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7(2/2)
要说没有任何准备,那是假的,真正的准备也是有的,早在很早之前,就曾经告诉过他们,他们要上战场历练过后才算是合格毕业。
但是去哪个战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历练,这个没有人告诉过他们。
现在,历练来了。
薛仁贵的内心并不紧张,也并不恐惧,他的知识储备是完全足够的,而在军校虽说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但实际上那里已经尽最大可能的模拟了真实化。
论带兵经验,到现在他已经有了两年半的时间去积累了,手下的那个连,就被带的很不错。
薛仁贵的一句开场白,让五位身经百战的老班长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因为从来没人这么跟他们谈过话,就算有,也是在私底下,也是很隐晦的告诉他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去战场,就是为了活着回来。
有那么一刹那,他们甚至感觉到了这个军官,好像有那么一点懦弱。
“我的思想可能与你们有些不太一样,毕竟像我这种从军校出来的,在思想上也很难与你们一样。”薛仁贵很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话让这五个班长产生了疑惑,甚至对自己产生了信任危机,他必须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新旧思想的碰撞,以前的时候他也认为这是错误的,会间接的给士兵一种生存第一的错觉。
在这样思想的笼罩下,一支军队很难发挥出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而直接所影响的,就是军队的战斗力问题。
不过现在,薛仁贵并不这么认为,继续道:“早在几年前的时候,我与你们现在的感觉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告诉我这话的,是陛下,所以我不能去怀疑,也不能去质疑,后来经过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谁说军人就一定要去死的谁说除了死以外,就不能很好完成任务的
死,可以,但是死的必须要有价值,明知道是死,明知道看不到任何未来,还是要去送死,那不是勇猛,而是愚蠢。
所以,接下来的战斗中,我希望诸位可以放下心中的那丝戒备,我不会轻易的让你们去送死,我会带着你们,尽最大可能的建功立业。
当然,关于我的实习评测,除了连长有权评写以外,你们五位班长,以及五十名战士,都有这个资格,如果有谁对我不爽,完全可以在之后的评写中给个差评,但是在此之前,我希望所有人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这一条。”
思想的碰撞,才是最大的问题。
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闭关锁国,与工业运动,这就是思想的碰撞,带来的结果,就是北洋水师的覆灭,首都的沦陷,半个国土的沦陷。
一战与二战,同样也是思想的碰撞,思想更加先进的德国人,将装甲部队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在前期成功了,而到了后期,盟军也是接受了这种思想,才反败为胜的。
改革开放,同样也是思想的碰撞,一前一后,整个国家的生存环境,答案一目了然。
现在,同样也是思想的碰撞,首先出现在的,便是在军队里,一种全新的思想,去跟老旧的思想进行碰撞。
现在的唐军无疑是最强大的,是没有对手的,以他们现在的水平,现在的装备,完全有能力碾压任何敌人。
但问题在于,若是在思想方面没有及时的跟上,那么唐军的上限也就到这里了。
当运动战碰上了马奇诺防线的时候,就会悲剧的发现,十几年,无以计数的资金砸入进去的防线,竟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这就是思想的碰撞。
李元吉认为只有一支军队是永远不可战胜的,那就是不断在寻找自己的弱点,不断在寻求进步的军队。
他将这种思想灌输给了军校的一百零七个学员,至于那些军队进修的军官,多多少少的也灌输了一些,但是作用其实并不大。
他们的思想基本上已经固化了,即使能够改变,改变的幅度也是很有限的,所起到的效果,远不如一个从一个新人培养起来。
薛仁贵在历史上就已经证明了自己,所以在对待他的培养上面,李元吉也是比较重视的,不仅委托了李靖去给他传授一些兵法,同时也找了很多拥有丰富战场经验的军官,士兵去教他们,当然了,自然少不了李元吉的熏陶。
五个老班长没什么好说的,军规如此。
实习排长,那也是排长,那也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他们有权建议,但对于领导的命令,他们无权拒绝。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对薛仁贵的感觉并不是太好,或者说是无法认同他的那种思维方式,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彻底的解决,一个是通过长期的接触,一点点的去改变其他人的思想,另一种就是向他们证明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是有作用的。
不管怎样,薛仁贵的第一个目的算是达到了。
接下来,薛仁贵开始跟这五个老班长询问各自班级的情况,询问是各个方面的,包括体力,射击,近战水平等等一系列的。
甚至还详细的询问了每一个班级内是否有一些特殊技能的士兵,这些特殊技能虽然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没什么卵用,但是在有些时候,却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特点,薛仁贵都一一的记了下来,没有拿纸笔去记,而是硬生生的记在了心里面。
当然了,对于他来说,也不用记得那么清楚,只需要记下五个班级中哪个综合能力最强,哪个偏向哪方面,班级中有什么样的人才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记到个人,不然没个两三天的功夫,或者单独用一天的时间去记这些,是根本记不下来的。
况且,这也不是一个指挥官应该去做的事情,不过,指的是他这种初来乍到的指挥官,一起待的时间长了,还是没问题的。
就好比他在军校带的那个连,他能清楚的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并且说出他们的特长以及近期的表现,但是现在就不可能,他做不到,他也是人,而不是神。
简短的了解,让薛仁贵对自己所在的这个排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知道其他排的情况怎么样,但就凭现在的了解来看,这个排的战斗力比不上自己在军校的那个连,但也勉强够用。
正文第六一一章:途中事
突然的行军对于这些机动部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在他们的日常训练中,就有这一项的训练。
通常需要在一个时辰内准备好所有的东西,然后立即出发。
而这些部队的驻扎地也有讲究,要么是靠近铁路,要么是靠近各个交通方便的地方。
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蹬车出发,而在准备方面,这些部队又有一个特点,轻装。
所谓的轻装,只是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