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逍遥大亨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1/2)

目录

龙最珍贵的三部书一网打尽,而且还是万历年间内府印的善本,这绝对是杨靖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能有一套喻世明言就足够幸福的了,可现在一下子就搞到了三套,这真的是让杨靖想不出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内心的狂喜了。

这一套“三言”只有一百二十篇,被内府精心印制了三十本,每本四篇。

这三十本“三言”,只不过是占据了这口箱子大约十分之一的地方。在这一套“三言”之下,杨靖还发现了一套祖训录,这是明朝一朝记载宦官官制的唯一法律文本。

这套祖训录虽然不是什么名家所著,但其中蕴含的东西却可以让后人最大限度的了解明朝内府的一些事情。这套祖训录的意义,说个毫不夸张的话,绝对可以成为明史的重要补充。

此外,杨靖还在这口箱子里发现了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亲笔手书的春秋明经和百战奇略,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太史公宋濂亲笔手书的诸子辩、翰苑集四十卷以及洪武正韵十六卷。

这可都是稀世珍宝啊在后世,这些承载着华夏文明传承的文化瑰宝仅仅只有内容而不见真迹,却不想在这里竟然看到了真迹。

光是这一箱子书籍的价值,在杨靖看来就远远超过了前面所有箱子中那些物品的价值。这些书籍已经不能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了,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而让杨靖想不到的是,这一箱子珍贵至极的书籍仅仅只是一道开胃菜,后面的几口箱子打开之后,杨靖差点就晕倒在原地。

小心翼翼的拆开第二口箱子里面的包裹物之后,杨靖发现这口箱子里面竟然盛放着同样是宋濂主持编撰、大明洪武内府印制的整整一套完整的元史,共计210卷

第三口和第四口箱子中则有王世贞亲笔手书的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方孝孺亲笔手书的宋史要言、周礼考次;徐渭亲笔手书的徐文长三集、南词叙录;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亲笔手书的大学问和传习录这两部儒家哲学巨著。

这四口箱子让杨靖差点幸福的晕倒在原地,这些可都是不折不扣的宝贝,无论是内府刊印的书籍还是那些大家们亲笔手书的书籍,随便拿出一件去,就足以震撼世人了。

至于第五口箱子中的东西更是让原本都有点麻木的杨靖差点跳了起来。

无他,这口箱子中盛放的全都是宋元时期的古籍善本。其中不乏有王安石亲笔手书的材论和祭欧阳文忠公文这两篇传世名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亲笔手书的东坡志林、石钟山记、赤壁赋;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亲笔手书的荔枝谱一卷和墨谱一卷;范仲淹亲笔手书的散文灵乌赋、诗歌上汉谣、阅古堂诗

这些作品可不是后世的那种影印本,这些大家作品的刻本都几乎见不到,更别说亲笔手书的了。

这些宋本拿出去,引发的轰动绝对比刚才那几口箱子中的作品还要大。

杨靖甚至在这个箱子里还找到了一副宋徽宗赵佶亲笔手书的画赋杂谈一书,这是一本从来不曾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的书,而且还是出自于一代皇帝之手,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这口箱子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口盛放的全是前朝作品的箱子,还剩下五口箱子,杨靖也盼望着这五口箱子中能够出现更多的宋元时期的东西。

不过,最后的这五口箱子并不是杨靖想象中的宋元时期的东西,而是满满两箱子让他忍不住仰头高喊了好几声的东西。

当杨靖打开这五口箱子的包裹物并看到这五口箱子里面的东西时,他只觉得自己差点就喘不上气来,他根本就不相信这里面的东西是真的。

他甚至动用了圣戒的鉴定技能,这才再三确定这五口箱子中的东西确实是真品无疑。

而确定了之后,杨靖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抬头大吼了起来。

一直到他吼的嗓子干哑,差点喘不上气来之后,这才觉得稍微舒服了一点。虽说内心的那种狂喜远远无法用这种方式吼出来,但好歹也能让他多少感到轻松一些。

要不是连着用了三次鉴定技能才确定这五口箱子中的东西是真的,杨靖真的是不敢相信这些东西竟然会这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真的,他真的是没有想到这种传世重宝竟然就以这种模样呈现在自己的眼前

别说是杨靖了,估计就是换成任何一个正常人,在看到这五口箱子中盛放的东西之后,都得和杨靖现在差不多。

因为这五口箱子中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永乐大典

第三二零章迟来了四百多年的信

“永乐大典正本,1403年1408年,解缙。”

连续几次的鉴定,圣戒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让杨靖幸福的差点死了过去

永乐大典在华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绝对是处于最巅峰的那一小撮书籍之一,与之能够比肩的书籍绝对是屈指可数。

杨靖曾经在国家图书馆见过永乐大典的嘉靖版副本的模样,但眼前这些永乐大典的样子和杨靖曾经见过的副本略有不同。

这些永乐大典的个头要比嘉靖版的副本大一点,杨靖用手掌量了一下,宽大约有30厘米,长度差不多有半米。

至于封面颜色和格局,则和嘉靖版的副本差不多。

杨靖手有点哆嗦的掀开了其中一本的封面,显露出里面的内容,杨靖敢用自己的脑袋发誓,这内容绝对不是印刷的,而是正儿八经的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手写本

事实上,永乐大典的37亿字,全都是书手们用明代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仅仅是参与抄写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当年,也就是1403年的7月,就下令编纂永乐大典。他对解缙、胡广等大臣们说:“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检索。朕想广泛采集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来统摄,以便考索,这样检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过去的韵府群玉和回溪史韵等书,虽然也是用韵来统摄的,但采书不广,记载简略。希望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来历代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在一书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皇帝一发话,下面的臣子自然就要忙断腿。解缙等人秉承上意,历时六年,终于编出了这部共22,937卷,分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的旷世大典。

书成之初,明成祖曾经考虑将之付梓,也就是雕版印行,但因工费浩繁而罢,唯聘书手抄录了一部,被称为“永乐正本”。

而眼前这五口箱子中的永乐大典,不用说,自然就是明成祖朱棣老大下令手工抄录的永乐大典正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