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1/2)
俘虏,你没有资格与我谈判。”说着,王思锐将笔和纸丢到了瓦德西面前,“把你想跟国内说的话写下来吧,我会帮你传达的。”
一个时辰后,王思锐拿到了所有国家最高指挥官给国内的电报。
对于这些电报,王思锐一一的进行了修改,觉得差不多了以后,这才命人将电报发往天津。
王思锐可没有那个义务去将这些电报发到他们本土,再说了,王思锐也不知道该怎么发。
还不如统统的将电报发给天津,然后让天津那边留守的人去操这个心。
自从占领了京城以后,王思锐对于未来的思路也逐渐的明朗了起来。现在的他,虽然手下的实力还不是很强,但是最起码也算是有了自保的能力。
而现在,王思锐最希望的就是让这场战争暂时的停止下来。
这样便能给王思锐更多的时间去做准备,若是能够拖个一年,那么自然是再好不过。
到那时候,按照王思锐目前的进展,手下至少会有五到十万的军队。
而到那时侯,即便是洋人再来进攻,他王思锐也不怎么担心,大不了放弃沿海,与洋人在内地进行陆战。反正王思锐有的是钱,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用担心军饷的问题。
然而王思锐没有想到的是,当这封电报被传回各个国家以后,各个国家的高层顿时乱作一团。
本来联军司令部消失半个月的时间就让他们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整个联军司令部都已经被一锅端了。
虽说他们还有几万人的部队在,可连高层都被抓了,要这几万的部队又有什么用
然而,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也不知道是谁走漏的风声,在各个国内的报纸上,第二天的头条便是联军司令部被俘虏的消息,一时间将各个国家逼上了绝路。
第一零八章:朝廷有心思了
“什么你说京城被收复了”宣化府,慈禧太后在接到小德子派人传回来的书信以后,极为震惊的问道。
“启禀太后,王思锐呈给太后的信件中的确所言如此,而小德子也派人前往京城打探了一番,已经基本上印证了王思锐书信中的内容,只不过”端亲王载漪汇报道,脸上不由的呈现出一丝丝的喜意,终于可以回京城了,再也不用待在这破地方受委屈了。
“只不过什么”原本慈禧听了心里面还挺高兴的,只不过让载漪后面的话给说的心里面猛的一咯噔,暗道该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京城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收复,只不过城内仍有零星枪炮声响起,而且依小德子所言,此战王思锐伤亡甚大,即使能够彻底的肃清京城残敌,恐怕也无法守住京城。”载漪一边说着,一边将王思锐和小德子的书信呈给慈禧太后。
一直站在慈禧太后身旁的李莲英走到载漪身旁,接过了载漪手中的两封信件,就在下面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信件打开,确认没有任何问题以后,这才回到慈禧身旁,将两封书信一同递给慈禧太后。
片刻钟的功夫,慈禧便将两封信件阅览了一遍。
心中小小的有了一丝的得意,但更多的还是担忧。
王思锐的确有能力,这一点慈禧太后并不否认。
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王思锐办到了。慈禧太后给王思锐的最终时间是三个月内收复京城,虽然中间拖沓了一些,但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才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已经收复了京城。
按理说,国家出现了这么一位能人异士,朝廷理应高兴才是。
但是在慈禧看来,这恰恰正是她最为担忧的地方。
毕竟王思锐是个汉人,慈禧无法彻底的对他放心。
而且王思锐此人又出身于野路子,不喜按套路出牌,所以也无法让慈禧太后像是信任李鸿章那样去信任王思锐。
所以,对于该如何去对待王思锐这个问题上,慈禧陷入了两难。
“这信上的内容你们也都看过了,都说说想法吧”许久之后,慈禧将这两封信放下,看着下方的王公国戚问道。
尽管她知道这些人并不是什么优秀的治国良才,但至少他们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至少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唇亡齿寒。
虽然慈禧并不会肯定的去采纳他们的建议,但多个人也就多一个参考不是
“臣等愚昧,还请太后明示”载漪等人连连请罪。
信上的内容既有让人提心提神的东西,也有让人觉得大逆不道的东西。王思锐一个没脑子的年轻人敢乱说,他们这些王公国戚们在没有了解清楚慈禧太后的心思之前,可是绝对不敢乱说的。
“行了,都收起你们的那一套,今儿个关起门来,都是咱们自家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错了也不打紧。”慈禧太后深知这群人的心思,但很无奈的是,她就喜欢这群人这样,来个精明能干一点的反倒是会惹她生气。
“启禀太后,臣有言”军机大臣王文韶先一步站出来。
毕竟这次战败有他们军机处的责任,虽然实际上责任并不大,但毕竟顶着个军机处的名头,现在王文韶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发表意见。
至于结果,王文韶已经没有心思去想那么多了。
“讲”慈禧看着王文韶,随后又看了看其他大臣,心中略有些无奈,但也有些感动。
无奈的是,那么多的满族兄弟,都没人敢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感动的是,自打洋人进京以来,王文韶就一直追随在她身旁,甚至连家人都不顾了,而如今王文韶又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太后,打内心来讲,臣是很想痛骂王思锐一番的,身为朝廷从二品大员,却处处长他人志气,灭自家人威风。但是从道理上来讲,臣却开不了这个口。经此一战,军队的战斗力是什么样的我们已是心知肚明,王思锐这一点看的非常准确,继续打下去,对于大清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反而会将大清拖入深渊。
而洋人既然想逼着朝廷与其谈判,那么现如今我们既然占据了主动,为何不反过来逼着洋人去谈判呢臣觉得,若是能以最小的代价化解这场兵祸,自然是再好不过。
所以,臣同意王思锐的意见,尽快与洋人展开谈判,逼迫他们退兵。”王文韶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王思锐在信件上可没有说的这么详细,王思锐的原话只有两句,今联军司令部已被我俘,我部伤亡惨重,已无再战之力,应借此良机,尽快与洋人展开谈判,臣愿请命负责此事,定以最小之代价使洋人退兵。
像洋人内部的情况,以及南边联军的辎重问题,王思锐可没有说出一句这方面的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