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史上最强师兄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1/2)

目录

。”

秦长老看着燕赵歌,似乎突然想起什么,瞪眼看向燕赵歌:“你小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燕赵歌嘿嘿一笑,也不隐瞒:“确实有些想法,不过目前还只是想法,能否拿得出手,需要先试一试。”

秦长老伸出食指点了点燕赵歌:“你啊你啊,还真不让人省心”

话虽这么说,但语气慈和,看向燕赵歌的目光里,分明带着笑意和赞赏。

其他人听了,则都心生好奇,不知道燕赵歌这次又打什么主意。

此前种种迹象都表明,现如今的燕赵歌,真不能用常理衡量。

燕赵歌自己嘴里说的平淡,但很可能就又是一场大风雨。

议完了对燕赵歌的奖励,秦长老安排人彻查林玉芍之死。

他本人要应对大日圣宗和东升君的压力,按理来说,林玉芍遇害是在东唐地面上发生的事情,应该由东唐主事长老严旭负责。

但严旭现在处理已经明显不适合,所以秦长老另外安排了随自己一起来东唐的人调查此事。

至于燕赵歌,纵然证明林玉芍之死与自己完全无关,也是仍然要避嫌的。

燕赵歌此前主动请缨追查,其实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重视。

接下来面对大日圣宗可能会有的动作,广乘山和东唐国之间需要默契。

这期间在东唐国办事,不管是燕赵歌还是秦长老与严旭,自然也都要知会东唐国主赵世诚。

一切初步谈妥,燕赵歌送赵世诚出门,罡气传音说道:“世伯,关于您的第十六子,赵昊,我想与您谈谈。”

正文68赵昊果然是好人三更求推荐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s:第三更求推荐票求会员点击求收藏求三江票会员点击榜和推荐票榜,距离上首页,都是只差一位,好尴尬啊,求大家一起努力,推本书一把,让我们一起冲上首页

赵世诚看了燕赵歌一眼,缓缓点头:“我知道赵歌你想要说什么。”

私下没有别人,和燕赵歌交谈,赵世诚也不再称孤道寡,而是换了很寻常的称呼。

“若说一朝开窍,那昊儿的变化,未免太大,太突兀。”

“性情大变且先不提,丹道水平,便是我恐怕也自叹弗如,武道修为目前看不出来,但近半年来的进展远远胜过从前。”

赵世诚很坦白,并未因为燕赵歌是晚辈就小看。

对于此前一直不起眼的赵昊,赵世诚真要说多么了解,那也未必。

但赵昊身上发生变化后,赵世诚只要愿意,自然可以将赵昊从出生到现在为止的大多数事情都查得清清楚楚,否则他也枉为一国之君了。

“如果说是得了天大机遇,得人遗产,或者蒙高人收为弟子,勉强还能解释。”

“但炼丹术一道,不仅看天赋,也要积累磨练,昊儿是如何走到现在高度呢”

赵世诚微微摇头:“不过,这些都还可以慢慢查证,我膝下能出一个更出色的子嗣,对东唐无疑是件好事。”

燕赵歌一边听着,一边暗自咧咧嘴角。

对于上位者而言,下面的人有能力了不怕,关键是局面是否仍然在自己掌控中。

只要自己不失去对局势的把控,那下面人能力越大越好。

很多时候,一些端倪破绽,别人不是看不出来,只是装糊涂,继续暗中观察而已。

赵世诚尚且如此,自家老爹燕狄更不好糊弄。

所以燕赵歌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慢慢循序渐进。

不说完全不惹人怀疑,但至少差别不能太大。

虽然发掘重现了内晶炉,但那是器物发明,不是炼器之法本身水平,燕赵歌自身其他炼器手法,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上。

重现了金针渡丹之法,但只是一门技巧,炼丹术整体水平,则徐徐增长,一点一点增强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

武道修为实力上的变化,一些奇闻密辛的获取,大多可以用奇遇收获,或者突然开窍来解释。

现在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展翅高飞的未来已然近在眼前。

其实,有时候想想,燕赵歌不禁有些好笑:“赵昊,果然是好人啊。”

当前燕赵歌取得的成就,自然远比赵昊更高。

但与近乎肆无忌惮、锋芒毕露的赵昊相比,反而燕赵歌看起来更正常一些。

当然了,这也只是相较而言。

在很多人眼里,燕赵歌同样张扬跋扈得一塌糊涂。

不过从前的身体原主人也是这样一个性情,所以前后反差不那么大。

因此,燕赵歌跟封云笙说自己低调,是真的感觉自己挺低调的。

对于封云笙不以为然的目光,燕赵歌表示自己很委屈

以自己爱出风头的烧包个性,已经非常努力的在克制了

赵世诚有些慨叹:“昊儿现在表现出来的潜力,莫说老大和老三,便是老四也比不上。”

燕赵歌微微一笑,除了皇长子赵元和皇三子赵晟外,东唐皇室其实还有个皇四子赵明。

仅仅从武道天赋上来说,不算突然黑马的赵昊,赵明才是赵世诚膝下诸子中的第一,同时也是此前整个东唐国年轻一代中最优秀的人才。

早在多年前,赵明便拜入广乘山门下学武,是广乘山的正式弟子。

广乘山雄踞天域,大多数武道人才,都尽入掌中,天域俊杰们同样以拜入广乘山为荣。

只不过赵明入了广乘山学艺,如无特大意外,东唐皇位便与他绝缘了。

东唐国亲附乃至于从属广乘山,但不意味着东唐会完全成为广乘山下属一部分。

能在广乘山修行武道,和在东唐登基为皇,究竟哪个更好,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不过对赵明本人来说,倒是一心向武,更乐意入圣地学艺。

他拜入广乘山,虽然看似脱离东唐国,但东唐仍然可以将之引为奥援,让东唐和广乘山之间关系更为紧密。

赵世诚一直心向广乘山,自然不会做两边下注的事情,除了四子赵明拜入广乘山以外,余下诸皇子都留在东唐。

此外值得一提的则是,谨王赵世烈的次子,拜入了大日圣宗山门。

赵世烈同大日圣宗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异常紧密,使得大日圣宗在东唐的影响力不断渗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