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0(2/2)
“算了。我就是觉得有些可惜,”冯一平摇摇头,“就是把我家的面馆开在这里,效益也不错。”
“可以啊,下次回去我找人聊聊,看能不能承包几个下来,开上几家面馆。”
这倒也不错,自家面馆的面。味道和营养,怎么也比桶面要好吧,而且在服务区开分店,一个分店也就是一个广告,“那行,既然说了,你就要放在心上哦。”
这件事要是做成了,姐姐肯定是最高兴的一个。
“多大点事只要有信心做好,我们可以出更好的条件。还愁承包不到吗”金翎不以为然的说。
冯一平摇了摇头,“你啊,还是不明白这里面的道道,谁说出价高就一定能承包我们给出的承包金额再高。都是交给国家的,那些经手人能有什么好处也不强求,你试试就行,我还有一个要求,我们不想占国家的便宜,但是也绝对不行贿。你知道吧,交通部门是腐败高发的部门,高速集团,又是交通部门里最容易出问题的单位,我可不想因为几个服务区餐厅承包的事,到时把我姐姐牵扯进去。”
早上六点半,城市还很安静,马路上的车辆不多,发出来的声音,汇成低沉的嗡嗡声,就像是城市的脉动。
站在阳台上看过去,东边的天空,云层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霞,那些高楼,在微熙的晨光里,都还是黑幢幢的。
梅秋萍站着看了一会,来了兴致,叫冯振昌,“我觉得不错,你说现在这样拍出来好看吗”
冯振昌拿着相机摆弄了一会,摇摇头,“太暗,不过等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抢一张,应该不错。”
冯玉萱从厨房里一样样的往外拿早餐,现磨的豆浆,小笼包,现煎的土豆丝鸡蛋饼,糯米和糙米煮的粥,家里食品厂的萝卜干,炒小青菜
“爸,妈,吃早饭了,要是想拍,我们过两天找一栋高楼,到顶上去拍,肯定效果更好。”
“那行,等我们回来再说吧。”冯振昌把相机收好,从阳台这儿拍,角度确实不大好。
“呆几天再走不行吗小舅妈不说今天还要带你们去玩”
“把事情先做好了,玩也玩得踏实。”冯振昌说。
“慧慧长的真快啊,才个把月不见,就觉得长了好多。”梅秋萍说。
“我经常见他,倒没觉得,不过,慧慧现在真的是很可爱的时候。”冯玉萱笑着说,三岁左右的孩子,还没到最调皮时候,小舅和蔡虹看的又宝贵,粉雕玉琢的,确实人见人爱。
“喜欢是吧,那还不抓紧找个对象,也早点成家生一个。”梅秋萍这时提这个话题,原来原因在这里。
“妈,你怎么又扯这个。”冯玉萱很不耐烦,她的打岔策略没用,只岔得了一时,之后爸妈还是会把话题转回来。
“我今年五十八九,就快六十的人了,你看看村里,像我这样年纪的,谁膝下没有孙辈的你就是不为你自己想,也要为我想想吧。”冯振昌喝了一口豆浆说。
“别指望我,弟和静萍现在不是住在一起吗,你叫他们生一个。”
梅秋萍听了她这话,作势要去揪她的嘴,“你这说的什么话,一平和静萍结婚了吗,就先生孩子”
冯玉萱笑嘻嘻的避开妈妈的手,“那有什么关系,先有了孩子再结婚,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
“你个不省心的丫头,你昨天也听小舅妈说了吧,年龄大了再要孩子,怀上也难,生也难,你都没往心里去是吧。”
冯玉萱顿时觉得,爸妈今天去巡视,也不是坏事,他们来了,家里是热闹,但是一有空就跟她说这个事,真的很烦人。
八点钟,特意抽调过来的一位水平精湛的司机,开着冯玉萱的那辆商务车来到楼下,冯振昌提着箱子下来,见还有专人开车,埋怨道,“大家都忙,我自己开就好,还要配司机干什么”
“爸,这可是你在首都的那个大宝亲自安排的,这一路,有些地方路况不好,他不放心,”冯玉萱说,“陶师傅,这是我爸我妈,我妈有时有点晕车,你尽量开稳一些。”
这个还是从物流公司抽调过来的司机连忙点头,“没问题。”
“妈,住宿别舍不得花钱,回来我给你报销,星级酒店安全也卫生些,你把我给你的那张卡拿好,身上少带现钱,能刷卡就刷卡。”
“我晓得,”梅秋萍嘟囔了一句,“报销不也花的是我们的钱,”可不是吗,他们是大股东,花的钱都是自己的。
此时,美国的波士顿,已是入夜时分。
虽然今天天气不大好,最高也只有536华氏度,不过,汇聚了众多餐馆的昆西市场这一块,气氛很热烈,比平均温度至少要高出好几度来。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罗伯特汉密尔顿,和女朋友的浪漫法式烛光晚餐也进入了尾声,两个人在桌上的手已经绞到了一起,这时手机却大煞风景的震动起来,不过,他一看到852的区号,马上激动起来,冲女朋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笑着接通电话,“您好”
第二百七十七章你才是冯先生
“你好汉密尔顿先生,我是包卓远,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与作者多次沟通,他也倾向于通过贵社出版蓝海战略一书,请你尽快和作者联系,洽谈具体事宜。”
“包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帮助,非常感谢我马上和公司商量,最迟明天就会和冯一平先生联系。”汉密尔顿双手捧着电话,说着都站了起来。
“对不起亲爱的,今晚接下来的安排要做些调整,我必须要去安德森家一趟,别生气,你知道吗,这肯定是我升职的机会。”汉密尔顿高兴的说,安德森是他的上级。
当晚,汉密尔顿到了安德森家不久,安德森又带着他找到了出版社副总裁威尔逊,三个人拿着汉密尔顿整理好的前言和三章正文,紧急磋商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终于拿出了一个大体方案来。
杂志终于一步步的走上了正轨,每天接到要联系蓝海战略作者的电话和来函也越来越多,不乏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和顶级出版社,大家都有些烦不胜烦,而这个汉密尔顿,是其中最执着的一个。
包卓远考量再三,劝说冯一平不用再在杂志上连载,可以考虑直接出版,而且只要他的名气起来了,推广前沿杂志的机会更多,也更有效,比如,在一些云集各路总裁的研讨会上根据目前的反响来看,只要书出版,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出现,顺道提一提,会比寄出去一万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