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227

分节阅读 227(2/2)

目录

这时候唐毅又助攻道:“陛下,徐渭方才所言,臣总结出来一个脉络,倭患的形成主要责任在倭国,而不在大明。倭国内部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强盗就少,倭患也就减轻,甚至消失。倭国内乱,民不聊生,自然就铤而走险,倭患炽烈。此外,市舶司存在,正常贸易畅通,倭患就少,而市舶司被废除,倭人垂涎大明货物不得,就持刀抢掠,造成倭患严重。说市舶司造成了倭寇,其实毫无道理。市舶司不过是进行朝贡贸易的场所而已,真正要想大明不受外患之扰,归根到底,在于陛下励精图治,在于百官尽心辅佐,在于将士浴血杀敌,御敌国门之外”

“至于眼下倭寇之猖獗,超出历代以往,原因还在于市舶司被废,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大明物阜民丰,户口大增,光是靠着土地已经不足以生存,越来越多百姓进入作坊,变成织工,靠着海贸生存。市舶司骤然被废,沿海的商人、织工无以为继,就勾结在大明外海活动的倭寇,利用倭寇作为打手和前锋,抢掠财物,转而出售给西夷,而西夷又提供船只武器和大把的金银,资助倭寇做大。倭寇的首领之中,前有陈思盼,后有王直,徐海,麻叶,陈东,等等诸人,他们哪一个不是我大明的海商出身,却称王称霸四海之上,成为所谓倭寇。倘若倭寇真是正儿八经的倭人,又岂能在我大明海疆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

震撼,除了震撼,就是震撼

唐毅用严密的逻辑,无懈可击的论证,把错综复杂的东南局势彻底解剖开,倭寇、市舶司、海贸、西夷大明的君臣第一次从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审视东南,审视海外。

足足沉默了半晌,消化了所有信息,嘉靖才目光炯炯,厉声说道:“朕决议开海”

没有别的话,严嵩带头,所有大臣跪倒在地,李默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跪倒,严嵩老泪横流。

“状元郎一番高论,如拨云见日,令老臣豁然开朗。老臣一定竭心尽力,把开海做好,让陛下安心”

百官也都跟着附和,最为激动的要属徐渭和王世贞几个,和在场的众多老油条比起来,他们不过是微末小吏,竟然能一举成功,促成开海大业。丙辰科的名头势必大震,在嘉靖的心中有了特殊的分量。

他们兴奋无比,不暇多想,可唐毅却忧心忡忡,因为他听到了严嵩要竭心尽力,让这个老家伙掺和进去,海,还能开好吗

第349章朕保你一世富贵

恩师,梅林兄,你们的愿望我做到了

严于律己的唐毅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赞,从提出开海,到说服嘉靖,再到造起声势,金殿决战,力压李默等守旧官员,促成开海,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只有唐毅自己知道。

不过他也清楚,这一步只相当于拥有了一颗种子,至于能不能发芽,能不能开花结果,还要看接下来的争夺。

果然,就听嘉靖问道:“唐毅,你和朕说过,要不花一文钱开海,这话还算数吗”

不花一文钱

开玩笑

刚刚爬起来的众位大人差点闪了腰,开海最起码要有衙门,要有船只,要有商品吧哪一样不要钱,你唐大状元见识高明,了解海外情况,熟悉典章制度,能把祖制推翻,能把李默剥得哑口无言,我们都佩服。

但是别忘了,说和做可是两回事,别真以为自己了不起,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狂的好

众人虽然不说出来,可都在心中腹诽。

赵文华忍不住了,他可是工部尚书,开海这么大的工程,岂有不捞一笔的道理

“状元公,不说别的,开海总要修码头,要造海船,要建造官署,要招募书吏,难道这些都不用做吗”

唐毅呵呵一笑,“这些有的要做,有的暂时不能做,不过却不用花钱,没准还能小赚一笔。”

唐毅满脸自信,嘉靖忍不住笑道:“别卖关子了,说出来让朕听听。”

“遵命,臣在分析倭寇成因的时候,提到过废除市舶司,正常贸易断裂,如今东南的乱象,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秩序乱了,规矩没了放眼天下,谁能重新给商贸赋予规矩,除了我大明嘉靖皇帝,谁能做到陛下的金字招牌,海外蛮夷必定闻风而来,不客气说,你只要在东南沿海划一个圈,五年之内就是一座城。”

“嚯,朕有这么大的能耐”嘉靖突然把脸一沉,“别拿大话哄骗朕,快说,你到底要怎么干”

唐毅不敢口花花,忙说道:“赵部堂刚刚所说几项,其中建造船只并不可行,一来是海船费用太高,一艘几千两不止,二,二来是咱们大明多年不造大海船,无论是海仓船,沙船,福船,虽然还有些可称道之处,但是比起西夷的武装商船不是战斗力不行,就是速度不够快。更何况海上风高浪急,倭寇出没,用我们自己的船只,风险太大。”唐毅觉得话有些丧气,又补充道:“倘若开海几年之后,朝廷财力雄厚,再去造船也不迟。”

“嗯”嘉靖点点头,“船可不造,那别的呢”

“启禀陛下,臣这几天请求王世贞王大人帮忙查阅,了解了前朝市舶司的运作,臣,臣以为其中有些弊端。”

见唐毅吞吞吐吐,嘉靖心里暗骂,臭小子装什么蒜,连太祖的圣训你都敢篡改,别的其他的事情又有什么好怕的。

“廷议乃是畅所欲言之地,你只管说就是。”

“遵旨,臣从会典得知,市舶司的作用在于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失,因以消其衅隙也。市舶司并不征收税赋,针对前来朝贡的蛮夷,市舶司出钱收购一部分朝廷需要的货物,剩下的则是送到指定地点,和民间互通有无。至于市舶司盈利的大头儿在于官方贸易,也就是把朝廷作坊的货物拿出去卖,后来一些豪商也获得朝廷勘合,加入其中,只是他们要先把货物卖给市舶司,再以市舶司的名义卖给西夷,赚得利润要分给市舶司一部分”

唐毅仔细研究明代市舶司的运作之后,有种大失所望的感觉,因为这玩意和印象中的海关差距太大了。

对于市舶司来说,通夷情是首要使命,什么意思,就是接待外宾,展示天朝气度。每个市舶司都有固定的接待对象,广州是针对安南、爪哇、暹罗、福州是琉球,至于宁波则是日本。更为讽刺的是老朱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