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2)

目录

从一开始,乌孙人就陷入了非常不利的局面。

右贤王站在山坡上,抬起手,挡着刺眼的阳光,凝神观看战场形势。一到这里,看过了地形,他就知道这是一场不好打的阵地战,所以明知这会让乌孙人有抵触心理,他还是派这些新降的乌孙人上阵,先试试梁啸的部署。

现在看来,安排乌孙人上阵是对的,否则伤亡的就是匈奴人了。

右贤王眉头紧蹙,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一口长气叹了出来。

虽然刚刚开战,但是他已经觉得取胜无望。这场战斗看似他追击梁啸在此,可说成梁啸要引他到这里决战也不为过。这个地形太适合防守了,简直是为擅长防守的梁啸准备的,对他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地形,不仅匈奴人骑射的实力挥不出来,就连兵力优势都挥不出来。

右贤王放弃了观战。战场形势已经一目了然,这五百乌孙人根本不可能攻破阿奢那的阵地,败回来是迟早的事,区别只在于还能回来多少人。他将目光看向更远的山坡,在那里,立着梁啸的战旗。

梁啸并不孤单,他的身后有密密麻麻的羊皮战旗,那是塞人的骑兵。

梁啸和塞人合兵一处了,他的实力更强了。一想到此,右贤王就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他有一种感觉,这次远征恐怕要止步于此了,再想向前一步都千难万难。

当然了,能这样也不错,占据了大半个伊犁河谷,他只要能解决辎重问题,就可以和梁啸耗下去。冬天将至,最好的牧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梁啸控制的牧场有限,要想活下去,他只有大量宰杀塞人的牛羊,以吃肉度日。

塞人会不会答应这恐怕是个问题。

右贤王一边盘算着,一边暗自咒骂猎骄靡。如果不是猎骄靡强逼塞人上阵送死,塞人又怎么可能轻易依附梁啸。如果没有塞人依附,梁啸又怎么敢放弃峡口阵地,一路急行到此。

在右贤王的埋怨中,五百乌孙人久攻无果,扔下一百多具尸体,缓缓后撤,准备放弃这次攻击。

可是他们失算了。他们打算放弃攻击,阿奢那却没打算放过他们。一声令下,两百骑士纵马而出,从两个箭阵中间飞驰而过。借着坡势,战马迅加,夺到乌孙人面前的时候已经是蹄声隆隆。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冲锋,月氏人斩逾百。他们并没有追远,越过乌孙人之后就冲向两侧的山坡,借着坡势减,在山坡上掉头,再次冲锋而来。

乌孙人阵势被冲得七零八落,伤亡过半,无数人躺在山坡上呻吟哀嚎,剩下人的战战兢兢,面无人色。

右贤王再次叹了一口气,派出骑兵支持。看到匈奴骑兵出阵,月氏人没有恋战,迅撤回坡上。

匈奴人冲到坡下,却不敢强攻,只得接应了乌孙残兵后怏怏而回。

月氏人一片欢腾,号角声呼呼作响,骑士们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欢呼,弓箭手们举起弓,弹弦相庆。阿奢那也很高兴,立刻吩咐人去捡拾箭矢,带回两个因自己马失前蹄而摔倒的骑士伤员。这两个骑士归阵,引来一阵阵哄笑,自己也觉得无趣,不好意思的躲到了一边。

梁啸笑道:“你们现在可以放心了吧”

图希塞等人连连点头。“箭神大人说得没错,匈奴人也没什么可怕的。”

“这就结束了唉呀,还没看过瘾啊。”

“没错,乌孙人死得太少了,应该把他们全部杀死在阵前。”

“是啊,月氏人就是不行啊,如果是我们塞人上阵,这些乌孙人一个也跑不掉。”

梁啸笑而不语。

第644章群策群力

右贤王进退两难。

他感觉自己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仗。

地点是梁啸选的,适合防守,不利于进攻。匈奴人有兵力优势却无法发挥,强攻的代价非常惊人。哪怕死的是乌孙人,右贤王也舍不得。

猎骄靡驱赶塞人出战造成的恶果历历在目,他岂敢重蹈覆辙,更何况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这种大失人心的事,要做也不能由他来做。

右贤王反复权衡,最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让猎骄靡来进攻。

为了面子,右贤王又发动了几次进攻,但只是敷衍了事,架势摆得很大,但雷声大,雨点远远的放一阵箭就退了回去,大部分箭矢根本没有射到月氏人的阵中,所有的战果只是给月氏人送了一批箭而已。

看到匈奴人应付差事,梁啸就猜到了右贤王的心思。在此之前,他就和阿奢那等人反复探讨可能的结果,右贤王的决定并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料。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意外,那就是右贤王放弃得太快了。

由此可见,右贤王比猎骄靡明智,或者说,他吸取了猎骄靡的教训,没有像猎骄靡一样孤注一掷。对梁啸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心里发苦,脸上还要带笑,梁啸和图希塞等人谈笑风生,不时的调侃右贤王一两句,给塞人大把大把的喂安心丸,尽显名将指挥若定的风采。塞人见匈奴人气势汹汹的赶来,空有数倍兵力,却拿月氏人的阵地没办法,总算是放了心,决定跟着战无不胜的箭神大人继续战斗。

匈奴人攻了一天,伤亡不足五百,但双方的心态变化却非常明显。匈奴人趁兴而来,败兴而归。塞人却是士气大振,首鼠两端的人明显减少。

打铁要趁热,梁啸找来图希塞,商量拔掉乌孙人要塞的事。

在那拉提草原向北,有一条小道可以直抵达坂城以北。李当户当年袭击达坂城就是走的这条路。图希塞能够偶尔得到一些丝绸,也是从这条小道。

这条小道控制在乌孙人手中,峡谷中部有一个冰岭要塞,要塞里驻扎着五十名乌孙士卒,由一个乌孙都尉指挥。乌孙人的都尉和汉人差不多,应该是指挥五百人的军官。猎骄靡在冰岭要塞安排一个都尉,可见他对这个要塞非常重视。

事实上,这个都尉的确很尽职,这条路一直控制在乌孙人的手中,就连塞人都很难通过。

“都尉叫乌巩,是猎骄靡的亲信,三十年前,他曾经保护猎骄靡逃到匈奴。”图希塞摇了摇头。“这个人有点死脑筋,软硬不吃,只认猎骄靡的命令。要想拿下冰岭要塞,只有强攻。不过,冰岭要塞建在冰天雪地之中,要想攻克要塞比登天还难。”

“你进过要塞吗”

“进过一次,不过什么也没看着。乌巩很警惕,不让我们四处走动。”

“那要塞的人呢”

“都是乌孙贵族子弟,他们的家人都在赤谷城,没人敢投降。三年之后,他们回到赤谷城就可以授以百人将的职位,比其他人更容易升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