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最佳闲王 > 分节阅读 344

分节阅读 344(2/2)

目录

“胡闹”

御医院成了李元吉这些日子的必来之地,而每次的流程也都一样,探望张公瑾,探望献血的士兵,跟御医们聊聊情况。

结果第二次来的时候,发现献血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士兵,加上之前献血的数量也不多,所以李元吉也就没有在意。

但是到了第三次的时候,献血的士兵依旧还是他,一经询问,这才得知了御医们的这个胆大的想法。

原本还因为进展不错的缘故而满脸笑意的李元吉,整张脸瞬间拉了下来。

“陛下,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御医们都在随时检查着,一旦身体状况出现轻微下滑,就会立即停止下来的。而且根据实测标明,之前的两次献血过后,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加强了一些,第三次这种加强弱了一些,但身体状况却没有出现下滑。”御医连忙解释。

李元吉想了下,献血的量一次大约是一百毫升左右,但因为没有精确的量具,所以这个数字也就是大约出来的,而三次的量,可以确定在三百至四百毫升之间。

后世李元吉献过血,而国内只有三个等级,二百三百和五百,但一般只建议二百和三百,五百的话比较容易造成人体的长时间虚弱。

李元吉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但他却知道献血这玩意儿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而真等他们搞出来一个人少了多少血才会出现症状的时候,那就晚了。

人家当兵报国的,没再战场上搞的失血过多,反倒是让御医们给抽的失血过多,上哪说理去

虽然很理解御医们的科研心情,可是这种行为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又想到现在的生活营养条件比不上后世,失去的血也没那么容易补回来,将军们不缺吃不缺喝的,很多人这辈子也没能把失去的血给补回来,更不要提这些小兵们了,他们更补不回来。

不禁黑着脸道:“按照目前这个量,每人五年内最多抽两次。谁再敢乱搞,便以谋害人命处置”

正文第四九七章:菜篮子工程

李元吉并没有按照后世的统一标准去规定,因为没必要,也不科学。

再一个,两者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后世随随便便的拉出来一个人去检查身体,大多数人体内的各项元素其实是不缺的,就算缺,也是有限的几种,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大多数还是因为偏食引起的,其中多以儿童为主。

当然,这指的是正常地区的那些人,山区等贫困地区不能拿来比较。

而放在大唐这个时代,任意拉出来一个人,身上不缺个几种元素的就算输。

皇族和贵族的情况会好很多,因为他们不缺吃穿,有足够的实力去吃更多有营养的食物。

但是普通百姓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便现在大唐的生活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百姓们也都很满意,可实际上从营养学来说,目前整个大唐还是处于东亚病夫这一阶段的。

百姓不缺吃,指的是每顿饭碗里都有饭可以吃,而这个饭大多数都是米或者面,除此之外,蔬菜只是少量的,夏天靠挖冬天靠命,在此之前,即便是贵族,到了冬天,体内也会缺少各种维生素之类的。

所以,按照后世的标准,每人半年内只准献血一次,那是因为按照后世的生活水平,半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将那些失去的血液补回来。

但是放在现在,瞅瞅秦琼和张公瑾就知道了。

这两位不说富可敌国,起码也是锦衣玉食,即便是到了冬天,各种青菜什么的也能时常吃到。

特别是秦琼,之前大棚蔬菜还没出现的时候,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经常让人给秦琼送些蔬菜过去,可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秦琼身上流失的血液,也依旧没有完全补回来。

所以,五年内最多抽不到三百毫升的血液,放在现在这个条件来说的话,其实也未必就是稳妥的。

而这件事情,再一次触动了李元吉的内心。

他也想像后世那样,搞一个菜篮子工程。

但是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太合适,贫穷限制了人的能力,同样也限制了李元吉的动手能力。

大唐的情况虽然在好转,但好转的速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短短几年内就积累到钱多的花不完的地步。

“菜篮子工程”一众大臣们一脸的懵逼,话说内阁会议什么时候变的这么接地气了

“对”李元吉肯定的点了点头。

虽然不合适,但不代表永远都不合适,趁着现在不合适的时候,提前做好规划,把能做的一些准备给做了,接下来等到合适的时候,就可以迅速的推广铺开。

就好比是军队,平时的时候多练一练,等到有了战事,就可以直接拉上去打仗,而不用去临阵磨枪。

“陛下可是想大规模推广大棚”马周眼睛一亮,瞬间看到了希望,但紧接着却又陷入了失望,忍不住的摇头道:“可大棚的经验在当下看来并不合适,其一,造价太贵,其二,客户范围太过狭隘,若是大规模推广,百姓怕是要血本无归。”

“恩,是这么个理”程知节认认真真的点着脑袋,他很认同马周说的这段话。

谁不知道自己家里做了几个大棚谁不知道就因为这几个大棚差点将他给弄死弄的差点倾家荡产

连程知节这样的大佬都降不住,更何况那些百姓呢

虽然当下冬日里的蔬菜价格比之前有所便宜,很多有钱人隔三差五的也能吃点,但这个价格也还是太贵了,就算是那些狗大户们,也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真要这么搞的话,一个冬天就能把无数个家庭给吃破产。

而归根到底,造成这一原因的,还是因为大棚的造价太贵,准确的说,是玻璃的价格太贵,这玩意儿好是好,就是一般人接受不了。

而大棚蔬菜想要让更多的百姓接受,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价格下降,可以贵,卖的价格比夏天多两倍,三倍都不成问题,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起码大部分人都会接受,可问题在于,价格根本不可能降下来,除非玻璃的价格大幅下降。

“而且这个东西也不便运输,就算是一个州内的运输,即便是刚采摘下来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