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1/2)
然大声说道:“但是”
嗯
李世民和朝堂上其他的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崔贵,只见他神色庄重,一脸的正气凛然。
“皇家任用商人为官,所得之钱财若能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则国家幸甚,万民幸甚”
刚才高喊支持崔尚书的群臣们顿时傻眼了。
妈蛋,坑队友啊这是
这时候再反对也不行了,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他们也只能听崔贵继续往下说。
李世民也乐了,他得意的扫视了周围群臣一眼,然后微微颌首。
“崔爱卿快快说来。”
“遵旨”
崔贵微微一躬身便直起身子,然后开了口。
“微臣斗胆猜测,陛下想要任用商人为官,必是准备让户部放钱做本,然后赚取利润冲入国库”
李世民顿时微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劳苦,若大唐国库丰盈,将来便可免除百姓赋税,爱卿以为如何”
崔贵连忙躬身行礼。
“陛下由此宏愿真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微臣为百姓贺,为大唐贺”
一阵马屁把老李拍得那叫浑身畅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若真又那一天,诸位爱卿也是有一份功劳的嘛,哈哈”
群臣:“”
感情功劳最大的还是你啊
崔贵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好几次。
“不过微臣以为,若放纵则祸患无穷,甚至会动摇我大唐的国基,若任之为官需要在我户部监管之下”
周围的人看着崔贵的眼神都变了。
这是图穷匕见啊
一个人立刻走了出来,然后朝着李世民躬身道:“陛下,商人为官,若要利于百姓,需得归入我工部。”
他的话刚说完,立刻有人走了出来。
“此言差矣,无论何人为官,都当选拔任用贤能,此事当归我们吏部管。”
三人顿时抬头看向李世民,似乎在等他决定。
而李世民顿时微微一笑,然后朝着崔贵点了点头。
“朕以为崔尚书所言有理,户部原本主管钱粮,新增的官商就纳入户部管辖吧”
“陛下英明”
投桃报李的道理李世民当然知道,更何况他已经猜到了这事应该是郑子文那小子的手笔,虽然帮助了自己,不过也让崔贵得了不小的好处。
看来要把他彻底拉到皇家这边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李世民微微皱眉,然后再次开口道:“此事就这样吧,传旨,立春之后就开设恩考,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站在李世民旁边的大太监刘炳立刻高喊起来。
“退朝”
随着李世民起身离开,大臣们也都各自回家,当崔贵走出大殿时,一个人顿时凑了过来。
“崔贤弟,恭喜恭喜啊,今天你得请客”
崔贵回头看到对方顿时也笑了。
“玄龄兄若不嫌寒舍简陋,小弟必扫榻相迎”
来的人正是房玄龄,此刻他一边捻着自己的胡须,一边摇头笑了起来。
“贤弟自谦了。”
“玄龄兄请”
“哈哈,崔贤弟请”
两人高高兴兴的出去了,背后一大群朝臣目瞪口呆看来崔贵要发达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户部要发达了。
大唐现在什么都缺,缺人缺钱缺粮,唯独不缺的就是当官的,这些商人要是有了这个机会,还不卯足了劲的给户部赚钱啊
那时候崔贵这个户部的主官的功劳还能小几年下来,恐怕就有了问鼎三公的资格了。
官场就这样,无论之前说得多好听,终归要见到实际的东西才行,户部有了这些商人官员,以后不发达也难了
户部钱粮多了,地位也就高了,以后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就大了,现在这些刚才跳出来唱反调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刚才要是他们出来支持,是不是商官就归到自己的名下了。
失策啊失策
但他们却不知道,此事真正的幕后主使另有其人呢
夜灯初上,京城崔府一片灯火辉煌,崔府中,房玄龄指着郑子文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我就是知道这事肯定和你小子有关,怎么回来了也不到家中坐坐”
郑子文也笑了起来。
“小侄也是刚刚抵京,刚回来就被陛下召进宫中,内子思家心切,故而先带她回来,还请伯父勿怪。”
听着郑子文不急不缓的回答,房玄龄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只是客套话,却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此子不简单啊
这时房玄龄忽然开始拿郑子文和自己的儿子比较起来。
首先是长子房遗直,虽然不如郑子文机灵,却也稳重踏实,不过次子房遗爱就
想到这里,房玄龄顿时深深的看了郑子文一眼。
“子文呐,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郑子文连忙拱手道:8○○ˋc○“若有用得着小侄的地方,还请伯父但说无妨。”
房玄龄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老夫就直说了,前些天老夫听那不成器的儿子一直念叨着你,这孽畜对他兄长尚且没有这般用心,老夫就想问问你愿不愿意认下这个俊儿这个不成器的兄弟”
说完又连忙补充了一句。
“若是不愿意也是无妨,只当老夫没有说过。”
你丫的太耍赖皮了吧房遗爱那个傻大个还能念叨我,骗鬼呢而且这个时候还能当你没说过吗
一时间,郑子文顿时张大了嘴。
第2卷无敌大县令第一百零五章二货兄弟
房玄龄开了口,郑子文也认真的考虑起来。
首先以房玄龄如今贵为上述左仆射,也就是宰相,说直接一点,他让郑子文和他儿子拜把子那是看得起他,如果拒绝了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其次,郑子文觉得房遗爱这家伙虽然有些二,却没什么心计,这兄弟认下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愿意”
想清楚之后郑子文的声音斩钉截铁。
“小侄对伯父一直存敬仰之心,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房俊在伯父的熏陶下,也是人中龙凤,能与他做兄弟是小子的福气,小子哪有不乐意之理”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被他一么一阵猛拍,饶是房玄龄这个老狐狸,也忍不住笑了。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小辈的奉承,长辈只需要安心领受就行了
吃过饭后,房玄龄高高兴兴的回去了,临走前还和郑子文约定,等过年的时候当着众亲友的面让郑子文和房俊结为兄弟。
等房玄龄走后,崔贵才皱着眉头看向郑子文。
“子文,刚才这事你欠考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