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极品驸马 > 分节阅读 746

分节阅读 746(2/2)

目录

“好”

稍后薛绍便脱下了这一身新郎官的喜服,穿上了一品太尉的绛紫朝服,金章紫绶,佩玄山玉,戴进贤三梁冠,腰上挎起了太一御刀。

三骑,薛绍、狄仁杰和郭安,从金谷园的小道骑马奔出。此刻,竟连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等人,都不知道薛绍已经离开了金谷园。

当薛绍和郭安出现在丽景门前时,守备在那里的一群役吏都吓呆了。他们当中不乏有人还记得上次,薛绍带上一群将军怒闯丽景门弄死周兴的情景。于是这次薛绍刚一出现他们就惊慌的闪避开来,还有人手忙脚乱的打开了大门,问都没问就放薛绍进去了。

薛绍一路畅行无阻的进到了丽景门监狱的审讯大堂,看到了血腥一幕。

皇嗣李旦倒是安然无恙,但他手下的一名乐工已经是从胸到腹被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血流满地肠子都快流了出来,躺在地上已是奄奄一息。

来俊臣见到薛绍突然闯入早已吓了个魂不附体,慌忙上前来解释说,我等并未动刑,只是这个乐工非要强出头给皇嗣辩解没有谋反,他还要自己的心掏出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李旦站在一旁满脸煞白呆若木鸡,就连看向薛绍的眼神都是空洞的。

“来俊臣,你先把此人抬下去好生救治。然后,你只管继续审问案情。”薛绍冷冷的道,“我听说皇嗣涉嫌谋反,因此特意亲自听证。既然是谋反,必然少不得有带兵的将军参与。我绝不容许任何人、哪怕是与我生死之交的袍泽弟兄,做出任何一件威胁到神皇之事。否则薛某人必当大义灭亲,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第1038章一言九鼎

薛绍搬了把椅子往审讯堂里一坐,表示自己并不干预审案,只是旁听。

但是,这让来俊臣的脑仁都疼了。

其实在场的人全都知道,薛绍是为救皇嗣而来。但他一开始就把话挑明了,是想亲耳聆听案情,想要知道是哪个“将军”参与了谋反。

案子本身不关薛绍的事情,但在朝的“将军”薛绍全都管得着。那么他突然出现在审案现场,似乎也就说得通了。

与此同时,薛绍还无形之中把案件的审讯,拉进了一个最让来俊臣头疼的“误区”必须要有带兵的将军参与,才有可能是真的谋反。否则,光凭孤家寡人的皇嗣和眼前这几个乐工仆婢,能干得出什么大事呢

骑虎难下的来俊臣也没办法了,只得按部就班的审案子。他再傻,也不会傻到当着薛绍的面去对皇嗣李旦用刑,于是审讯就真的只是口头的审问而已了。

皇嗣李旦的心里,对薛绍的来意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谋反,对于自己两个妃子行巫蛊之事也并不知情。

于是这案子就像是肥皂剧一样的,绕过来绕过去的不停审着,一直快要到了傍晚。

就在来俊臣准备宣布择日再审时,女皇居然亲自来了。

和她一同来的,还有刚刚升任内史令的宰相李昭德,宰相狄仁杰,以及御史中丞魏元忠。

这三位,都是如今朝堂之上“拥李派”的骨干力量。来俊臣等人一看这架式就明白,皇嗣李旦这是要获救了。他不禁暗暗替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还好我没来得及对皇嗣动用大刑啊

李旦见了女皇,匍匐于地的跪着一声不敢吭。

薛绍上前,拜见女皇。

“薛绍,你不是应该在金谷园举行婚礼吗,又怎会在此”武则天当着众人的面,问。

薛绍答道:“臣听闻有人谋反,特意前来询问案情。陛下圣听,但凡谋反都离不得将军与军队的参与。臣必须第一时间知道有哪些将军参与到谋反当中来,然后着手处理防犯于未燃。因为事出匆急臣一时之间没得来及向陛下秉报,还望陛下恕罪”

武则天“嗯”了一声,再看了一眼堂中,惊问是何人流出的鲜血

来俊臣连忙上前,将那名乐工自剖胸腹的事情对武则天说了。

武则天大为惊奇,当下决定先去看一看那位不怕死的乐工,他是一位安国归顺来的胡人,名叫安金藏。

安金藏倒也命硬,受了那么狠的伤居然还没有断气。武则天见他昏迷,当下叫人将他抬入内廷请御医国手精心治疗,又叫来俊臣暂将皇嗣收押等候圣令行事,还特意叮嘱了一句“不得虐待”。

然后,武则天谴散了狄仁杰等人却叫薛绍随她一同回宫,她要好生问话。

薛绍心里清楚,眼下已经不能用“将军参与谋反”这种拙劣的理由来搪塞了。这种借口顶多只能用来糊弄来俊臣那些“下人”,对武则天是没有用的。

关键时刻,自己必须直陈立场表明心迹,否则就是掩耳盗铃,心怀不轨。

君臣二人坐下,武则天开门见山,“承誉,对于皇嗣谋反一案,你有何看法”

薛绍拱手一拜,说道:“陛下圣听,臣无法判断皇嗣是否真要谋反,臣也并不关心他是否真的谋反了。”

“哦”武则天略感惊奇,问道,“此话何意”

薛绍正色道:“臣以为,无论皇嗣是否想要谋反,他都掀不起大浪。只要臣一天还活着,就绝不容许任何人犯上作乱,威胁到神皇陛下的安危。”

“好。”武则天颇为欣慰的点头微笑,再道:“那你又为何匆匆忙忙的从婚礼现场脱身,赶到了丽景门呢”

“那是因为,臣不希望皇嗣死于酷吏的刑法。”薛绍直言。

武则天眉头微皱,“为什么”

“因为他是陛下的亲生儿子。”薛绍说道:“臣也是为人之父,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残。臣愚见,无论皇嗣犯下了什么样的过错,陛下可以随意的处罚他,多重都行。但陛下不应该处死他或是让酷吏残害于他,因为陛下一共就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时间会带走一切的恩怨情仇,但骨肉亲情一旦折损,就真的再也无法弥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