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2)
刘基以前听说过,西域的一些国家遍地是黄金,如今还真让他碰到一个,占领了祝其国之后,刘基完全可以称得上富可敌国。
被俘虏二十五万多祝其国军队里面的军官,千夫长以上的军官,全都是祝其国的贵族,所以祝其国军队之中的千夫长、万夫长以及类似军团长的统帅,全部遭到了清洗,甚至大约一半的百夫长,因为是贵族或者贵族子弟,也被无情的杀掉了。
剩余的祝其国士兵以及低层军官,则全部被编入了玳安军,不过这些士兵和低层军官,必须在一份效忠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上自己的手印。
给这些士兵和低层军官准备的效忠书,除了有辱骂圣火教火神乌剌的内容之外,也有诅咒高昌国国王以及四位大都督的一段话。
当然效忠书只是一种威慑,刘基还宣布所有加入玳安军的原祝其国士兵和低层军官,其直系亲属将会享受三年的免税政策,免税包括田赋、人头税、牲畜税,但不包括商税。
祝其国原来的税收主要就是田赋、人头税、牲畜税和商税这四种,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占领了整个祝其国之后,刘基为了笼络人心,宣布从今以后只征收田赋、人头税、牲畜税和商税,其他的苛捐杂税全部废除了。
并不是所有原祝其国的士兵和低层军官,都愿意加入玳安军,毕竟祝其国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这些士兵和低层军官之中,还有一少部分的人对祝其国很忠心,不承认祝其国已经灭亡,不愿意为敌人效劳。
对于这些顽固之徒,刘基虽然内心十分佩服,不过却没有手软,大约近千人全部被砍了脑袋。
面对刘基举起来的屠刀,绝大部分的原祝其国士兵和低层军官,还是非常识相的选择在效忠书上签字和按手印,乖乖的加入了玳安军,总人数依然在二十五万人以上。
至于在祝其国境内俘虏的两万高昌步兵,百夫长以上的高昌军官,一个不留的都宰了,剩余的普通高昌步兵,在效忠书上面签名和按手印之后,也被玳安军强行收编了。
正文第三百一十三章新一轮的整编
强行收编了二十五万原祝其国的军队以及两万高昌步兵之后,刘基在西域的军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六万,只不过这四十六万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让人怀疑的,毕竟几乎大部分都是强行收编的祝其国军队以及高昌国军队,再有就是强行征召的须句县男丁。
本来刘基准备在拿下祝其国之后,就把须句县和祝其国附近的其他六个西域国家,石渠国、道须国、翁达国、起乌国、达纳国和元坝国也收入囊中,可是从祝其国取得的好处实在太大了,仅仅收编的军队就高达二十七万,为了处理和吸收这些好处,刘基以及麾下的玳安军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对付这片地区另外六个高昌国的附属国了。
而在这片地区,还有独立的二十多个城邦,这些城邦都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一块块绿洲之上,规模都不算大,小一些的城邦,整个城也就只有千把人,大的城邦也就一万多人口,对于这二十多个实力弱小的城邦,刘基也暂时不准备去理会,玳安军真的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祝其国之外的任何地方了。
至于高昌国在石渠国、道须国、翁达国、起乌国、达纳国和元坝国的境内,加起来驻扎的三万军队,刘基和麾下众将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尽量把这三万高昌军队也解决掉,这样在将来面对高昌大军之时,就会少了三万的敌人。
这三万高昌军队,在名义上虽然都归军团长穆希米尼统领,但在六个国家高昌驻军的最高军官,却全部都是哈那提拉木的亲信,所以就算军团长穆希米尼给他们送去军令,也不一定能把这三万高昌军队都骗到祝其国。
不过别忘了哈那提拉木也在刘基的手里,于是由哈那提拉木和穆希米尼分别亲笔写的军令,先后被送到了石渠国、道须国、翁达国、起乌国、达纳国和元坝国,最终这三万毫不知情的高昌军队,争先恐后的踏入了玳安军为其精心准备的陷阱,随即几乎没有发生太激烈的战斗,这些军队就全都成了玳安军的俘虏。
三万高昌军队里面百夫长以上的军官,依旧全部被处死,只留下了近三万高昌国士兵和低层军官。
经过对近三万高昌国士兵和低层军官的强行收编,刘基在西域的军队顿时膨胀到了四十九万,而留在玳安郡的战斗部队也有十三万,可惜随着军队的数量越多,玳安军相对的战斗力却直线下降。
刘基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让麾下的武将们,抓紧时间训练各自的部队,另外因为又强行收编了大量的祝其国和高昌国的士兵和低层军官,刘基不得不对整个玳安军的编制,重新调整了一下。
首先是骑兵方面,原来在西域的十四个骑兵营,以及留在玳安郡的八个骑兵营,各营兵力全部由六千增加到一万人,同时又新增加了六个新的骑兵营,新骑兵营的编制依然是一万人,刘基任命太史慈、甘宁、许褚、伍云召、郑玮、王季分别担任六个骑兵营的都尉一职。
郑玮、王季两人都是童斌的徒弟,他们早就通过了系统的测评,已经算是真心向刘基效忠了。
而在步兵方面,在西域的十二个步兵营,还有留在玳安郡的十个步兵营,兵力则由八千全部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要知道按照大晋的军职,一个普通的营,也就三千余人,玳安军的一个营,都快赶上大晋军队的五个营了。
只有刘基麾下近卫营的编制和人员没有变化,依然是一万人,这一万人可都是由纯正的晋人组成,放一些异族人留在身边,刘基心里不踏实。
为了让留在玳安郡的八个骑兵营和十个步兵营完成新一轮的整编,刘基直接调动留在玳安郡的四个骑兵营,来了一趟西域,把十余万祝其国和高昌国的士兵和低层军官,押回了玳安郡。
并且各个骑兵营和步兵营的校尉,也重新分配了一下,保证了每个骑兵营和步兵营,除了都尉之外,至少还能有两名校尉来领兵。
本来玳安军的骑兵校尉有六十人,其中九名二流武将,郭汜、樊稠、李傕、曹性、魏续、宋宪、侯成、花荣和朱仝,五十一名三流武将,包括三国时期马超八健将其中的七位,隋朝瓦岗寨四十六友里面的二十五位,隋朝靠山王太保的麾下的六名太保,方腊麾下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