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8(2/2)
此言一出,三尊大神都有些变了脸色“扳倒”这两个字,可是份量不轻
宋璟却是镇定得很,答道:“宋某不想扳倒任何人,宋某只想维护律法公正。”
“好。”薛绍笑了,“还有最后一宗罪,你来审吧”
“大金佛。”宋璟深吸了一口气,“这宗案子的卷宗我已经反复的看过了,也仔细的查证了很长一段时间。涉案的人很多,几乎夏州都督府的所有官员和将佐都能牵扯进来,其中还包括当时外派绥州的钦差武懿宗。”
薛绍笑道:“那你究竟查清楚没有”
“没有。”宋璟摇头,“虽然很多线索和证据都指向,大金佛确实是被你私藏。但除非找到大金佛这件最重要的物证,否则你的罪名都无法成立。”
薛绍哈哈的大笑,“那我告诉你,它在哪里吧”
宋璟先是一怔,随即面露一丝怒容,“你要戏弄我吗”
“不戏弄,说真的。”薛绍道,“它就在”
四个人一起竖起了耳朵,听着。
薛绍小卖了一下关子,笑道:“武太后那里”
“什么”四人一同惊讶出声。
“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武太后。”薛绍说道:“大金佛的下落,说起来十分的曲折。总之结果就是,我将它找到,并早已暗中交给了武太后处理。现在,那东西就在太后那里。”
“那好”宋璟深吸了一口气,“我马上就进宫,向武太后求证除非亲眼见到大金佛,否则,这件案子我一定会追查到底”
“宋璟,不可乱来”御史大夫韦思谦斥道,“你也太不识时务了,竟敢去询问武太后这么大的事情,薛驸马难道还敢撒谎不成”
“他撒不撒谎是他的事情。律法公正,讲求证据确凿”宋璟寸步不让的顶撞起来,说道:“不管薛驸马是否有罪,下官身为御史,必须将案情的真相追查清楚”
“你大胆”韦思谦怒喝。
“大夫息怒。”薛绍笑道,“我有罪没罪,自有真相说话。就让他继续查下去吧,若能查得一清二楚则是最好。那样,我就真的一身清白了”
韦思谦深吸了一口气,“那你就查去吧”
“下官去了”
宋璟对三尊大神拱手一拜,还真的走了去皇宫求见武太后了。
薛绍呵呵直笑,真是个犟书生,还好我不会跟他计较。如果换作是另外一个人,等我重获自由之身并官复原职之时,第一个要弄死的就是宋璟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另外,他连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敢当众顶撞,这种性格真的比较难在官场上吃得开。历史上的宋璟,何尝不是几起几落呢
坚持原则是好,但也要注意一点技巧啊宋璟,还得教
宋璟去取证了,审案只得暂停,明日再继续。
薛绍便又歇了下来,依旧把程伯献叫来饮酒聊天。
席间过半时,程伯献的一名心腹小校进来对他说了一通悄悄话,然后就走了。
程伯献没有隐瞒,马上对薛绍说道:“少帅,方才他告诉我说,侍中刘齐贤离开了太平公主府之后,直接就乘马车去了裴炎家里。他会不会是去向裴炎汇报今日之事的经过呢”
“情理之中的事情。”薛绍笑道,“刘齐贤曾是黄门侍郎,是裴炎在门下省担任侍中时的副手。现在裴炎做了中书令而刘齐贤接任了裴炎留下的侍中空缺,两人看起来是平起平座,但实际上刘齐贤不过就是裴炎的一个附庸罢了”
“我看也是”程伯献点了点头,左右看了看没有闲杂耳目,小声道:“外面有传言说,这次有人弹劾你十六宗罪,实际上是裴炎暗中指使人干的。既然是裴炎要动手整你,那刘齐贤怎么没有尽力判你有罪呢相反,他甚至有意轻判于你真奇怪”
“没什么奇怪的。”薛绍轻哼了一声,说道:“因为裴炎和刘齐贤心里都清楚,这些罪名都不足以真正的扳倒我。他们只是想要恶心我一回罢了”
“恶心”程伯献愕然,“如此大事,怎么像是小孩子打闹一般”
薛绍笑了,“朝堂之上有时就是这样的。越是拙劣之极的幼稚伎俩,偏偏就会有人相当卖力的去表演;越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或是相当清楚的事实,偏偏就会有些官居显位的人假装糊涂故作无辜。这种行为,我习惯称之为装逼”
“装逼”程伯献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咬牙切齿的骂“真是无聊透顶”
薛绍笑道:“没错,装逼的人都是一些无聊透顶之辈”
程务挺苦笑两声,“让他们装去,我们只管喝酒便好”
薛绍笑了一笑,举杯和他饮下了一大杯。心中却在想道,果然是不在同一个圈子里,就不会想到一起去。其实裴炎整我并不只是出于“装逼”,他是想要独占“拥立”之功,并且不想我从旁干涉到他的政变,于是就假借弹劾让我暂时抽不开身他只是想要当独一无二的从龙功臣,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地位、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罢了
第0669章另立新君
宋璟去了一趟皇宫求见武太后,武太后还就真的召见了他这个小小的侍御史,并且让他亲眼见过了那一尊大金佛。宋璟就算明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总不能当着武太后的面质疑大金佛的真伪。
真亦是假,假亦是真,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
于是,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薛绍被弹劾一案,以薛绍无罪释放并官复原职而告终。原本这件案子极受朝野关注,但因为皇帝被废更为重大,因此案件的受关注度减小了很多。这件事情,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悄然落幕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李显下台的第三天,朝廷宣布由李显的弟弟也就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第四个儿子李旦,继位为皇帝。
并,马上举行登基仪式。
前一天还是自由受限的犯罪嫌疑人,后一天,薛绍就和满朝文武一样走上了朝堂,并且是站在武将的第一号班列,恭贺新皇登基。
以前薛绍也上过朝,但是在朝班之中的位置相当靠后,更加谈不上起眼。现在裴行俭去世了,李谨行和薛仁贵不在了,就连程务挺都去了北方带兵。大唐军队里的老前辈和中生代死的死、走的走,不知不觉之间,薛绍一跃成为了军方首屈一指的重量级首脑人物。
新皇登基,自然要颁布一系列的新政。第一条,就是废黜旧君李显为“庐陵王”,即日启行迁居房州,不得朝廷传唤不得回京。
薛绍心中暗暗感叹,眼前的这一段历史,又和自己熟知的差不多了。连李显的新封号“庐陵王”都是一样的历史的大车轮,看来不那么容易彻底的改变轨迹啊
拥立新君功劳最大的,当然是裴炎。他已经是当朝首辅宰相中书令,官职没办法再升了。但是裴炎的爵位并不高,于是新君李旦封他为“河东县侯”并加了食邑。
另外一位斩获了拥立之功的重臣,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