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2/2)
“这些我都明白。”太平公主说道,“但是现在母后的皇后之位已经稳如泰山,王萧二族在朝堂之上也没有了一个官居高位的人,他们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你究竟想说什么”武则天的声音沉了一沉。
“母后,我想请求你”太平公主嘿嘿的笑了一笑,说道,“赦了王萧二族的人,让他们改为本来的姓氏吧”
武则天皱了皱眉头,“这关你什么事”
“当然关我事了”太平公主连忙道,“因为薛绍的嫂嫂,就是姓萧呀”
“哦,你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武则天说道,“当年城阳公主的长子薛顗,想要迎娶一个出身兰陵萧氏的女子。本宫劝诫过,说兰陵萧氏是贱姓人家,他们不以为然。后来陛下出面促从,本宫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母后,当时你肯定特别生气吧”太平公主小心的试探道。
“我有什么可生气的”武则天满不在乎的冷笑了一声,“那时候萧淑妃死了都快有十年了,王公大臣们和太原王氏、兰陵萧氏通婚的并不在少数。本宫如果都去生气,那还能活到今天吗城阳公主是陛下的亲妹妹,看在外戚的名声份上本宫才提醒了一句而已。听或者不听,那都是他们自家的事情。本宫才没那个闲心要去管谁的家务事。”
“那要是我和萧氏做了妯娌呢”太平公主小声的道。
“这才是你最想说的吧”武则天不轻不重的冷哼了一声,“你倒还替他的家人担忧了。”
太平公主小心翼翼的道:“母后,我不能不担忧啊薛郎父母早逝,如果不是他的大哥与大嫂照顾得好,肯定早就夭折了。九指薛侯的事情母后知道吧”
武则天不动声色,淡淡的道:“这么说,你是来替萧氏求情的了”
“嗯”太平公主不敢耍什么花招,老实的点头承认了,说道,“母后,你也希望皇儿婚后的生活能够幸福安稳吧如果我不能和睦妯娌,那就是离间他们兄弟感情,这还如何能得安宁再者,大唐以孝治天下,这样的罪名是会被天下人谩骂的。再说了,薛顗与萧氏有恩情于薛郎,我也应该对他们好一点,有所报答才对呀”
武则天仍是不置可否,淡然道:“那你想怎么做”
太平公主面露一丝兴奋之色,说道:“母后,皇儿有三请。”
“说。”
“其一,恢复太原王氏与兰陵萧氏的本姓。”太平公主说道,“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王萧二妇的嫡亲几乎都没有再活在世上的了,对母后也不可能再构成任何的威胁。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复其本姓,向天下人昭示天后娘娘母仪天下的胸怀。”
武则天一个字,“准。”
太平公主再道:“皇儿第二请,给河东县侯薛顗进爵为从二品开国县公,封萧氏为从二品郡夫人。这样萧氏的身份就够高贵了,可以和皇儿做妯娌了。另外,父皇的老师萧德言的曾孙名叫萧至忠,现任咸阳尉。不妨把他调来做个京官儿,他是萧氏的堂弟。”
武则天拧眉想了一想,点了点头,“可行。”
太平公主眉飞色舞,说道:“皇儿第三请,此前母后不是准许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出嫁了吗现在不如好事做到底,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还是郡王,不如就将他加封为亲王吧”
“不行”武则天冷斥了一声,“这是两回事。”
“母后,这是一回事。”太平公主小心翼翼的道,“既然母后赦了萧氏,那就应该对天下人展示出更多的诚意。不管李素节是郡王还是亲王,他都是一样既没有食邑也没有实权更不得还京,只是加个虚妄的封号而已,有什么关系呢”
武则天双眉紧拧的思索了片刻,说道:“这些话都是薛绍教你说的吗”
“不,皇儿对天发誓,这全是我自己的主意”太平公主信誓旦旦的道。
“你倒是想得周全。”武则天再度思索了片刻,说道,“三条,都准了。”
“皇儿拜谢母后”太平公主欢天喜地的拜倒下来,稽首大礼。
“好了,不用在我面前装腔作势。”武则天似笑非笑的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这都是薛绍支使你干的”
“嘿嘿”太平公主讪讪的笑,“母后明察秋毫,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不过说真话,薛郎只是提了一提担心他嫂嫂会惹母后不高兴,具体的说辞与办法全是皇儿自己的主张。”
“嗯,你倒是比以前长劲了不少,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了。看来薛绍没少费神教化于你。”武则天笑了一笑,说道,“你要让薛绍知道,本宫同意你这三请并非只是出于对你的宠溺,更多是因为本宫对薛绍的器重。你明白吗”
“皇儿明白”太平公主笑嘻嘻的应了一声,走到武则天身后替她捏起了肩膀,说道,“母后,我还有个书本上的问题想要请教你。”
“说。”武则天闭上了眼睛,面带微笑的享受太平公主的按摩。
“母后,婚嫁难道不是六礼吗,书上都是这么写的”太平公主说道,“可是薛郎偏说是七礼,还有一个什么啪啪啪”
“啊”武则天先是一愣,随即就哈哈的笑了起来。
“武后你为何发笑,你快告诉皇儿,那个啪啪啪是什么意思呀”太平公主无比迷茫的道。
“好了,我很忙,你退下”武则天忍俊不禁笑声不绝。
“母后,你快告诉我嘛”
“左右,将太平公主叉将出去”
“别、别叉我出去就是了”太平公主连忙起身拜了礼,怏怏的退了出去。
武则天独自一人笑声不绝,“啪啪啪”
太平公主闷闷不乐的走出了御书房,正看到上官婉儿走过来,边走还在跟身边抱着一堆书卷奏折的女书吏吩咐事情,左右毕恭毕敬的都称她为“司言”。
上官婉儿见到太平公主,连忙上前来拜见。
“哟,婉儿升官了”太平公主笑嘻嘻的道。
上官婉儿拜了一礼,“托殿下洪福,婉儿方才被天后娘娘擢升为尚宫局六品司言。”
“那真是恭喜你呀”太平公主让她凑近了一些,小声道,“婉儿你博学多才,你告诉我,婚嫁六礼与婚嫁七礼,有何区别”
上官婉儿眨了眨眼睛,说道:“六礼是孔子修订的礼典,沿用至今;七礼曾是周公制订的最古老的婚嫁之礼,原比孔子的六礼多一个敦伦,是七礼的最后一礼。”
“敦伦,什么意思”太平公主好奇的问道。
上官婉儿噗哧一笑脸儿一红,小声道:“殿下,敦伦就是指夫妻二人在洞房花烛之夜敦夫妻之伦。传说周公制定了婚嫁七礼之后曾经一步一步的亲自演示给别人来学,但到了第七礼敦伦时他的夫人拒绝当众演示了。于是周公就用两个从中间剖开的葫芦瓢比作一阴一阳,一男一女。两个葫芦瓢合一上一下的合而为一,就表示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