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1/2)
吕布相信,这一幕,必定会被无数百姓还有那些侍卫看到。
这件事情,势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流传开来。
那么,对于自己是天神下凡得传说,必定又增添一个铁证。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再次向天下人证明,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非常相信这一套的。
否则的话,怎么会但凡造反必定要制造祥瑞异端
而吕布,也正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并且吕布相信,在自己身上所发生的种种神迹,绝对要比其他人制造出来的高级的多。
而现在吕布选择不离开窗口,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既然安全上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自己干嘛要离开
如果一遇到危险自己就离开的话,岂不是说明自己很害怕危险吗
那么刚才神迹的效果,未免就要大打折扣。
如果自己一直坐在窗口不懂,淡然处之的话,相信自己天神下凡得名头,将会更进一步。
果然,在遭遇到袭击,大华皇上并没有离开窗口,而是悠然自得地在窗口饮酒的消息,被那些侍卫传出之后,无数百姓对吕布的敬仰更加深了许多。
现在这些老百姓对吕布的感情,已经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这时候,无论吕布说什么,下达什么命令,他们都会绝对相信,都会无条件服从。
很快,到杨家执行公务的士兵赶了回来。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杨家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抵抗。
如果不抵抗的话,说不定他们还会有一线生机。
如果抵抗的话,他们的下场,注定要灰飞烟灭。
那几个法正派出操作三弓床弩的死士,血战到底,就算重伤之人,也全部自杀身亡,并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根据形势判断,应该是这些死士悄悄潜入到杨家,暗中占据了杨家的阁楼,然后向吕布发动了袭击。
不过因为这些死士已死,死无对证,杨家现在是黄泥落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一直等到这时候,吕布才施施然离开天香楼。
等到吕布下楼的时候,周围的百姓,已经将隔壁的街道围堵的水泄不通,高呼万岁。
一直等到吕布离开,这些百姓还迟迟不愿意散去。
对这一次宴会的结果,吕布还是相当满意的。
宴会上出现了刺杀事件,不管和七大世家有没有关系。
不管是他们之中一家干的也好,还是其中几家干的也好。
出了刺杀事件,吕布就有足够的理由来对付这七大世家了。
当然了,这七大世家不可能全动。
动那家,不动那家,动要动到什么程度,都必须要掌握好一个度。
回到刺史府之后,吕布就和荀攸就这件事情商谈起来。
最终荀攸给出的意见是,蔡家坚决不能留。
杨家也需要狠狠动上一动。
黄家和庞家,自然不需要动。
剩下的三大世家,必须要狠狠敲打一番。
对荀攸的建议,吕布深以为然,索性将这件事情交给荀攸去做。
数日之后,荀攸查明事情真相,并且将真相公之于众。
原来刺杀皇上的主谋是蔡家,杨家只是协助,至于其他的几大世家,对此事毫不知情。
并且,就连之前的刺杀钦差一事,也是蔡家做的。
真相一经公布,顿时在荆州引起轩然大波。
原来刺杀皇上的主谋竟然是蔡家,蔡家真的该死
刺杀皇上,这可是诛九族得罪名
经过此事之后,荆州,将再无蔡家。
就连杨家,虽然只是帮凶,但是他做的事可是刺杀皇上,恐怕就算不株连九族,最后结果也会相当凄惨。
不过,当几日之后,审判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刺杀皇上的蔡家,竟然没有被诛灭九族,只是将蔡家的嫡系人员,和刺杀皇上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员,全部处以死刑。
蔡家的家产被没收,不过仍然给蔡家留了一点活路,留给他们一部分财产。
蔡家的其他人,只有一部分被判处数年不等的劳役,其他人既往不咎。
而杨家,更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被判处死刑,罚没了一大笔钱,其余人同样既往不咎。
与此同时,大华皇帝宣布,大华将废除株连刑罚。
一人做事一人当,罪不及家人。
这个声明一经公布,便在整个荆州引发了轩然大波,不,不仅仅是一个荆州,就算在整个大华国都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些人觉得株连的刑罚并不应该被废除,因为比方说叛国罪、造反罪等等,必须要株连九族,否则的话,不足以警戒后人。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感恩皇上仁慈。
皇上能够将刺杀他的蔡家,都只诛首恶,其他族人一律放过
对待治下的百姓,那还用说吗
对这件事情反响最大的,当然还是蔡家还有杨家的所有族人。
两家的族人,尤其是蔡家族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已经不抱有任何生还的期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竟然传来消息,宣布他们无罪
尤其是就连蔡家的家产,都没有全部没收,还留给他们足够他们活下去的物资。
第六百零三章:千古圣皇
蔡家还有杨家幸存下来的族人,相互扶携来到刺史府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足足排出几里路远。
好多襄阳城内的居民发现了这一幕,纷纷上前来看热闹,他们很好奇,不知道蔡家还有杨家幸存的族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很快,两家族人来到刺史府外,对着刺史府方向,纷纷跪下,每人都诚心诚意地磕头不止。
超过半数的族人,额头上都磕的淤青,有血渍渗出,由此也可见他们内心的情感。
磕完九个头之后,这些人并没有立即起身,而是跪倒在地上高呼起来。
“多谢万岁不杀之恩万岁恩情,罪民没齿难忘,结草衔环以期报答。”
看到这一幕,在附近观看的居民,心里都不由升腾起一种别样的情绪。
原本他们在得知皇上竟然并没有屠杀蔡家所有族人,而是只诛首恶,其他族人全部放过之后。
他们虽然觉得皇上仁慈,但是心里隐约间还是会觉得,皇上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太仁慈了点
这可是刺杀皇上的大罪,怎么能这样轻轻放过呢
但是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们居然间觉得,蔡家胆敢刺杀皇上,首恶固然该死。
但是蔡家的族民,难道每一个人都参与此事了吗
难道每一个蔡家的族民都该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