体能吃得消。
香玉便在身上加了一件花皮袄子,袄子有些小儿,便将一对丰满的胸脯勒出来。
三分长相,七分扮相,良家女子无论怎么打扮,也不敢完全学妓子那种泼辣的穿戴化妆。
不过美人此时脸上却充满了担心,看着对面清瘦的文士,轻声说道:“宋郎,你可好”
“官兵抓得紧,不敢出来。那件事你打听得怎么样”
“奴家听到一些,官府里的人只说了是皇城司的人出手的,但皇城司的人有些疏忽大意,将那几人放走。”
“怎么会而且他们死了一个小婢。”
“奴家也不知。”
事实是延州知州程勘追问,那名皇城司大汉说了一句,那家小娘子乃是名门闺秀,程公就莫在追问了,以免引来更多的争议。
程勘就不好再问了,但程勘也做梦想不到乃是兖国公主。
宋吉更不会想到,如果想到了,他恐怕此时不是打听消息,而是立即逃亡。
“有点古怪,城中还有什么消息”
“那个程相勒迫衙役到处寻找你们的下落,还斩了三个青涧城的小校。”
“他若是不收手”
“宋郎,莫要。”
在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