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4(1/2)
而脚步声再一次响起,张世杰大步走过来,看着刘师勇的样子,不由得一挑眉:“这里是御书房”
“郡王”刘师勇看清楚来人,一时间也不敢造次,急忙拱手行礼。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上前一步和张世杰见礼。
张世杰微微颔首,苏刘义还在广南,所以他虽然从北面回来,却一时间还没有办法从朝廷诸多事务上脱身,比如之前一直由文天祥和刘师勇代管的右丞相职务,现在就等于落在了张世杰的肩膀上。
这也使得大明政事堂终于又有了三位相公,也能让文天祥喘一口气。
“陛下可曾到了”张世杰看着已经点亮灯火的御书房,并没有在意旁边面带愧疚神色的刘师勇。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就可以,张世杰也不想在这等地方细说。
文天祥和陆秀夫都赞赏的看了一眼这位大明的第二位郡王第一位端郡王是陛下的兄长相比于之前,经历过北伐和草原大战的张世杰愈发稳重,并且举手投足之间,不怒自威。
一个强大王朝郡王应该有的气势,在张世杰身上展露无遗。
“陛下在里面,不过一直没有让我们进去。”文天祥有些迟疑的回头看了一眼紧闭大门的御书房,不知道叶应武这是什么意思。
张世杰轻轻叹息一声:“老将军之死,再加上此次南洋之战陆师之损失并不小,陛下心中难免有些过不去啊。”
“从南洋传回来的战报某刚才已经看了,此次西洋之战,陆师和海军虽然有所配合,但是两军之间之联络几乎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不是海军舰队威胁报达而老将军也率陆师在卡尔巴拉血战,恐怕这西洋一去就是全军覆没。”刘师勇在旁边愤愤地说道,“此次能有惨胜,实际上全赖我大明之国力和将士之拼命,老将军暂且不必说,张贵和张全等人应当负有责任。”
张世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你心中有气,某心中又如何没有气,从西晖镇到卡尔巴拉城,战死的不都是我大明儿郎但是毕竟这是万里之外的一场大战,相比于我们之前的北伐,没有锦衣卫的全力配合,更没有当地百姓的支持,以孤军远征万里,以弱军死守西晖镇,无论哪一点实际上马老将军还有娄勇等人都做得可圈可点。”
顿了一下,张世杰沉声说道:“算起来我华夏上一次万里远征已经是盛唐时候了,更何况就算是那样也没有此次卡尔巴拉之战距离遥远。我大明的赤色龙旗在波斯湾的上空飘扬,至少已经能证明我大明有向伊尔汗国开战并且真的打败他的实力。”
刘师勇怔了一下,而文天祥和陆秀夫也若有所思。
之前大明军队已经打过太多胜仗,所以导致他们把胜利看得太轻松。这一次南洋之战折损一员老将,再加上西晖镇血战、卡尔巴拉血战折损兵马数量不计其数,甚至已经超过当年成都府保卫战。所以在潜意识中甚至就连文天祥和陆秀夫都将这一次看作惨胜甚至是失败。
毕竟实际上南洋之战并没有达到诱导蒙古鞑子主力大军回师与之决战的目标,伊尔汗国展现出来的实力不是大明的远征军能够对付的,而根据张贵在奏章上所说,显然已经做好了从巴士拉撤退的决定。
也就是说,大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实际上只是将蒙古军队的主力拽了回来,并且摧毁了伊尔汗国的部分重要经济地带,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耗蒙古人的有生力量,双方的战损都差不多。
可以预见在未来,伊尔汗国肯定还要挑起战端,此次南洋之战只是争取到了一段时间罢了。
而对于大明来说,这一段时间应该怎么运用,就很有考究了。
“几位相公久等了,还请几位入御书房。”小阳子大步走过来一拱手。
张世杰和文天祥点了点头,率先迈步,而刘师勇和陆秀夫快步跟上去。
御书房中所有烛火都已经点亮,将整个御书房照的灯火通明。而一副尺寸巨大的舆图就悬挂在一侧的墙壁上,此时叶应武正负手站在舆图前面,在舆图上有用红色箭头标出来的两条漫长的线。
一条是从舆图上方,也就是大明的幽燕、河西以及西域一带延伸出来,然后向西侧蔓延,相比于大明这边详细的地名标注和对山峦河流的勾勒,向西几乎也就是只有一个轮廓。
而另外一条则是从舆图下方,一路走南海、南洋,折而向西,在这条已经被很多人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中,伊尔汗国所在的位置被大大的圈了起来,显然这条道路想要走通,最重要的还是拿下伊尔汗国。
“诸位卿家过来了。”叶应武并没有回头,“不用行礼,你们都来看看。”
张世杰等人隐约揣摩出叶应武的意思,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叶应武拿起一侧的杆子在舆图上一指:“诸位,世界之大,远超中国九州之范围,而我大明财富之来源在于商贸,商贸之依托在于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这丝绸之路的大致走向便是如此,北侧这条道路是蒙古鞑子当年西征走过的道路,而南面这条道路诸位想必更熟悉一些”
“陛下的意思是”张世杰眉毛一挑。
叶应武轻轻一笑,转过头看向张世杰他们:“无论是巩固大明在南洋的统治也好,还是为老将军和此次远征战死的将士们报仇也罢,更或者你们理解成为大明换取更多的财富也成伊尔汗国,我们必须要征服”
顿了一下,叶应武紧接着用长杆在舆图上一敲:“从伊尔汗国向北是钦察汗国,现在蒙古分崩离析,这两个汗国虽然常年相互敌对,但是在我大明面前,很有可能联起手来,因此无论是海上丝路还是陆地上丝绸之路,想要使得此间的财富和利益最大可能的落入我们手中,蒙古这两个汗国一个都不能留下。”
“陛下此言臣无异议,但是现在之大明,刚刚经历连年恶战,并且北地还有南洋之百姓安置”文天祥向前一步沉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