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2/2)
离开了车站,钻进了段祺瑞带来的车队里面,看着中京现在的模样,冯国璋又是一阵感叹。
这一路上他已经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场景,可是现在又看到了中京的发展,却仍是无法保持冷静。中京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远超其他地方两倍也不止。
“那里是帝国工程,皇上亲自下令建设的项目,长宽各一千米的超大型广场,正中央是烈士纪念堂,凡是在册登记的烈士,等这里建成之后他们的牌位以及个人简介都会被安置在内,往后的每年清明节,皇室以及大臣会前来祭奠。”发现冯国璋正对着右侧的工地发呆,段祺瑞出声解释道。
这个工地规模之大,任何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为之一惊,而工地是在半年前才开工的,那时冯国璋已经离开京城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不知道这件事情也很正常。
“陛下如此贤明,国家又何愁不强”冯国璋暗暗的喃喃自语道。
当天夜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人就在王士珍的府邸喝的一坛烂醉,王士珍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躲过段祺瑞的威逼利诱,提前将那坛酒给拿了出来。
当天夜里,三个兄弟也是畅所欲言,冯国璋更是将战场上的不少事情都讲了出来,而王士珍则讲一些政府内的趣事。段祺瑞则是对他的炮兵部队抱有浓烈的期待,据说最多半年,炮兵就会大变样,到时候鸟枪换炮,下也能吓死敌人。u
619:这是要全面开战了么
虽然昨夜三人是喝的一摊烂醉,但是次日一早,三人还是早早的便清醒了过来,脑袋中也没有任何醉酒后的不适,要么怎么说这是皇室用酒呢虽然皇帝并不喝酒
6月2日,也就是冯国璋抵达中京的第二天早上,便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这次的述职跟以往不同,以往的述职当中,最少也要有两个大臣在一旁旁听,并且记录在案。但是这次却只有王思锐和冯国璋两人以及两个负责记录宫廷内史。
谈话的内容外界不得而知,而记录了谈话内容的文件档案他们又不敢乱翻,所以这件事情一直到冯国璋去世以后才得到公布,但是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后,却是给所有的帝国人都敲响了警钟。
当然,说是警钟或许有些不太合适,说是一个善意的提醒或许更为靠谱一些。
两个人在书房内商谈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6月2日上午十一点钟,帝部正式对外通电,冯国璋不再担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一职,改任帝国皇家陆军预备役总司令。
在这条通电发出之后,帝部再一次发出通电,不过这份通电却是内部通电,第四集团军一分为二,二十军继续驻守台湾,组成驻台部队。十九军,二十一军和二十四军被划归为驻日军管辖。
现在驻日军的编制内包含了第一集团军的三个军,第二集团军的两个军,第三集团军的四个军以及第四集团军的三个军,共十二个军,六十个师,两百余万的总兵力。但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只不过是开始而已。
这只不过是之前许诺给曹锟的兵力的一半而已,接下来要在两年内将驻日军的总兵力扩充至五百万,甚至更多。
内部通电外界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关于之前的那份通电,除了在第四集团军以外,其他的地方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冯国璋的年纪在那里放着,将其调入预备役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解决了台湾的问题之后,部队将会到日本那边去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一旦在这期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冯国璋将会在这个位置上一直担任到身体出现了问题,亦或者战争结束为止。
但是在此之前,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驻日军当中聚集了四个集团军当中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可是原本的四个集团军的总司令,却没有一个进入到驻日军司令部的。
这些部队全部都归驻日军司令部管辖,但是却并不需要各自集团军的人员来协调,也就是说,这些事情他们打算自己去负责。
这样做有好处,那就是可以更加便于指挥部队的作战,方便了指挥,但是也有坏处,就是指挥的时候,驻日军司令部可能会对某些军队的特性不太了解,以至于无法充分的利用他们的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驻日军司令部内已经有了从各个集团军司令部中抽调的优秀军官来负责,而这些军官的隶属关系也不再属于各个集团军,而是驻日军,等于四个集团军这些年来的努力,最终还是为驻日军做了嫁妆。
在这份通电发出后不久,第四集团军便接到了一份调令,驻日军司令部从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内抽调了三十余名参谋官加入到驻日军司令部内。
而在此之前,第四集团军司令部也已经接到了军部的电报,等待驻日军司令部的抽调,抽调之后余下的人员,将返回国内原驻地,准备重新组建第四集团军。
而对于这个结果,第四集团军那边也是一脸大写的懵逼,第四集团军就这么完了四个军的兵力被人给拆走了,只留下了一个残疾的司令部,连个司令官也没有,然后就这么回国重新组建一个新的第四集团军这他喵的到底是要干嘛
而在第四集团军那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军部却再一次的发了一份新的通电,而通电的内容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无语。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王树起在中俄战争中屡立战功,慧眼识人,带领第一集团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故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武自诩在收复蒙古,以及中俄战争中故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武羊在稳固内部,为帝国训练大量精锐士兵,并且在中俄战争中屡立奇功,故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冯国璋,在收复帝国南疆,西藏,台湾等地方屡立奇功,故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驻日军总司令曹锟,在中俄战争中指挥部队屡建奇功,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帝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叶祖因建设海军,使海军重新崛起有功,故被晋升为帝国海军元帅。
帝国皇家海军副总司令萨镇冰因率军击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