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1/2)
,想明白了么,他们如此处心积虑,为了什么”
元震周身一震。
“为了激怒我”
“不错”杨风楼想了点头。
“如今的铜鉴山庄以你为核心,一旦你身故,便是群龙无首的局面,再加上元麟和元夫人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嵩山剑派控制,铜鉴山庄想不被纳入嵩山剑派,恐怕都不可能了
所以,现在,元庄主,你还想和吴长老手底下见真章么”
元震想了一想,摇摇头,却还是说道:“我不怕他”
杨风楼顿时苦笑不得,现在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么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元庄主一人,身负铜鉴山庄所有重担,大意不得,还请元庄主退后,此时,保重自身,对于你,对于铜鉴山庄才是最重要的
说句难听的话,只要元庄主还在,即便嵩山剑派占据了铜鉴山庄,也没有什么,有我右龙武军在背后支持,他早晚也得吐出来”
说完之后,杨风楼已然上前一步,将元震挡在了身后。
“杨中侯,您”
杨风楼微微一笑。
“既然铜鉴山庄已然投靠我右龙武军,无论是传言江湖还是暗中行事,铜鉴山庄都是右龙武军的盟友,既然铜鉴山庄有难,作为盟友,我右龙武军,又怎么能置之不理”
元震在经历了妻离子叛之后,突然感受到杨风楼言语中的忠诚,不由得大为感动,还没有等他说话,对面的嵩山剑派大长老吴飞龙却开口了。
“杨凤楼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坏我的好事”
“是我。”
“就是你杀了我儿九天,九锋”
“我可没时间问他们都叫什么,如果你是说前两天迎亲的那几个小子,不错,还是我。”
大长老吴飞龙冷冷一笑。
“你个五品武夫,竟然敢在我面前如此嚣张,你真以为你是右龙武军的中侯,我就不敢杀你”
杨风楼仰天一身长笑。
“江湖五品武夫,自然放不在你堂堂三品高手的眼里,不过,今天一战,又不是生死相搏,我确实打不过你,不过,我不会跑么
嘿嘿今天跑了我一个江湖五品武夫,明天最少有二十个江湖三品高手,围攻你嵩山剑派
哦,对了,忘了跟你说,我和东都防御使府的张将军关系不错,要是以剿匪为名的话,少说也能借兵三千,嘿嘿到了那个时候,我倒要看看,你们嵩山剑派的重剑,到底能砍杀多少人”
杨风楼的话音一落,嵩山剑派的众人,顿时不说话了,就连铜鉴山庄的元震,也闭嘴了。
这就是为什么江湖人士,最不愿意和右龙武军打交道的原因,你武功再高,即便能打遍了右龙武军无敌手,却也难以应对右龙武军发动重兵围剿,除非像王仙芝这样的江湖宗师,豁然起兵反唐。
但是,这个江湖中,又有几个人,敢于像王宗师一样,将身家性命全部,压在改朝换代上
既然不敢,还想在大唐的治下讨生活过日子,自然也就惹不起右龙武军。
事实上,右龙武军在江湖上,根本不怕什么有名有姓的名门大派,越是这样的门派,顾虑越是深重,反而不及那些独行侠带来的麻烦大。
杨风楼也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几句话就逼死了嵩山剑派。
大长老吴飞龙脸上神色变换良久,最终却一咬牙,喃喃自语,仿佛把心里话也说了出来。
“放走了你,我嵩山剑派自然是灭顶之灾,不过,要是你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跑不了,我还怕什么”
吴飞龙说完之后,突然提高声音,一声大喊。
“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杨风楼一听,顿时脸色大变。
第233章铜鉴楼的最后手段
“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吴飞龙突兀地说出了这句话,杨风楼听了就是一愣,电光火石之间,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顿时心头一凉,猛然转头,恰好看到,石掌柜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了一个机关,露出其中一个控制杆,正把右手放在这控制杆上。
“你要干什么”
杨风楼一声惊呼,吸引了铜鉴楼三楼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家一看,不明所以,只有元震脸色大变,竟然连话都说不利落了。
“石石师,千万千万别”
吴飞龙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
“元震,没有想到吧你将石大供奉赶出铜鉴山庄之后,我嵩山剑派就开始和他接触,如何帮助暂且不说,只要今天事成,他还是铜鉴山庄的大供奉只不过,你就不是元庄主了,哈哈哈”
吴飞龙说完之后,面带得色,对着石掌柜喊道:
“大供奉,还请发动铜鉴楼三层机关,铜镜杀阵和铜镜迷阵结合在一起,杀了眼前这些人,岂不是又到擒来让铜鉴山庄的主人,死在铜鉴楼上,是不是也算死得其所,哈哈哈”
说完又笑,很是志得意满。
元震听了,又是着急,又是好笑。
“控制铜鉴楼三层的机关总闸,在铜鉴楼外,根本就不再这里”
“呃”吴长老顿时笑不出来了。
“那石掌柜手里的控制杆,是干什么用的”杨风楼问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自毁机关”
元震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复杂之中包含着深深的恐惧,他仿佛在给众人解释,又仿佛需要以繁复的语言来排解自己心头的恐惧。
“铜鉴楼建立的目的,就是为铜鉴山庄嫡系血脉,在最危急的时刻,保留一线生机,不过第一代大供奉在建立铜鉴楼的时候,曾经和山庄先人商讨过
他认为江湖风云动荡,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同样,铜鉴楼的机关就算能够独步江湖,也难以对抗江湖小宗师以上的高手,一旦真有江湖绝顶高手图谋铜鉴山庄,山庄嫡系血脉即便身在铜鉴楼,恐怕也难以幸免,所以,必须留下一个最后的手段
这个手段,就是铜鉴楼自毁
按照初代大供奉的说法,铜鉴山庄的嫡系血脉,就算走到了最后的关头,也不得放弃血脉中的勇烈
同归于尽,便是勇烈的最佳表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