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8(2/2)
“唐使果真是年少有为,本王的几位王子有比唐使年纪大的,也有不如唐使的,可他们的表现与才能,却不及唐使的一成,本王很是担忧啊。”不知道该不该说,只能先进行一番试探,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是否年少有为,要看肯不肯给机会,若是有足够的耐心,铁杵亦能磨成针,更何况是人呢”既然不能走,还要帮着守,许靖也就彻底的死心了,与其心惊胆战的,何不坦坦荡荡看还能不能做些其他的努力
比如说现在,龙谷这么一说,倒是让许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之前在镇北书院的时候,皇上曾经到那里讲过话,也算是上了一堂课,虽然那是唯一的一堂课,但却给他们那些学子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而直到现在,许靖才真正的体会到,意识到那一堂课的重要性,仔细的回忆着当日的情形,悠然道:“本使本是落魄书生一个,因饥饿而不得不移民镇北,皇帝陛下在那里开设了书院,一座与其他各地都不一样的书院。本使只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便考取了功名,幸得陛下宠爱,本使才有了这个机会。而在书院中,本使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出门合辙。”
“贵使是让本王送王子到镇北”龙谷愣了下,所谓的送子,其实也就是送人质过去,这是以前经常用的方法。虽然不知道镇北是什么地方,但从许靖的口中判断,那里应该很不错。
“不是镇北,而是长安,长安的书院马上就要开始了,送些王子过去,几年之后,他们便可以带着更先进的思想回来,到那时,焉耆的国力必将日进千里,不说多的,十年之内,将焉耆打造成西域最强之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许靖摇了摇头,镇北那是什么地方天下学子都想去的地方,像这种外邦的王子,能去镇北吗当然是去长安,学一些他们应该学的东西。
如果要统治一个国家,甚至是奴役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出兵征服他们,打怕他们。
而是要让他们全部接受你的文化,那种深入骨子里的问话。
只有这样,长久以往的才能同根深化,让他们对大唐,对中原王朝产生依赖感。
秦汉之前,各地闹着独立的例子可是有不少的。
但经过几百年的同化,到了西汉中后期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闹独立的了,即便是有,那也是造反,自己想当皇帝的。
许靖认为,对于西域也应该使用这种方法,最开始只是让一些王子去那里学习,接受汉文化的熏陶,久而久之,要将这种风俗全面的带到各地,甚至是取代他们本有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统治,才是长久的统治。
虽然自己这辈子是看不到了,但总要有人来做这个开头不是吗
“这可行吗”龙谷有些犹豫,本想试探一下看能不能举国内附,但现在看来,许靖倒是给他出了另一个主意。
许靖微微一笑,倒是没有开口。
只不过若是让许靖知道了龙谷之前的想法,怕是他只能恨的不能给自己两耳光,本来是可以将焉耆纳入大唐版图的,结果硬生生的让自己给变成了现在这样。
“唐使,本王还有一个想法”许靖话说一半的态度让龙谷有些难受,但不管怎样,眼前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而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一个办法,说是丧国辱权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龙谷为了保证龙家在焉耆的地位,也只能这么做,继续道:“本王欲邀请两千贵军常驻焉耆,一则是帮助焉耆训练军队,二是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联系,当然,贵军在焉耆的吃住等,皆由焉耆负责提供。”
正文第二九七章:很好,人到齐了
龙谷的想法很简单,立场也很简单。
焉耆这么一整套的动作,必然会令他们成为整个西域的众矢之的。
而焉耆仅有兵力六千不足,且多年无战,一对一的对付那些小国倒是无碍,可一旦对上突厥这种超级大国,他们只有被灭的份。
而突厥人可对于这些小国家一直很不友好的,听话就让你活下去,不听话就往死里打。
现在的焉耆,显然已经成为了不听话的代表。
为了树立突厥的威信,也为了彰显突厥在这一地区的话语权,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要干掉焉耆。
这一次,焉耆因为运气好,刚好等来了唐使,等来了唐军屯兵五万于玉门关。
可是下一次呢下一次突厥人再来的时候,唐军是否也在玉门关屯兵五万若是恢复到之前的一万,那时焉耆又将去哪里求援
说是小心思也罢,说是战略绑架也罢。
龙谷的想法就是很简单,就是希望邀请两千唐军常驻于此,哪怕他们不好好帮助焉耆训练军队,可他们也一直在这里不是
虽然需要负担这两千人的吃住,但问题在于,有这两千人在这里,也就等于是给焉耆雇了个强力的打手。
突厥人若来进攻,那便是打了唐朝的脸,无论最初的结果如何,唐朝都要派兵来反击,如此,焉耆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此事不在本使职权范围之内,大王还是遣使到长安去说吧”许靖摇了摇头,这种战略性的决定,可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而且在自己看来,这样的决定,对于唐朝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虽然影响是增加了,但是两千远征驻军的费用却不小,而且还需要考虑其他的问题。
比如说一旦焉耆反悔,断了驻军的粮食供应应该怎么办虽然是驻军,但是自身的命脉却完全交给了他们。
而且还要帮焉耆遮风挡雨,如果没有点实质性的好处,这么做还真不怎么划算。
当然,这只是站在经济角度考虑的,若是站在政治角度去考虑,这么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也好”龙谷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但不管怎样,自己这个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焉耆有户四千,口三万,六千兵已经是极限了,根本没办法继续扩充。
这样的实力,在西域诸国并不算小,但如今得罪了突厥,这点兵力就不够看了。
虽然知道自己的目的可能没那么容易达到,但总要试一试的,不是吗
实在不行,就只能举国内附了,不信放着这么大一块地,唐朝会不要。
“看,骑兵”
巡逻至此的几个高昌斥候,老远的指着前方正在疾驰的骑兵,虽然没有靠近,但大老远的,他们还是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也只有唐军,才会如此奢侈的将每一位士兵都武装到牙齿。
而骑兵从那个方向来,往那个方向去,显然是从焉耆出来的,要到伊吾去。
至于去干什么跟老子有个毛的关系
“啧啧,唐军真特娘的爽,听说他们那边最近正在改制,来到这里的都是改制过的军队,那个人待遇就别说了,能把我们羡慕死。”一个高昌骑兵满脸羡慕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