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分节阅读 251

分节阅读 251(2/2)

目录

黄静萍其实不缺这些东西,冯一平给她买的那些大牌的首饰不少,只不过她平时除了带手表和项链,其它的带的少。

冯一平看着那些金灿灿很豪的东西,想着黄静萍平时肯定不会带,特别是那条粗的金链子,都和那些大哥脖子上戴的差不多,很不合他和黄静萍的风格。

但这一小盒首饰,意义不一样,她有些激动的说,“阿姨,这些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

黄妈妈当然很满意,这些东西,代表的是冯家大人对自己女儿的看重,“大姐,确实用不了这么多,你们太破费了些。”

“静萍,你要是看得上就收下吧,这是我和你阿姨的一点心意。”冯振昌说。

“我很喜欢,谢谢叔叔阿姨。”黄静萍当着大家的面,拿着那些首饰在身上比划着,满脸的欣喜。

晚上要出去吃饭的计划又夭折了,和冯一平爸妈一样,黄静萍爸妈过来,也带了不少家里的吃食,和冯振昌他们带来的一样,好些也要趁新鲜吃。

于是黄静萍和两个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着玩晚上的饭菜,冯一平和两个爸爸,在客厅里聊天。

黄静萍那边很轻松,都不用她自己动手,两位妈妈看着那么大的厨房,里面那么多家里伙房没有的设备,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客厅这边,冯振昌主动提起了投资的事,他和冯一平都明白,县里肯定给黄承中压了任务。

“投资的事你不用担心,虽然确实和其它地方也在谈,但是我们当然都倾向于把这些都投在镇里,只不过呢,总不能让他们觉得来的太容易,你说是吧,来的太容易,他们也不会珍惜,说不定还会生出其它的心思来。”冯振昌说。

“是,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要是一上来就指定在镇里,优惠的条件肯定也不会多,我理解。”黄承中说。

“我这个儿子啊,其它的不说,就是心善,说起来不怕你笑话,前几年,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的很,好几年过年的时候,连给他和姐姐买套新衣服的钱都挤不出来。我记得他五年级的时候,小年的那天晚上,村里的一个鳏夫,一平叫四伯的,来我家烤火,他脚上穿的袜子,用布缝了好几处,等他走了以后,一平跟我说,爸,我过年什么都不用买,给四伯买双袜子吧,那时一双麻布的厚冬袜不便宜,要两块五,当时对我家来说,也算一笔钱的,我隔天就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叫一平送过去,不管怎么说,他一个孩子能有这份心,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帮他做到。”

老实说,这件事,冯一平早忘了,没想到爸爸还记在心上。

“是,对其它人都有这份善心,将来对父母亲人,肯定更孝顺。”黄承中夸了一句,顺道又在心里夸自己眼光好,五年级,还不到11岁的孩子,过年不吵着要新衣服,还想着帮别人,就按从小看大的说法,这孩子将来也不会差。

“所以呢,我们现在赚了挟,一平的心更大了些,他总想着,让四里八乡的人日子都好过点,老黄你也清楚,如果只单纯考虑赚钱,那这些项目,怎么也不会投到镇里。一平具体有多少钱,我们不清楚,估计他也不清楚,我们自家在省城的那墟馆,只要是维持的好,一家人日子也都过得去,上等算不上,中等的日子可以保证,我们也知足,所以他现在有这样的心愿,我们做父母的肯定也支持。初步的想法是,把镇里河边的那一块,发展成一个工业园,可是你也知道,事做大了,盯着想伸手的人肯定多,而且老实说,我们也不愿意平白的让镇里的那楔事不干,只顾着往自己家里捞钱的干部得了利,不过,虽然我们在市里和省里也有些关系,可是镇里才是直管的。所以,借这个机会,我们就运作了一下,让你以后能照看着点。”

要不是对冯一平也算有所了解,冯振昌说的这些话,黄承中是不会信的,这年头,谁会跟钱过不去

可是,把他们家做的事串起来一看,还真是这样,要只是为了赚钱,怎么会把厂办在一个鸟不拉屎的镇里

“我很佩服你们做的事,我清楚,我也是靠着这件事才起来的,以后在镇里,我又主管工业,这些事我责无旁贷,我就一句话,谁要是想动歪脑经,就是拼着头上的帽子和工作不要,我也要把他拦下来。”黄承中用了好多个“我”来表明心意。

“呵呵,这个真犯不上,我们还想着,你将来能当上镇里的一把手,然后把我们镇建成县里的第一强镇,让父老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呢。”冯振昌笑着说。

“既然是这样,那我觉得,这些投资,越难落地越好,甚至要是有一项落在其它地方,县里和镇里才会真正重视起来,如果换做其它县遇上这样的好事,估计县长都会去省城来首都找负责人谈,”黄承中帮着出主意,“不用担心我,总不好我刚提起来,他们就把我给撤了。”

冯一平看了爸爸一眼,还真是,县里现在好像也摸清了他们的脾性,在这件事上,还真不是特别积极,除了冯振昌开会的时候受到的那些礼遇,县里并没有其它动作。

黄承中说的对,蚕丝基地和蚕丝被厂,再加上婴幼儿产品基地,还有可能的酒店项目,加起来几千万的投资,就是放在市里省里,都算得上大项目,值得让一个厅级干部跑几趟。

可是县里和镇里,目前就只有王淦青去省里跑了一趟,后来就再没联系,再就是提拔了黄承中,目前连县招商局,都没有做什么工作。

说到底,赵县长他在冯振昌面前表现的很重视,但是从行动上,又看的出来,他们好像就笃定这些投资最后一定会落在县里一样。

那现在是得给他们点压力,让他们改变一下观念。

第二百四十五章终于重视

后来在红尘里打滚了三十来年,重生之后,因为现实的各种需要,主动的,被动的又学了不少东西,看了不少书而不是杂志,冯一平也琢磨出一个道理来,经商,其实就是博弈,一次又一次,一起又一起的博弈。

既然是博弈,那一定要理性。

他现在主观上非常愿意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老家致富,但是,黄承中的话提醒了他,怀有这样的愿望,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并不一定能得出那个结果来,这不是一道证明题。

如果县里的那些人,心里就拿准了自己的这些投资不会落到其它的地方,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什么东西都一样,来得太容易的,谁都不会太珍惜,更别想得到重视。

不重视,特别是领导不当回事之后,问题肯定大大的。

冯一平想要的是让乡亲们致富,不是想让领导们致富和升官,虽然乡亲们致富了,客观上也会有这个效果,但这个因果关系要摆正。

“爸,黄叔叔,你们坐,我去打个电话。”

“你去忙你吧,我们不用你陪。”冯振昌摆摆手,他现在和黄承中聊的很热络。

之前的话,也算是两个人交了心,两个放下心防,又有着好多共同回忆的中年男人,可聊的话题很多。

厨房那边,好像也忙到了尾声,两位妈妈围着黄静萍,看她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