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云深处有为家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2)

目录

“不记得了。”小小摇头:“小的记事的时候,就是在人牙子的手里,然后府里买人,小的就进来了,最开始是从柴房抱柴火去厨房,两年之后,才学的规矩,再一年,小的就来您这儿了。”

真正有记忆的也就那么几年而已,而且人牙子对他还行,给他找了个好人家,他记得当时有个比他大的,欺负他,抢他的干粮,还偷人牙子的钱,就被卖进了一个地主老财家,那家听说可厉害了。

“哦,那,我教你读书识字,可好”不记得父母了,估计很小就被卖了,或者是人牙子捡到的也有可能。

“小的认识一点字,能从一数到一百,还认识自己的名字。”所以他被选为书童,然后被人送到了快要死了的小老爷身边。

“那你认识几个字”吴有为教书先生的瘾犯了,开始教导小小。

小小真的认识字,但是他就认识一到一百的数字,以及自己的名字。

他的名字太简单了,就俩字:小小。

“小的还认识大字,是过年的时候,看他们赌色子的时候认识的。”小小可显摆了了一把。

吴有为笑了:“那还真认识不少。”

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如果是平民百姓,吴有为真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在古代这个适合,可要怎么生活

弄个文契之类的都看不懂。

一直到萱草回来复命,吴有为才暂停教学,而小小则乖乖的去开门,一看到萱草笑的可开心了。

小老爷教的好多,人好严格

“回小老爷,点心匣子奴婢送过去了,老夫人赐您四张狐狸皮,让奴婢等给您做一件防寒的大氅。”萱草递上四张杂毛狐狸皮:“老夫人还说,请小老爷保重身体,不要哀毁骨立。”

“嗯,你下去吧,叫芙蓉进来。”吴有为淡淡的点头,这个萱草果然很有能力,能将老夫人答对的不错。

萱草一愣,叫芙蓉

难道不是将狐狸皮交给她,她再交给芙蓉处理吗

怎么,这就让她下去了

小小已经出去叫芙蓉过来了。

萱草有些悲戚,又不敢真的跟小老爷提出异议,毕竟现在她在这里还没有打下基础。

只好憋憋屈屈的退了出去,正好跟来的芙蓉打了个照面。

“萱草姐姐。”芙蓉先蹲身行礼。

“芙蓉妹妹快进去吧,小老爷等着你呢”萱草勉强一笑,行了个半礼,就回她的茶水房了。

“将这几张狐狸皮,裁开做个皮毛大氅。”吴有为指着四张狐狸皮道:“里头用棉布给我做个里衬。”

“是。”芙蓉应声。

“再给我做两床新的被褥,我一套,小小一套。”吴有为本来想指点一下芙蓉做床单被罩和枕套,可是后来一想,还是算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去了,什么时候再表现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吧。

现在还是算了吧,万一被人抓住什么把柄,他可不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这些讲究他真的不是很清楚。

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待着吧。

平安无事,每隔三天,就有人来看吴有为,第三次来的人是杨一清的仆人,给吴有为带了四匹素锦。

杨一清也是个神人,景泰五年十二月六日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

也不是个简单的人。

他给送来的素锦还不算,还送了二十斤棉花。

幸好是傍晚时分送来的,并且没有大张旗鼓。

吴有为摸着素锦心里叹了口气,这真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啊

送礼不张扬,其实是怕他难做人,又怕他没个好衣服保暖防寒,就给他送了素锦和棉花。

为了怕别人看到,还用白布裹了送进来的,除了看到布料的芙蓉,就他跟小小知道这里头根本不是什么棉麻布,而是素锦。

“让人给我用这棉花做两床被褥,我自己用。”吴有为吩咐芙蓉:“棉花一床用十斤。”

“可是小老爷,前几日您刚吩咐做两床被褥。”芙蓉提醒吴有为:“现在还做吗”

“做”吴有为撇嘴:“一冬天都不能洗被,那我就一直盖新的”

“那好吧,要不也给您做几个枕头”芙蓉想了想:“家里还有荞麦皮,晒好了给您灌两个枕头绰绰有余。”

“行”吴有为一挥手:“你看着办吧”

“是。”芙蓉宠辱不惊的应声,拎着东西下去了。

吴有为对她还是挺感兴趣的,别想歪了,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叫芙蓉的丫鬟,除了名字让他惊悚外,人还是不错的,比萱草那个心思大的强多了。

芙蓉很有能力,她不止给吴有为做了枕头褥子和被子,还顺带给小小的也做了同样的数量,这让吴有为更觉得她妥帖了。

不过吴有为也不是白要人东西,他觉得得自己做点什么,礼轻情意重的才行。

不过,他现在手里头没什么钱啊。

结果这天晚上,管家就来了。

他手里头抱着一个小箱子,进了小院,求见小老爷。

“什么事儿啊都麻烦管家亲自来一趟”吴有为在书房见得他。

“没什么大事,这是小老爷的月钱。”管家双手奉上一个小箱子:“一直在小的那里存着也不是个事儿,就给您送来了。”

管家举着箱子,打开让吴有为看到里头的东西:“您过过目,收起来吧。”

吴有为一撇嘴,真是欺软怕硬。

原来他这个小院子里的东西,都被那些刁奴给分了,当然,只限银钱,字画古董的下人们也不懂,而且他们拿出去也怕惹事,就没敢动弹。

原主原来就对钱没什么计较,后来都要死了,谁还惦记钱啊

等他来了后,就发现自己除了随身的一点银钱,其他的基本上都没了,要不是原主的父亲有给原主银票的习惯,他真是孜然一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