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2)
“在地理位置上泾阳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想从商队这方面下手,我们肯定竞争不过三原,但也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比如说我们距离长安更近。既然无法在商队方面下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一下泾阳仅有的,而其他地方没有的特色若是能将长安的人流吸引过来一些,我们的成绩未必就比三原差。”
“恩,有道理”闵贤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似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但紧接着却又疑惑道:“可泾阳的特色是什么”
没有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因为距离长安太近,所以本来属于泾阳的一些特色,也都逐渐的融入了长安,这是大唐很多地方的共病。
“这个卑职还没有想到。”刘善摇了摇头,他确实没有想到,到处都是农田,哪有什么特色唯一的特色也就是一些吃食,可没什么卵用啊。
“想,从现在开始,诸位都好好想一想,或者到下面去问一问,看能不能找出点什么特色,然后咱们再来商议。”闵贤咬了咬牙,有想法总比束手无策要好,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不试一试,又怎能知道结果呢
“明府明府”门口的衙役一路小跑着,一边高声的嚷嚷着,还有些喘气的说着:“朝廷来人了”
朝廷来人了
闵贤心中一愣,有些搞不清楚,难道是自己搞降价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还是三原那边将此事上报朝廷了
但也不应该啊,这些都是小事,就算真的上报了,朝廷顶多也就让雍州府过问一下,没理由朝廷直接派人来啊
“不是雍州府的人”闵贤继续问着。
“不是,朝廷的,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衙役连忙摇着头,对方已经表明了身份,自己怎么可能会报错
“中书舍人”闵贤大吃一惊,屁股下的椅子险些跌倒,中书舍人来了
中书舍人是干啥的专门传圣旨,或者替皇上来训诫的,换句话说,可以把中书舍人当做是皇帝的钦差。
自己也没作死啊,咋就把中书舍人给招惹过来了呢
“快快有请”
正文第三三零章:幸福来得太突然
闵贤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是怎么进入皇帝眼里的。
其他人也同样是惊的不能行,根本没想到中书舍人会来到这里。
但不管怎么惊讶,中书舍人已经在前堂等着了,他们只能移步前堂,然后等着中书舍人宣布圣旨,或者训诫。
唐朝的规矩不如后世朝廷那么复杂,见了皇帝也只需拱手礼即可,接圣旨也是同样的礼仪,不像是清朝那种,动不动就要下跪。
从这一点对比,生活在汉人朝廷下的百姓,人格尊严方面还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
但不用下跪,不代表就没有礼仪,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中书舍人没有往后堂闵贤他们商量事的地方走去,而是在审案子的正堂那里等着,就在那张代表着县令桌子下面,一身威武凌厉的站着。
闵贤带着一众人等来到了前堂,也不敢大出一口气,恭敬的拱手道:“下官泾阳县领闵贤,见过上官”
自己正六品上,人家正五品上,中间隔着三个级别呢,这种礼仪也是应该的。
“老夫杨志,此番受陛下之命,特前来泾阳宣读圣旨。”杨志一脸正经的自我介绍了下,然后便直接道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臣接旨”得嘞,虽然没接过圣旨,但杨志都这么说了,是个官员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同样换了副正规的礼仪,继续低着头拱手,不过这次却没有放下。
按照礼仪,直等杨志宣读完圣旨以后,将圣旨交给闵贤之后,他们才能收礼。
杨志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从身上取出圣旨,然后摊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继位以来
责成泾阳县领闵贤,接旨后十日内完成交接,可携数名得力部下,前往长安吏部报道。”
一大堆的文字听的人昏昏欲睡,但是闵贤却听的很认真,满脸的凝重与惊讶。
凝重的是,皇帝竟然知道自己,而且对于泾阳的情况也很了解,惊讶的是,自己竟然要去长安了。
准确的说,自己要升官了而且还可以自己携带数名得力部下
这就让闵贤觉得很那啥了。
若说政绩干的好也就算了,可泾阳这些年来并不怎么样,先是战乱导致人口下降,虽然这些年有所增长,但长速很缓慢,不值一提。
说经济泾阳被三原给打压的头都抬不起来,还有什么好炫耀的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把一个好端端的泾阳带成这个熊样,非但没被罢免,反而还要升职了
去长安肯定不是给自己安排个闲置,这是可以肯定的。
直到杨志将圣旨交到闵贤手中,闵贤这才从震惊之中惊醒了过来,有些不知所措道:“下官以命人备下薄宴,只是寻常饭菜,还望上官赏脸入席。”
杨志点了点头,微笑道:“也罢,正好到了开饭时间,老夫便在你这里吃上一顿再走。”
只不过,到了后堂席间,杨志却怎么了乐不起来了。
闵贤所说的薄宴,还镇特喵的是薄宴,一盘不知道从哪挖来的野菜,都有些枯萎了,肉更是一个也见不到,然后一碗米饭,酒没有也就算了,可特喵的真没见过这么薄的薄宴。
“老夫倒是未曾想到,你这泾阳县竟会贫穷至此,为何不见泾阳的奏疏呢”不高兴归不高兴,杨志也不是什么没吃过苦的人,这样的饭菜虽然不好,但也不是不能吃,他也没那么多讲究。
大唐的官员还是能够吃苦耐劳的,也没那么多的牢骚与不满,只是很好奇,连县衙都只能吃这个,闵贤又是凭什么忍住不上奏的
“上官有所不知,下官先前还在考虑是不是上奏呢,只是左思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