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中华第一帝国 > 分节阅读 205

分节阅读 205(1/2)

目录

半小时。搭建过程顺利,全营无一伤亡。”包大喜回到距离江边仅仅只有一公里不到的前敌指挥部,对着在这里等候消息的第一集团军司令王树起汇报道。

“干的不错这次我给你们全营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王树起也有些兴奋道。

虽然他知道手下有个工程兵一营,而这个工程兵一营,他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归属权。

加上只有一个营的部队,而且还是后勤部队,所以王树起开始的时候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近期计划反攻朝鲜的时候,他手下的参谋才提起这个工程兵一营可以解决大军渡江的问题,而当时王树起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最后派自己的副手亲自去观察了这个营的训练,最终才决定了让他们来解决浮桥的问题。

只是没有想到,当初副手带给自己的答案,是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搭建出四条浮桥的,而现在,他们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搭建了四条浮桥。

时间上短了半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可以利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将一个旅的部队投送到对岸,这意味着在战术的选择上面,他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此战过后,一定要申请第一集团军自己组建工程兵部队,起码每个师要有一个营的工兵才行。

“谢总司令”包大喜并没有矫情,也没什么好矫情的,术业有专攻,他们练习的就是浮桥搭建,他们缩短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为部队提供了宝贵的抢滩时间,就因为这个,他们受得起三等功。

其实王树起早就知道了浮桥已经搭建好了,而且还知道了现在已经有一个团的部队已经抵达了对岸,目前正在建立滩头阵地。

这一仗,王树起有着必胜的把握,不过这一仗,王树起却并没有亲自指挥的资格,此次的作战,将由第八军军长曹锟作为主导,朝鲜军总司令金与哲辅助,双方组成联合司令部共同指挥。

王树起还需要坐镇奉天,以防北方的俄国人突然难。

而另一方面,曹锟这几年来的表现也不错,早就被王思锐当作了心腹,而曹锟对于王思锐也是忠心耿耿,所以便想借助这个机会锻炼一下曹锟,毕竟现在皇家6军可用的高级将才还是太少了。

“曹锟,这里就交给你了,切记,此战的战果要扩大化,损失要缩小化,具体怎么操作,你自己去决定,一周之后,十六军将会启程,你必须要坚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王树起对着身旁的曹锟吩咐道。

s:感谢大军2o16的打赏支持8

317:涅槃计划

本来王树起是没打算亲自过来的,但曹锟毕竟只是一军之长,而他成为军长的时间也并不长,对于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见解还并不透彻。

可是王思锐亲自点了曹锟的将,王树起也没什么可说的,他只能希望曹锟能够不负王思锐的期望,能够获得一场胜利吧。

为了避免朝鲜局势恶化,所以王树起又特意向王思锐申请了从第三集团军中调一个军过来以防万一。

王思锐也是同意了,并且将驻扎在山东境内的十六军调了过来。

其实王思锐同意调一个军过来,并不是觉得以第八军和朝鲜军的实力无法打败日本人。

他是担心洋人会武力干涉,他担心日本人会不顾一切的增兵朝鲜。

而第八军能够投入到战斗当中的,最多也只有三个师,甚至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能投入两个师的部队,主力部队还是要让朝鲜军去充当。

毕竟第八军的防御任务还是很重的,陆军的兵力也还是有些不足,百万大军,守土固然足以,可征战就未免太少了。

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王树起不得不亲自过来现场督战。

他亲自聆听了曹锟的作战计划,询问了曹锟的作战思路,最终,在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决定彻底的放手,将指挥的权力交给曹锟。

或许,这一战无论成与败,对于曹锟来说,起到的锻炼目的都是很强的,有了这一战,曹锟在未来几年之后,势必会成为新的集团军总司令。

王树起是王思锐绝对的嫡系,绝对的心腹。

所以他很清楚王思锐对于集团军总司令的定义是什么

集团军总司令,就是拥有能够独立指挥一场大型战役的将领,征战朝鲜,显然很符合这一条件。

当然了,曹锟如今还很年轻,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自己,可是陆军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本去给他挥霍。

第八军,虽然是曹锟的,可那也是他第一集团军的部队,一旦第八军损失惨重,那么整个第一集团军,甚至整个帝国都有可能因此而被动。

王树起来的快,走的也快。

天黑的时候,王树起来到了第八军军部,亲自下令工程兵部队开始搭建浮桥,在天亮之前,王树起就离开了这里。

此时,曹锟站在夜里才搭建好的四座浮桥面前,看着这座宽两米,长百米的浮桥,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几年之前,若是军队遇到这么一条河的话,唯一能够想到的,怕是寻找渡船吧

又有谁会猜想到,这个铁疙瘩扔进水里竟然能够浮起来的而且浮力也并不比木头差多少

遥想当年,他们还只是弱旅,只能在列强的欺压下艰难生存。

而现在,他们却已经有了对列强发起反击的能力,虽然在海军方面,他们依旧处于绝对的劣势,甚至连一战的资格也都没有。

可是至少在陆地上,他们还是有自信的,日本人又能怎样打赢了甲午战争又能怎样

现在,我来了

“通知金与哲,涅槃计划,正式开始。”感叹完之后,曹锟对着身边的参谋官吩咐道。

“是,长官。”曹锟身边的参谋官,正是半年前通过考试进入到参谋学院的蔡锷。

两个月前,蔡锷,蒋方震,张孝准三人从参谋学院正式毕业,三人所选择的专业都是参谋专业,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期便成绩突出的三人,在进入了参谋学院之后,三人依旧牢牢的占据了参谋专业当期学院的前三甲。

事实上,这一期的参谋学院已经进行了正式的改革。

中华帝国成立之后,王思锐便下令陆军参谋学院,陆军指挥学院,陆军辎重学院以及炮兵学院实施两年制学制,目的是为了让军官能够有更加系统化的学习,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速成班。

而三人因为有不错的底子,加上被军校教官看重,正巧军方过去挑人,三人更是直接被选中。

蔡锷来到了第一集团军,因为是王思锐看中的将领,所以曹锟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蔡锷直接被派往了第八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