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497

分节阅读 497(2/2)

目录

他本打算写好之后,找徐渭和王世贞帮忙修改,没想到李贽却主动送上了门。

这家伙的心学造诣比徐渭还高,而且更加离经叛道,简直是老天赐给自己的助手。

唐毅感叹道:“连李狂都觉得过了,那就是过了,我想请卓吾兄帮忙,共同润色一番,怎么能更符合天下人人的胃口,更让人容易接受。”

“敢不效命”

李贽深深一躬,他觉得能参与此书写作,哪怕用了他一个字,都是莫大的幸福。李贽这家伙读书极好,记忆力惊人,还善于穿凿附会,曲解古人意思,正好能帮着唐毅,给此书披上一层漂亮的外衣。

前后用了半个月时间,总算把大明版的国富论弄了出来。

定名的时候,唐毅还有点犹豫,书中两大观念,劳动价值论,分工与专业化是效率之源,都剽窃了亚当斯密的观点。倒是李贽没有什么顾忌,“大人,此乃是富国裕民之正道,国富论恰如其分”

唐毅一琢磨,亚当斯密还有差不多两百年才出生呢,用了就用了。当年盗用诗词的时候,都没有犹豫,怎么年岁大了,反而脸皮变薄了。

就这样,书名正式定为国富论。

只不过按照李贽的建议,唐毅把书目的顺序调整了,开头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唐毅如何指导百姓分工编织苇席,通过详尽的数据对比,显示出分工协作的强悍。

有了实际例子,往下讲就容易了,书中提出了依照分工的思路,让生产变得更有效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产出更多的商品,实现富国裕民的目标。

在全书的最后部分,梳理历史脉络,用古籍佐证几次社会分工,进而证明士农工商,都是自然发展而来,是社会发展和分工选择的结果,自然就不存在贵贱之分。

定稿之后,李贽发自肺腑感叹道:“能随着大人著成此书,李贽死而无憾了”

“别。”唐毅呵呵一笑,“这才是开头,抛出去试试水温,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

“当真”李贽不敢置信。

“自然”唐毅笑道:“卓吾兄,历代以来,读书人把功夫都放在研究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反而无人问津,唐某不才,愿意开一个头儿,只要能让这些真正学问流传于世,哪怕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唐毅一副舍身殉道的架势,把李贽感动坏了,啥也不说,跟在唐毅身边,死心塌地做起了秘书兼幕僚。

唐毅也是说得好听,实际上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连国富论都接受不了,其他的东西也别指望了,还不如不提呢

千万别第一炮就哑火啊

唐毅满心祈祷,第一批三千本,悄然出现在了各大书坊,一天,两天,足足五天,都没人过问,只卖出了寥寥几本。

大家都对这个奇怪的书名没什么兴趣,他们更喜欢八股科举,通俗小说。

直到第六天,有个商人偶然到了书坊,随手一翻,竟然入迷了,舍不得挪步,足足看了一个下午,临走的时候,把店里的几十本都给买光了。

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十天过去,三千本销售一空不说,更有闻讯而来的商人士子,把书坊的门都给堵住了,挥舞着银子,千言万语一句话:我们要看国富论

第743章眼见为实

第一批三千本卖光了,加印五千本,三天光了,再加印一万本,一天卖光了,印的越多,卖的竟然越多,莫非人都疯了

书坊的老板亲自带着工匠昼夜赶工,一口气加印出五万本,总算顶住了抢购的浪潮,不过也仅仅撑了五天,一队从东南赶来的商旅,直接买了两万本,即刻用快马送回了东南

好多想买书的人,不甘心空手而回,就开始手抄,总之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国富论,势头之猛,大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的趋势。

一本书能有如此大的魅力,总算让所有人领教了洛阳纸贵的含义。

其实如此热销,并不算奇怪。

唐毅在天下人的眼中,本身就是个传奇,千年来第一个六首魁元,大明朝有史以来最年前的大员,入仕七年,东南开海,西北战俺答,上马带兵,下马治民。无论在中枢,还是在地方,都政绩斐然,堪称大明第一干吏。

谁能不想知道他为何成功,不客气的说,哪怕只是白纸本,封面写上唐毅两个字,也有无数人购买。

尤其心学门人,大家都知道唐毅是新任的心学盟主,可是他还不到三十岁,年纪轻轻,没有任何著述,凭什么压过那么多的老前辈,执心学牛耳,鬼知道有多少人不服气啊

你敢出书,倒要看看,你小子有多少斤两。

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想法,大肆购买,不光自己看,还要送给亲朋好友,让所有人一起找唐毅的麻烦。

可以说,前面的热销,完全是人成全了书。

只是接下来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最先发现国富论的商人通读下来,他决定仿照唐毅的建议,也给手下人分工。

他是生产猪鬃刷子的,分工之后,半个月生产出三万把刷子,几乎顶得上过去两个月的量,之所以停了下来,是因为猪鬃不够用了,不然还能生产更多。

商人几乎晕倒了,原来唐大人不是开玩笑,而是玩真的

天啊,区区的一本书,工匠不变,干活的时间不变,只是把分工调整了,效率就成倍提高,堪称点石成金啊

不断有人按照唐毅的办法来实验,有烧瓷器的,有做衣服的,有饭馆,有点心铺儿每一个成功的消息传出,都给国富论增加了神秘的魔力,吸引着更多人去疯狂研读,仔细揣摩,越是琢磨,就越是有味道。

唐毅在书中除了单纯的分工专业化之外,还建议用奖励制度代替惩罚,革新工具,提倡发明,研究新工艺等等,每一项都有人去尝试,有的失败了,有的成功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国富论和其他的书都不一样,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空谈,按照书上的方法,能让你的作坊增加几倍、几十倍的产能,用同样的人,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实在是太神奇了正如书名,这是传授富国裕民之法的宝典

最初买书的是士人的圈子为主,他们多数只是好奇唐毅写了什么东西。

第二波的热潮却是商贾带动的,他们真正身体力行,去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实践,并且还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唐毅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作者强大的光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