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1/2)

目录

对阵,险些受伤。”

刘建眉头一挑:“桓远我似乎听说过这人,的确是个厉害角色。他不是死了吗”

“他没有死,一直潜藏在梁家,深居简出。”

“该死”刘建想了想,又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当真是该死。”

胡应与冯疾交换了一个眼神,胡疾一本正经的说道:“冯君,你的伤”

冯疾站起身来,慨然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岂能因些许小伤误了太子殿下的大事。太子殿下,请稍放宽心,我这就去搜捕梁啸,一定不会让他误了太子的事。”

胡应也说道:“太子殿下,冯疾不仅身手过人,骑射精良,更可喜的是忠心耿耿。有他去追捕梁啸,必能马到成功。太子殿下,小女闻说太子殿下光临,备了些薄酒,想请太子同饮。”

刘建听了,眉头一挑,笑眯眯的应了。他看了冯疾一眼:“这次可不要再错失了。”

“请太子殿下放心。”冯疾挺起了胸膛,大声说道。

胡应将刘建请入后堂,冯疾随即带上数十骑,顶盔贯甲,挟弓带矢,匆匆出了城。

几乎在同时,梁啸来到了国相府的门前。

第68章郑当时

“哗啦”数十枝寒光闪闪的大戟对准了梁啸的胸膛。“止国相府门前,闲人不得驻留。”

推车的农夫手一抖,差点将梁啸从车上翻下来。梁媌连忙上前扶着梁啸,手心冰凉。

梁啸疼得冷汗直冒,脸色苍白,却不能喊出声来。他看了一眼迎上来的都尉,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故人之后来访,请将军通报。”

“故人之后”都尉不屑的看了一眼梁啸。“哪位故人之后听你口音,像是本地人吧。有名刺吗”

梁啸拿出名刺,递给都尉。这是他让老娘准备好的一片竹片,上面写着“郑桓钟离季”五个篆字。之所以用篆书写,是因为他不希望负责通报的人认出这几个字。汉代隶书是通行字,认识篆字的人相对要少得多。

都尉看了一眼,冷笑一声:“你这是什么名刺,只有几个字,谁知道你是谁”

梁啸突然沉下了脸,厉声道:“郑庄行,千里不赍粮。凭的就是不论贵贱,以义交人。什么时候如此矜骄,故人之后上门,却被拒之门外,由二三军汉再三盘问你自持此刺去,若郑庄不见,某掉头就走,绝不停留半刻。”

见梁啸突然发怒,声色俱厉,都尉脸色微变,气势也弱了三分。他看看梁啸,不敢再问,转身进了门。

梁媌非常惊讶,看了一眼梁啸,眼中露出欣喜之色。推车的农夫见了,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也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腰杆,仿佛与有荣焉。

远处墙角,两堵里墙之间,桓远和钟离并肩而立。他看不到梁啸的表情,却能听清梁啸说的话,也不禁大为惊奇。“梁啸居然还知道郑庄行,千里不赍粮平时可没听他提起过。”

钟离期更是不解,不过,他看到了都尉返身入内,已经很惊奇了。他本来以为梁啸会被人轰走的。听了桓远的话,他笑道:“梁啸平时不显山不显水,却腹有机杼。将军,你还记得那个有关千秋的问题吗”

“小聪明而已,何足挂齿。”

钟离期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他听得出来,对梁啸这个弟子,桓远既是得意,又是惋惜,心情很复杂。

梁啸坐在鹿车上,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汉人果然质朴,一唬就唬住了。换了后世的看门人,可不会因为这一句话替你通传。说起来,这个朝代的中国人就像一个刚刚长成的少年,生理有点早熟,心理却还很单纯,不像后世那样世故,把小聪明当大智慧。

也许,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有所作为。

就在梁啸畅想未来的时候,国相府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穿便服的中年人大步流星的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局促不安的都尉。他走到梁啸面前,上下打量了梁啸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又笑了。

“哪来的娃娃,敢冒充我的故人之后,当我郑当时好骗么某还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更不会忘记故人。若是你想托名自高,可别怪某拂你的面子,少不得要收拾一顿。咦,你受伤了”

见郑当时一国之相居然如此豪爽,一点没有当官的架子,心里又宽了三分。

史书记载,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是楚霸王项羽的部将。降汉之后,他不肯像其他降将一样直呼项羽为项籍,被刘邦贬抑,却初衷不改,颇有侠气。而郑当时本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侠气甚浓,有乃父之风。他对项羽旧部的事迹应该非常熟悉。

桓、钟离,再加上李云明碑上疑似被人改成的季,梁啸相信这些人和郑当时的父亲郑君一样,很可能和项羽旧部有关。他不敢肯定,但他相信郑当时看到这几个姓氏不可能无动于衷。

但是,郑当时会不会见他,见了他,又是一副什么态度,他一点把握也没有。万一郑当时不愿招惹是非,闭门不纳,那他也没什么招可想。

读史多年,他很清楚史书的记载和事实之间的距离可大可小。

见到郑当时,他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郑公,若我不是故人之后,你会出迎吗”梁啸扮起了小名士,卖起了关子。“没错,我的确受了伤,而且受了重伤,今天来求见,就是想讨些救命钱。若你再不让我进去,恐怕我就要多求一副棺材了。”

郑当时眼珠一转,仰天大笑:“哈哈哈,有趣,有趣,你虽然年少,却大有气度。我信你了,请进”

都尉听了,连忙上前,从梁媌手里接过梁啸,一脸堆笑,同时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欺负这少年,要不然今天麻烦可大了。

梁媌坦然的松开了儿子,看着儿子挺直的背影,满脸的自豪。

梁啸下了车,却没有动,转身看着那推他来的农夫说道:“这位大叔,辛苦你了。城门已闭,你怕是出不了城,不如就在国相府求一顿饭,然后再请国相下一道命令,送你出城吧。”

那农夫目瞪口呆。在国相府吃饭,再由国相下令送出城他可从来没想过。他本来打算找个墙角猫一夜的。虽然辛苦点,可是梁家母子给了五百车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冻一夜也值了。

郑当时见了,叫过一个随从,让他去安排。随从领命,引着感激涕零的农夫去了。

梁啸忍着痛,跟着郑当时进了门,一路来到堂上。腿上的伤口迸裂,血沿着裤管流了下来,沾在了地上,留下一个个带血的脚印。郑当时不动声色的看着,看着梁啸慢慢的跪坐下来,这才挥了挥手,示意都尉退下。

“伤得不轻,果然是快要死了。”郑当时不紧不慢的拿出那片竹片,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那就抓紧时间解释一下这几个字的意思吧,也许我还来得及安排医匠为你疗伤。”

梁啸喘息着,笑了一声:“郑公,七十年前,西楚霸王麾下有几位名将,你不会忘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