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矿主 > 分节阅读 248

分节阅读 248(1/2)

目录

nasa之前停用的航天飞机无疑已经做到了最好,可即便是航天飞机的发动机,也就是所谓的ss发动机,当初的设计要求是要达到重复利用100次,虽然这个设计要求一直没有达到,但美国曾经使用的五架航天飞机的ss发动机,最好的也只达到了55次的重复使用次数。”

“ss发动机的真空推力有213吨,比冲452秒,推重比达到了63额定推力685最大推力。ss的燃烧室压强高达207兆帕或者说207个大气压,燃烧室的工作温度约为3300度,而目前最优秀的航空发动机如f119的涡轮前温度不过是1700度。ss发动机在工作时,燃烧室顶端的喷注器每秒要向燃烧室喷入3806公斤的氧化剂和1084公斤混合了氢与水的预燃燃气以及126公斤的液氢。为了将大量的推进剂压入燃烧室,它的液氢泵和液氧泵压强转速分别是34311转分和22250转分,还要加上预压泵的提前增压,从而实现空前的33兆帕和332兆帕压强。唐,说这个你可能不明白,你们华夏研制的最先进的那种6动2拖型crh380a高铁列车的功率是9600千瓦,而ss小小的涡轮泵功率却是这个功率的数倍。”

这些数据唐风尽管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的,但最后这个比喻唐风却是听明白了。他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压力泵的功率竟然比高铁列车的车头功率还要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相当震撼的数据。

施密茨博士耸了耸肩膀说道:“ss发动机的基本数据就是这样的,可是猎鹰九号的数据是什么呢对比一下你就知道猎鹰九号的火箭发动机以及火箭箭体有什么差距了。”

“当时,我在设计猎鹰九号的时候,第一级的芯级火箭会在在60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和74公里的高度处分离,因此它从亚轨道返回要求要低得多,但对发动机和箭体的要求同样很高。猎鹰九号采用的是梅林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150左右,是ss的两倍还多。不过梅林火箭发动机得燃烧室压强约为100个大气压,而煤油泵和液氧泵的压强高达140个大气压,液氧煤油发动机还要面对燃烧积碳的问题,因此重复使用的难度又有所不同。这种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地面比冲一般只有280秒左右,真空也只有300多秒,比ss的地面366秒真空452秒相去甚远,所以为了实现复用就只能在箭体减重上下功夫。”

施密茨博士叹了一口气,似乎对于这个设计有些遗憾,“正是因为发动机的原因,我不得不想办法减轻了火箭箭体的重量。猎鹰九号第一级包括发动机在内的结构质量比超过15,或者说加注后390吨的重量中,只有21吨是箭体重量,这比鸡蛋壳占鸡蛋的质量还要小得多,而这个箭体却要承受将近6马赫下的控制、反推、再入,并在大气层内飞行数百千米并安全降落,因此,我不看好猎鹰九号可以重复使用的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火箭箭体上,它实在是太脆弱了”

唐风这下子算是终于听明白了施密茨博士不看好猎鹰九号的原因到底是在哪里了,按照施密茨博士的这种说法,猎鹰九号的火箭箭体实在是太脆弱了。

“博士,那我们今天白天即将实验的这款星空一号火箭,是不是避免了您刚才所说的那些问题呢”唐风问道。

施密茨博士脸上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说道:“暴斯,这要多亏你对这个项目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你的资金,我梦想中的那种可回收火箭终究会是一场空。没错,唐,早在研究猎鹰火箭和蚱蜢火箭的时候,我就曾经对马斯克先生提出了一个计划,你知道的,我曾经参与研究过目前全球起飞质量和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苏联人的能源号火箭的定型工作,也曾经参与研究了美国哥伦比亚号等几家航天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更是带领欧空局把他们的阿丽亚娜5火箭送上了太空,因此,我当初在马斯克手底下研发猎鹰火箭的时候,就曾经想研发一种既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又可以具有强大的eo运力的火箭,所以我就把我曾经参与研发的那几种火箭的优点全都集中了起来,设计出了一款可以称之为划时代的运载火箭,可惜的是,马斯克先生当时因为资金的原因,否决了我的这个计划,因为这个计划要想实施,光是先期的实验费用最少就需要十五亿美元。马斯克先生没有那个资金,因此这个计划也就仅仅停留在我的设计中”

“可是唐,你的出现让我多年的梦想终于得到了实现。去年自从你让我主持新型火箭的开发工作,我其实就是在按照我当年的那份设计来建造这架即将进行试验的运载火箭。唐,你不要怀疑我的能力,经过这么多年的改进,我已经有接近百分之百的把握,让这架新型运载火箭可以达到设计中的可回收重复利用标准,因为这是一款划时代的运载火箭,拥有了它,你就可以拥有整个外太空”

第五三二章小型核反应堆

密茨博士的这番话赢得了唐风和本杰明的掌声。

没错,就是掌声。

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无论是唐风还是本杰明,都很郑重的站了起来,给眼前这个已经白发苍苍但却依旧战斗在运载火箭建造第一线的老专家以最诚挚的掌声。

施密茨博士这种纯粹的技术人员,将一辈子的时光都奉献给人类进入外太空梦想的人,绝对值得任何一个人用最诚挚的掌声来感谢他。没有像施密茨博士这样的人,人类进入太空、人类登月、人类探索太阳系甚至是向外太阳系进发,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而正是因为有了像施密茨博士这样的人,一代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让人类终于实现了几千年以来离开地球进入到太空的梦想。

这种人无疑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这和他们的学识无关,与他们的身份地位也无关,他们的这种孜孜不倦的坚持追求梦想的精神,才是让人们尊敬的关键所在。

从莱特兄弟第一次驾驶自制飞机离开地面,到加加林第一次飞出大气层,再到阿姆斯特朗的那句经典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的一大步”。正是一代一代又一代的像施密茨博士这样的人不断的坚持,不断的奋斗,人类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无限。

而现在,困扰着人类为走入太空而要支付高昂代价的一个重大问题运载火箭的可回收重复利用问题,终于是在施密茨博士的手里得到了解决,虽然还不知道明天的实验到底会如何,但施密茨博士的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任何人称赞的。

或许明天的实验会失败,但那不要紧。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儿来的成功关键是像施密茨博士这种人那种不屈不挠、不畏失败、屡败屡战的那种精神,才是支撑起人类整个航天业的关键。

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也站了起来,面对两个老板的掌声,这位在运载火箭行业中的顶级大拿,竟然显得有些腼腆。

为了不让老爷子尴尬,唐风和本杰明微笑着坐了下来,掌声自然也就停止了。可是那老头儿竟然如释重负般的长出了一口气,很显然,这位老爷子并不适应这种被人关注的状况。

本杰明笑呵呵的问道:“博士,您还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和唐的吗说实在的,您刚才说的这两个好消息已经把我们刺激的不轻了,不过我们现在都还年轻,我们更喜欢来点更刺激的好消息”

老爷子双手一摊,罕见的做了一个鬼脸,这才笑呵呵的说道:“本杰明,你这家伙未免也太贪心了,能够在多半年的时间内取得这两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这已经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老爷子有些兴奋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看得出来,这位老博士对于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也是非常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