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暗黑大宋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2)

目录

“程公,但你也要想一想,他们是吏也是差,虽朝廷说这种吏差得用大户人家的人,可实际有多少胥吏是大户人家的人他们一无薪酬,二无福利,能不伸手吗”

程勘无言。

这也是弊病,但能开薪酬吗全国多少衙前差役

事实能不能开,能开,但必须朝廷财政健康,制度进一步完善。

“程公,小子献的那个冶钢技术如何了”

“本官交给了朝廷,归作院掌管,本官不便问。”

那是初步的技术,还得要进一步研发,王巨在纸上也写得十分清楚。毕竟一个小规模生产与大规模生产是两样的。

可能作院在研发了,可能这几年事儿多,作院没有得到朝廷的拨款,于是没有研发。

但程勘在延州看到朝廷运过来的器甲质量并没有改善。

相反的那个小寨子在王巨离开后,还在陆续改善技术。他也好奇,花了九十贯,买了一把最好的桃溪剑,听说这种剑在京城都卖到两三百贯钱,那么好在什么地方,于是用朝廷的提刀与桃溪剑对砍,结果一下子将那把提刀崩出一个大豁口,桃溪剑却安然无事。

两者质量差得太远。

还有呢,这小子献的马策颇有道理啊,养马干嘛的,还不是强军,组织一支强大的骑军,自己上书朝廷,可没有了下落。最悲催的是轻泥怀侧。

自己在延州很努力,却让司马光一次次地谩骂,程勘便有些心灰意冷。

这件事他显然不想提,于是说:“本官喊你前来,是通知你一件事,本官打算中元节七月十五过后,七月下旬便举行秋闱。”

“这么早”王巨惊讶地说。

一般宋朝科闱得到九月过后,正好农闲下来。冬天的事也不多,然后送到京城。正月参加省试,这得改卷子,放榜单,因此得拖到二月下旬才能举行殿试,三月东华门唱名。落榜的人赶忙回家,虽说耽搁了春耕,但还来得及抢上夏收。

程勘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你想晚一点”

“小子无所谓,早一点对小子有利吧。”

“那你去吧。”

程勘将王巨喊来是好心,事情结束了,你也别要再折腾了,安心读书吧。而且说了时间,让王巨早点准备。延州教育落后,今年只给了八名举子的名额。

实际与往年相比,也不算少了。对王巨能不能中举子,程勘就从未怀疑过。就是中进士,他都不怀疑,甚至认为明年王巨有九成五的把握唱名东华门。

信心很足啊。

可是东华门外被唱到名的人也分等次的。

因此让王巨做好准备,中举子还不行,得中解元,这样便有了更大的信心,在省试与殿试冲击更高的名次,非是第五甲,非是第四甲,最少是第三甲,第二甲。至于第一甲那个那个谁都不敢说。

虽然程勘很想,若是冲进第一甲,那会给延州学子带来多大的信心

王巨没有回去,而是去了李家。

“外父,那案子已结了,吕家大郎被大理寺判秋后问斩,丁家父子、伏小庄等人黠字流放,蔡知县秦知县以私罪贬到岭南,并且贬成了县尉。那个玉盐契股也归还给了朱家。”

“那就好。”

秦氏却笑骂:“王巨,你让我以后如何回娘家”

s:宋朝官员贪污被发现后一般不做牢砍头,但会加上一个私罪之名,一旦加了这个罪名,以后官职只有贬的份,没有升的份,在官场上也会遭到同僚的讥笑。

感谢书友130126183613263的200、公孙唐的1888、书友141114111826937的100起点币打赏,再加一更,十六更。

第八十九章高家

秦氏是开玩笑,秦知县才不是她娘家呢。

让王巨坐下,王巨说道:“今年程公打算将科闱提到七月下旬。”

“那不是只有一个月了”

“嗯。”

“所以我来问一问竹纸的情况,那几个未来的契股人选有没有挑好。”

“挑了十几户,在朱家,我让朱员外将它们带来。”

一会儿朱欢带着资料过来。

王巨仔细地看。

有的不知道,但许多他也知道,既然刻意挑选出来,他们身后背景都还可以的。

王巨忽然看到一个叫司马政的人,说是知谏院司马光的族侄,这个就扯得有些远,不过涑水司马家乃是当地有名的望门,不仅司马池司马光做了官,许多司马都成了宋朝官员,而且很有钱,司马池做官时财产就有了十万贯,不过他分给了几个贫困的叔伯。

但沾到了一些司马光的腥气,算是一个有背景的人,而且也参与了玉盐销售。

资料上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忠厚。

然而王巨却放了下去,不能与司马光沾边的,不然几年后会悲催。

但这还不让他惊奇,然后又看到了一个叫韩公胜的人,说是韩琦的族孙,好吧,族孙。而且王巨还知道以后韩家的田产从相州的安阳绵延到了大名府的内黄,岳飞这成了韩家的佃客,仅是这个田产就不知道有几千顷。当然也不是韩琦一个人的功劳,说明韩家有许多会经营的人。

可王巨又放下了。

韩家也不能沾。

直到倒数第二页王巨才看到一个中意的人,蒙城高士清,其曾祖与高琼是同祖父的堂兄弟,高琼有一个儿子叫高继勋,父子都是宋朝名将,高继勋有一个孙女叫高滔滔,好吧这个扯得有些远,但能沾到腥气,算算不过五六代,比秦知县与秦氏叙起来还要近上一个三四代

资料上对他的评价是说此人圆滑,但因为远在蒙城,大家都不大清楚,不过高家还有一个人,高遵教在延州担任都监之职,刚死不久,可能此人嗅觉灵敏,从高遵教嘴中得知了细盐。

高士清听到后曾经亲自来到关中想参与进去,这是两个月前发生的事,还未参与进去的呢。但他这个背景十分可怕,到下次就能参与进去了。因此让朱欢留上了心,也记录下来。不过他手中有多少财产,他家里有什么情况,朱欢并不太清楚。

蒙城高家是蒙城高家,那是代表着一个大家族,高士清是高士清,他只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王巨却放下了手中所有资料说道:“派人到蒙城察访一下,如果合格,就是他了。”

朱欢与李员外能理解。

高士清不知,但高滔滔可是大宋的皇后,天下之母。

朱欢说道:“不是说要选三户吗”

王巨摇摇头:“不选了,这件事发生,我也看清楚了,没有背景却经营着庞大的商业,延州商户都无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