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2)
沿着104国道跑到燕京的环城高速时,已经是下午快五点了,天色都有点黑了。不过燕京这边的雾倒是小了很多,最起码环城高速没有封路。
这个时候杨靖还不能开车直接进京,他这种挂外地牌照的汽车要想开进南六环,必须要办理进京通行证,否则被交警逮着就不是小事。
在104国道上就有一个办理进京证的办证处,具体的地点在京福路和采廊路交汇的凤河营。
杨靖赶到那里的时候,等了大约二十分钟,堪堪在办证的工作人员下班前把进京证办理了下来。
有了进京证,一切都好说了,杨靖开着车沿着采廊路直奔首都环城高速,也就是传说中正在修建中的燕京七环路,在邵各庄立交桥上了京沪高速公路,然后一溜烟的直奔五环路而去。
王家赞的家就在清华大学的清华园里面,因为王家赞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一名教物理的教授,他母亲则是隔壁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王家赞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家自然也就在大学校园里面了。
杨靖上高速的地方在燕京东南角的大兴,而王家赞的家则在燕京西北角的海淀,两者之间还有将近七十公里的路程呢。
这个时候正好是燕京上下班的高峰期,走三环或者四环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因此杨靖宁肯多绕点远走五环路。
还别说,相比于拥堵的四环和三环,五环路上虽然车也不少,但情况要好很多,最起码车子能够跑起速度来,这个点要是跑四环或者三环,只要路上稍微有点事,得嘞,您就等着吧,不让您等一两个小时,咱这就不叫大首堵
不过杨靖在上清桥下来的时候,即便是有导航,也差点没转下来。
上清桥是燕京有名的迷魂桥,别说杨靖这个外地人了,就算是燕京当地人,还经常在这座好几层的立交桥上转迷糊了呢。
尤其是杨靖开车从五环路下辅道的时候,差点就直奔京藏高速而去了,最终在立交桥上转了一个大弯,这才安然的下了这座立交桥,然后沿着g6高速西边的辅路走出了这座占地面积极大的立交桥。
王家赞还不错,开着他那辆雪铁龙在路边等着杨靖呢。
燕京这地儿不比天衢,天衢的道路好几年都不带变化的,可燕京你要是三个月没来,估计就不认识道了。
上大学的时候杨靖来过王家赞家几次,但你要是现在让他自己开车去王家赞家,没人领路的话,杨靖估计就是转悠到半夜十二点也找不到王家赞的家门口。
哥儿俩也没办法下车,只是打了一个招呼,王家赞就发动车在前面领路,又走了二十来分钟,这才最终抵达王家赞家所在的宿舍楼。
下了车,杨靖还没有和王家赞来个拥抱呢,就先感慨道:“这他妹的四百来公里的路,哥们怎么觉得比跑一千四百公里还累呢来你们一趟燕京,真不容易啊”
s:鞠躬感谢“冰镇八度”100的打赏。
第一一五章迷上古瓷的王爸
这边杨靖还没有发完感慨,就被王家赞一把给抱住了。
“矮油卧槽,你个死老五,你这是想把哥哥勒死啊”王家赞的个头比杨靖高半头,一身腱子肉就和阿诺哥似的,这一熊抱,杨靖哪儿受得了。
“哈哈三哥,这不是见到你高兴嘛”王家赞松开了手,笑着对杨靖说道,一如当年在大学校园中的憨厚。
杨靖上大学那会儿,寝室中一个六个人,按岁数排序,杨靖是老三,王家赞是老五。
杨靖笑着拍了拍这家伙的肩膀,“你小子啊,还是那身腱子肉,一直保持锻炼”
“嗯,不锻炼不成啊,现在哥们我可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一天八千米妥妥的。”
要说这个,杨靖还就真挺羡慕王家赞的。王家赞考大学的时候没有发挥好,结果清华没有考上,只好选择了河海大学。不过这伙计在大学里倒是奋发图强,大学毕业之后又考进了清华的研究生,现在正在博硕连读,等毕业之后,有他父亲的关系,十有八九能够留任清华。
这小子从小就爱好体育运动,尤其是足球,在大学期间,他就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由于他的身高在哪儿摆着呢,足有一米九三,再加上他脚下的技术也确实不错,被誉为“河海大学的伊布”。
当年别说杨靖他们那个系了,就算是放眼整个河海大学,身体素质能够比得上这伙计的也没几个,他可是整个河海大学响当当的体育健将。
你说你小子明明可以凭着体育混日子,为毛非要学习也这么好呢
人家大四上半学期考研的时候,就一举通过了清华研究生的分数线,毕业后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家,读研究生的时候连宿舍都不用住,直接住家里
王家赞的家就在清华大学的家属院,不过这里的楼房大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在那个时代算是好房子,可到了现在,这样的房子就有点不够看了。
王家赞的家就是一套85平米的三室一厅一卫的房子,在二楼。杨靖从车里拿出了天衢的特产天衢扒鸡和乐陵金丝小枣,以及四袋子真空包装的保店驴肉和两瓶天衢酿酒厂特产的大百年白酒,满满的两大提交给了王家赞,然后自己又抱着那个盛有五蝠捧寿贯耳瓶的盒子,随着王家赞一块走上了楼。
把一个价值五六百万的乾隆青花放在车里,杨靖可不放心,只能随身带着了。
王家赞看到杨靖抱了一个破纸盒子,就好奇的问:“三哥,你这是抱着个什么玩意儿啊”
“这是我在路上遇到大雾在狮城逛古玩市场的时候淘来的一个瓶子,估摸着是一个大开门的老物件,放车里我不太放心。”
王家赞知道自己这个三哥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玩古玩,那时候他也没少陪杨靖去朝天宫古玩市场转悠,因此他摇了摇头就没再说什么。
开了门,一股子饭菜香味就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子热气。
现在是十一月初,燕京还没有开始集暖,因此王家赞家里早早的就打开了空调。有空调,屋里的温度还算可以的。
杨靖一进屋,就受到了王家赞父母的热情欢迎,杨靖也是老老实实的给二老问好。
王家赞的父母都快六十了,他们要孩子要的晚,生王家赞的时候,他母亲都三十多岁了。
杨靖上大学的时候,来过王家赞家好几次,因此老两口对于杨靖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当然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他们儿子在大学期间最好的朋友,两个人更是上下铺的兄弟,因此对于杨靖极为热情。
王家赞把杨靖拿来的东西都堆放到了阳台上,这才对他父母说道:“爸、妈,杨子又给您们带来了天衢的特产,妈,您不是喜欢吃天衢扒鸡吗杨子这次一下子给您捎来了六只。爸,上次杨子来了之后您总是念叨着保店驴肉,这次杨子也给您捎来了四袋子,还有酒和乐陵金丝小枣。”
“哎呀,杨子,你来就来吧,我和你阿姨都欢迎你来,还捎这么多东西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