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极品驸马 > 分节阅读 484

分节阅读 484(2/2)

目录

“我儿免礼。”武则天笑容可掬的道,“今日家宴,一切从简来,都请入座”

薛绍心中微微一怔,现在我更感觉李旦不像是皇帝了

众人都入了座,马上就开宴了。

李旦并没有把皇后与儿女带来。他虽然还只有二十三四岁,但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其中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成器已经有五岁,次子李成义刚满周岁不久。

薛绍心里暗暗一嘀咕,历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现在都还没有出生呢还有,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正是死于李隆基之手。但是现在,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了

“薛绍,你那么入神在想什么呢”武则天突然问了一句。

薛绍马上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微然一笑拱手拜道:“臣走神了。”

“呵呵”武则天和气的笑了两声,“都说了是家宴,就不必那么拘礼。”

“谢太后”

武则天微笑的点了点头,“旦儿,太平,你们今天可算是遗憾了。没能在朝堂之上,亲眼见到薛绍的壮举”

“哦”李旦一听来了兴趣,忙道:“驸马有何壮举,母后何不说给我们兄妹听一听”

太平公主嘻嘻的笑,“我已经听过了”

“呃”李旦微微一怔,笑道:“好吧,那便不敢劳烦母后再行讲叙了。太平,你说给我听呀”

薛绍一听他这话顿时笑了,心说从这等生活细节都不难看出,李旦还真是一个乖乖仔,绝对不会像李显那样毛糙与闹腾,更不会主动给武则天添乱难怪武则天选择了他来继任皇位,这样的儿皇帝真是太好控制了

“好呀,我就说给皇兄来听”太平公主笑嘻嘻的道,“但是,我可不能白说哦”

李旦非常大度地笑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嗯,让我想想”太平公主面带笑容古灵精怪的转着眼珠子,突然拍手一笑,“我要芙蓉园”

“胡闹”武则天马上出声斥道:“说一段故事便要一座芙蓉园,狮子大开口也没有像你这样的”

薛绍也觉得婉尔,连忙劝道:“太平,你这的确不厚道。”

“不关你事”太平公主凶巴巴的瞪了薛绍一眼,马上又笑嘻嘻的拉住了李旦的衣袖,“给不给嘛给不给嘛”

李旦呵呵直笑,“给,给”

“君无戏言噢”太平公主大喜,像小孩子一样伸出了小指头,“来,勾手指”

薛绍和武则天都被逗笑了,“君无戏言,还用得着勾手指吗”

“我就要”

当着薛绍和母兄这些人的面,太平公主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做了娘的人,仍像少女时代那样活泼与任性。

“好,勾手指就勾手指”李旦呵呵直笑,伸出手和她勾了一下。

“嘿嘿”太平公主奸计得逞的笑了好一阵,索性让宫人把她和李旦的桌子拼到了一起,酒菜也摆在了一处,然后就绘声绘色的给他讲解去了。

薛绍听了片刻,忍不住一阵好笑。心说太平还真能耍宝,她几乎把我的台辞全都给“修改”了,完全是用自己的语言在讲叙我什么时候在朝堂之上骂过裴炎是“专权误国的老匹夫”啊

偏偏李旦还听得极是认真和高兴,真是无语了

“来,薛绍,本宫敬你一杯。”武则天在唤了。

“谢太后。”薛绍满饮了一杯。

武则天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和李旦,呵呵地笑道:“这对兄妹,从小就是一对活宝。只要他二人到了一起,就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逗不完的趣。”

薛绍笑着点了点头,看这情形兄妹二人的感情的确是很好,装是装不出来的。

武则天再道:“先帝在世时曾把芙蓉赏赐给太子,也就是现在的庐陵王。太平倒是上心,庐陵王刚刚才离开长安,他就来找皇帝索要芙蓉园。就不怕庐陵王夫妇知道了,心中不悦么”

“娘,你说到哪里去了”

正和李旦说得高兴的太平公主,突然叫道:“我索要芙蓉园,可不是为了满足我的私欲”

“哦”武则天好奇的眨了眨眼睛,“那你为何如此”

太平公主站了起来,说道:“有件事情,我不想欺瞒母后和皇兄。但在说出来之前,我想先肯求你们恕我无罪”

“何事”武则天皱了皱眉。

“母后先恕我无罪,我才说”太平公主扬起了眉梢。

武则天再度皱了皱眉,“问陛下”

“噢”太平公主连忙对李旦一拱手,“陛下肯恕皇妹无罪么”

李旦尴尬的笑了一笑,“恕你无罪,尽管说吧”

“好吧,那我可就说了”太平公主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看了看武则天又看李旦,还看了薛绍,最后才说道:“我在来时的路上,遇到了庐陵王。”

“哦”武则天和李旦,一同发出了低低的惊咦声。

薛绍心中微微一惊,她肯定不是“遇到”,而是主动去见他的

“毕竟是同胞兄妹,我就看望了他一下。”太平公主尽量轻描淡写地说道,“当时我问庐陵王,长安那边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他就回答我说,先帝赐给他的芙蓉园一直无人料理,想必现在都已是杂草丛生,房屋老旧失修。他感觉有些愧对先帝,因此希望我回了长安,能够抽空打理一下。”

武则天微微皱了一皱眉,没有答话。薛绍也第一时间听出了太平公主的弦外之音她是在替李显求情

为何

太平公主话里透出的意思是,李显从帝位上被贬了下来,心中惦记的却不是他的龙椅和江山,而是一座皇家园林和先帝的恩赐。这就表明李显已经没有了政治野心也不再指望能够东山再起。换句话说,李显是在摇尾乞怜,希望他的母亲和弟弟不要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