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2/2)

目录

“这本杂志,你做了哪些工作”陈老师扬着杂志问他。

“从注册,到团队的组建,杂志的整体定位,内容定位,读者定位,广告客户定位,广告内容定位等,都是我做出来的,这本创刊号里的一些文章,也是由我主笔。”

“那说说你这本杂志的定位。”

“这是一本以世界五百强这样的大企业,或者一些有全球战略和眼光的跨国公司,和政坛精英们为主要读者和广告客户的严肃的政经杂志。”冯一平清晰的说出了自己对杂志的定位。

陈老师一时有些愣住,要是以玩票的性质,自费出一本书,那也没什么,可是这是杂志,而且定位这么高大上,你又说里面有不少文章都是你自己主笔,你这是自信呢,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或者直接说,你是无知所以无畏吗

但是冯一平说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又极自信,从接触的这一会来看,也不像是个没有头脑的年轻人,“那好,我一会有时间就看,对了,你包里那么多,是还要送给其它老师吗”

“是的,我刚才已经送了两本给副院长,接下来,准备一个个办公室和老师拜访过去,然后去拜访其它的院系和老师。”

“等等,”听他这么说,陈老师有些急,打断了他,“这样吧,你和老师们都不熟,我看看明后天有没有时间,到时带着你去好不好”

陈老师这不是热心,他是不想冯一平出丑,其实冯一平出丑也没什么,年轻人嘛,撞一撞南墙,清醒一下也是好事,能明白有些事不是自信就能办好的,也算是一个很有益的教训。

估计也有其它的同学在创业,但是,像冯一平这样想让学院甚至是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的,肯定没有,所以他不想因为冯一平出丑而牵连到自己,不想让其它的老师们笑起来的时候说,“那个谁谁谁,老陈班上的吧,说起来大言不惭,做起来却一塌糊涂,呵呵”

得,还是花个半个小时看看,如果内容不过关,就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吧。

“真的非常感谢”不明就里的冯一平很高兴,我怎么就总是遇到这样热心的班主任呢

第一百六十八章把脸贴上来让你踩

冯一平还是挺高兴,班主任说帮他,这真是意外之喜,他不知道这是陈老师的缓兵之策,因为他对自己的杂志很有信心。

不说蓝海战略这样算是提出一个新理论的文章,对2000年政经各方面的展望,其实不是展望,是百分百真实的描写,就是包卓远他们高价组织回来的那几篇文章,也算是言之有物,这样的杂志,如果还不被认可,那真他娘没道理。

至于遇到高恒珩,对他来说,那也是意外之喜,说不定,不,不是说不定,是高班长等会肯定就会帮着他四处宣扬。

这个冯一平能理解,一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同学突然牛哄哄的说,“我办了一本非常高大上政经类杂志,主要针对那些国际大公司和各国政要们。”更牛的是,他还主笔,那说实话,高珩当场没有嗤笑出来,已经算是有教养。

不过,这样戏剧性的消息,出了班主任办公室,他不找人说说才怪呢,当然,他肯定以为冯一平这是吹牛,他怎么可能办得到不要说一个大一的学生,放眼整个国内,又有几家杂志能达到冯一平所宣称的那样

对这样的事,冯一平也有准备,当你只比周围的人高出那么不多的一丢丢的时候,少不了会招来各种嫉恨和奚落,只有当你领先他们几条街,对周围的人形成碾压的时候,那时这些纷扰会自动消失,说不定好多人会以你为荣,顶天了,就有些不甘心的人,私底下会说几句酸话而已。

晚上,按老习惯看了新闻联播,陈老师把冯一平的杂志翻了出来,有点不太情愿的打开,如果冯一平不说他的那番豪言,他说不定兴趣还大点,但是冯一平关于杂志定位的那番话,说的太大了些,一个大一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到

前言里面虽然说了不少内容,但都是泛泛而谈,那些观点,也不出奇,好多杂志新年的第一刊都会发表这样的文章,国内和国际的好多机构,也都会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发表对新一年的看法,预测谁都会做。

但是,这么多的预测和数据,除了政府制定的关于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其它的有谁会放在心里,怕是那些写的人过后都会忘掉。

所以他快速翻过,然后就看到蓝海战略,引言,看了一下作者,正是冯一平,这是个什么东东他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开头就吸引住了他,文章开宗明义的就说了什么是蓝海,蓝还是相对红海而言,红海就是现存的所有已知产业,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竞争越来越残酷,利润和增长越来越不乐观,大家都以打败对手,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为目标。

蓝海则是代表着新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和高增长的机会。

有些蓝海,是完全在已有产业之外创建的,但大多数就是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边界开拓而来的。

为了说的清楚些,冯一平还举了例子,比如,50年前,彩电行业绝对是那时的蓝海,但现在,就是很红的红海,蓝海和红海,也是在不停的演变,他的这篇文章,就是要提出如何才能不断的开创蓝海,蓝海战略有哪些原则。

然而,以陈老师的水平,冯一平就是不举例子,他也看得明白,有些话,是真的说到他心里去了,短短几千字的引言,他连着读了三遍,依然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像看到了非常喜欢的网文,作者却可恶的一个月更新一次一样,他恨不得现在就让冯一平把全部的章节都送过来,就凭他提出的这个理论,这本杂志,真值十五块港币。

但是,陈老师有个疑惑,这真的是冯一平写的吗他决定明天找冯一平问个清楚。

有了这篇文章打底,陈老师连着看了后面的对前言里的那些论断展开来说的文章,发现果然没有他担心的情况出现,不是通篇夸夸而谈,把一个结论反复来说,依据都很充分。

比如互联网泡沫,冯一平在里面列举了很多详细的数据,现在好多看上去很有前途的互联网公司,却从来没有盈利过,甚至有些还没有任何收入,而且也缺乏可行的商业模式,但却得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投资,诞生了好多因为拥有股票期权而成的百万富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飙升,明显过热,面对这样的情况,美联储肯定会提高利率,再加上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垄断,而且外界普遍猜测,结果只能是微软就是垄断,这必然也会影响纳斯达克指数

综合以上原因,冯一平提出结论,如不出意外,互联网泡沫将在不晚于今年的一季度消退。

陈老师觉得,虽然这个论断还是有些武断,不过单从一篇文章来讲,它还是很出色的。

另外,关于宝岛的选举,冯一平论断是绿营将上台,他的主要依据是,综合种种情况来看,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喊着“精诚团结”的国民党,肯定又要继承他们老前辈的那一套,窝里斗虚耗资源,从而让亲者痛仇者快,给绿营以可乘之机。

看完了整本杂志,陈老师叹了口气,看来接下去,是真要带着冯一平去一个个的拜访咯,这也算是自讨苦吃吧

高珩回去也拜读了冯一平的杂志,主要目的就是挑刺,他当然没有陈老师的水平,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公司实务,陈老师最看重的那篇蓝海战略的文章,他完全看不下去,什么玩意儿,还依然大言不惭的说“战略”,他只看了开头在他看来有些枯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