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1/2)
也必须要知道上级为什么要这样排兵布阵,所以教授们更是拿了不少二战时期的案例出来讲解。
王思锐给日本人准备的这条防线一共有五道,其实说白了,防线里面什么也没有,前面没有铁丝网,因为物资匮乏,加上部队出动的有比较急,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带上那么多的铁丝网。
在第一道阵地的前方,是一座巨大的雷区,当然了,这些都是简易的地雷,杀伤力很有限。
第一道阵地上也并没有计划部署太多的兵力,王思锐只在那里放了一个团,轻微的抵抗一番之后,便会撤往第二道防线。
当日军冲破第一道防线的时候,他们便会知道,冲破这道防线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到的。
一直到最后,如果日本人冲破了第三道防线的话,那么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冲入防线当中的那些日本人,应该已经被他们包围了起来。
当然,一切都是以王思锐的计划进行的前提下,事实上,部队新兵过多,王思锐也没打算将日军给包围起来。
七月十四日,天上黑压压的一片乌云袭来,伴着规模并不大的东风,这让躲在战壕内等待着日军的汉军士兵很不舒服。
逆风作战,永远要比顺风作战更加艰难。
一师,一旅,一团,一营,一连,这个番号处处都拍在全军最前的连队,此时此刻,却要承担着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
他们被派往了第一道阵地上,最重要的一段防线。这段防线只有一百米左右的距离,部署着一百五十多位士兵,平均每人大约七十五厘米左右的防守范围,看起来防守压力并不大,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开战,这里将会是第一个受到攻击的地方。
这是一个突前阵地,他们需要在这里部署大量的火力,引诱敌军从正面进攻,防止两侧的阵地被日军发现。
“连长,我怕”柱子浑身微微发抖的看着自己的连长,眼中渐渐的出现了一层的雾气。
“没什么好怕的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按照训练的去做就行了。”连长拍了拍柱子的肩膀,然后将柱子口袋里的馒头拿了出来,一把塞到柱子的口中:“赶紧吃了,如果你不想饿着肚子去跟鬼子打仗的话。”
安慰完柱子之后,连长半蹲在战壕内,朝着四周大声的喊道:“大家赶紧填饱肚子,别饿着肚子去下面投胎。”
嗖
轰
201:忙碌的防线
嗖
空中忽然间传来一声声欺凌的惨叫,那声音,让人听到以后便不觉得浑身颤抖,那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恐惧。
不少人选择了抬头看向天空,似乎是想要看清楚,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能够让老天爷都忍不住的发出如此凄惨的惨叫声。
轰
天空,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答案,回应这些士兵的,是大地的颤抖。就连大地,也无法承受那颗75毫米炮弹的怒意,大地在微微的颤抖着,似是害怕,似是恐惧。
一颗75毫米口径的步兵炮弹,落在了阵地前方大约百米左右的距离,剧烈的爆炸,在那原本平淡无奇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弹坑。与之随来的,是炮弹爆炸的冲击力,伴随着各种大小不一的弹片,泥土,碎石,甚至是还在冒着烟的木块。
一团橘黄色的火焰瞬间腾空而起,紧接着,爆炸所产生的扬尘,便将所有人的视线遮挡了下来。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新兵营里,他们可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新兵都愣在了那里,即便是那些老兵,也有很多没有反应过来的。
可以说,目前汉军中的士兵,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炮战,对于炮战的了解,也仅仅只是局限于训练期间长官的讲述而已。
可他们的长官,也同样的没有经历过炮战,他们对于炮战的了解,也都来自于王思锐,以及段祺瑞这两人的描述。
“防炮防炮防炮”在炮弹爆炸的瞬间,一连连长何新便反应了过来,于是立即大声的朝着防线上的士兵高声的喊着。
而那些还在发愣的士兵,也被连长的喊声给叫了回来,在连长的呼喊下,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炮战,恐怖的炮战。
砰
一声轻响,在炮弹爆炸的杂乱环境中,何新一脚踹在了自己身旁的那名新兵的屁股上,除了那名新兵以及他身边的其他士兵以外,远处的士兵并没有被何新搞出来的这个动作吸引。
对于巨大的炮声来说,何新的这一举动,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防炮防炮都他娘的进防炮洞还愣着干什么等死啊”何新对于手下的士兵很是不满的怒吼道。
自己明明已经高喊了防炮,可是这些士兵却仍旧没有按照要求钻进防炮洞内。比起之前的训练状况,眼前的部队,让何新瞬间感觉到陌生了许多,就像是自己刚刚接手他们时那样,这是一支缺乏训练的部队。
这一次,士兵们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当下也忘记了要继续看热闹的心思,一个个的手脚慌忙的钻进了距离自己最近的防炮洞。
何新的怒吼,是有用的,至少现在士兵们已经全部的钻进了防炮洞内,只要他们的运气不是太差,被炮弹直接命中的话,一般来说这些炮火是对他的部队产生不了威胁的。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虽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考不靠谱,可上面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不过眼前的这一幕,却再一次的引起了何新的不满。
“一排长,安排三名观察哨在上面待着。”何新朝着不远处的一座防炮洞内的一排长吼道。
“是,连长”一排长愣了愣,不过很快的便想到了平日里训练时的要求。
按照平常的训练,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每一个连至少要派出三名观察哨在上面观察对面情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