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1/2)

目录

d也有地窖,但是县城没有这么好的苹果。

有了事情可忙的于良吉,果然觉得日子过的很快,三天之后,苹果也都下了窖,考试也考完了,赶紧火急火燎的接了孩子们回来,这次他们出门带了刘全森过来,这里的大夫老早就被别人预定了,他们还是自己带人过来吧。

刘全森号了脉,都是很健康的,让人好好歇一歇就没什么事儿了。

饭饭元年空。手打,转载请注明

334冒了青烟

孩子们考完了试,歇了两天缓了过来,于良吉就带着他们回了十八里铺,十八里铺如今正在秋收。

时间走的飞快,昨天还是夏日,今朝就已经是早秋了。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刻,最幸福的时候,秋收到了。

春天种下去的不是种子,是希望;秋天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未来。

一夜之间,整个十八里铺都动了起来,东边刚发白,就有人起来做早饭,喂牲口,太阳还没升起来,就有人出了家门,往地里去。

村里有牲口的人家不少,都套了大车,在地里田间和家里两边跑,基本上都是全家一起抢秋收。

为什么要说“抢”

是因为地里种的大多数都是玉米、高粱、大豆之类的耐旱作物,虽说东北的秋天少雨,不代表没雨,万一要是下一场雨,哪怕是小雨,淋湿了地里的农作物,已经长成的粮食就会发芽啦。

而且粮食收回来不代表就完事了,还要趁着天好的时候,晾干了才能进仓储存,要是就这么装袋进仓,一冬天捂下来,粮食就发霉吃不得了。

没有任何机械帮助,这里的苞米都是要先靠人工把裹着叶子的苞米从秆子上拧下来,放进筐子里,抬到地头的车子里去;而高粱要先把秆子割倒,把穗子割下来放到筐子里抬到地头的车上。

农作物的果实先运回自家的院子里,等都收完在做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高粱比大豆还急一些,因为高粱的穗子总是招来不少鸟来啄食;而大豆比苞米着急,因为熟透了它就会炸,豆荚一开,里头的大豆就会滚出来,落在地上,只要一场雨,就会泡胀发芽。

收完了果实,地里的各种苞米秆子、高粱秆子也要收好,要割下扎成一抱粗的一捆捆,这是主要的柴火来源,一铺大炕一般晚上烧一捆就够了。

还有地下的根,这边都叫苞米茬子、高粱茬子,也要一个个的从土里刨出来,还得把上面带的土磕打掉,再堆到一起,这个也是能烧的。

这些都要在秋天做好的,要不明年开春在收拾就赶不上农时了。

有的人家种了麦子,这是这里的细粮了,收起来更是要仔细。

家家都要种上几亩地,虽说不如苞米、高粱好伺候,产量也没前两个多,但毕竟是细粮,逢年过节都不用出去买了。

就是这里是没有水田的,所以大米还是要外买才行,只是大家都很少吃大米,北方以面食为主。

可于良吉在现代已经吃惯了大米,于是家里每年都有采购几百斤大米。

幸好今年多数的土地种植的都是土豆,少数种植了玉米高粱等物,且土豆这次真的是高产

“亩产最少一千二,最多一千五”老村长高兴的迎接于良吉他们回来,顺便跟于良吉报喜:“全村人的地窖都装不下了”

“好啊,大家都伺候地伺候的好,才能丰收”于良吉可不敢居功,先将功劳分给大家才是。

“没有好的土豆种,我们也不能种出这么多土豆来”老村长可知道,平时大家谁注意过土豆

都种了这么久,产量也就那样,谁没事琢磨土豆啊而且一琢磨还是好几年

没个大恒心大毅力,谁琢磨它啊

要不是侯爷说出来,大家谁都没注意,土豆还能如此高产。

于良吉他们回来了,同样的,考试的学生们也回来了,不过因为不想给他们压力,大家都默契的不问考试结果。

且土豆大丰收,全村人一起办了个土豆宴

主食是土豆丝饼和土豆鸡蛋饼,之后是各种土豆做成的菜肴,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土豆泥

各种各样,还有黄厨娘做的番茄土豆,就是把熟土豆碾成泥,然后搓成圆儿,粘上点儿土豆淀粉,过一下油,撒上番茄酱。

干锅土豆片,醋溜土豆丝,一品土豆泥等等,这一天,成了十八里铺的土豆日。

这么大的动静,十八里铺的土豆大丰收之事,不胫而走,尤其是张家老爷子和李家村的两家人,同样土豆大丰收。

“这下子那些说酸话的人可是自打嘴巴了”老村长用筷子夹了番茄土豆吃,一边吃一边解气。

“是啊,是啊”石宏大附和他老人家,并且说了东北将军都知道了他们这儿的土豆的事儿。

东北府靠近边关,民风彪悍,十个秀才里起码有七个是武秀才,所以对文官们敬而远之,对武官们却敬佩的很,尤其是东北将军,虽然是驻守在最后一道防线,却要操心前头两道防线的吃喝拉撒睡,还要时不时的更换一下驻守官兵,人员流动之大,实属罕见。

这也是东北将军为什么没去前线,却依然受人尊敬的原因了。

并不是每一个将军都能弄好这些复杂人员调动的事儿的,但是肯定不缺冲锋陷阵的将军。

黄老先生跟韩老先生,也都跟他们说过,一开始当然是要去前线当冲锋将军了,过了快十年,二老也致士归隐了,东北将军不想让老人担惊受怕,这才接替了这个位置,当了个勉强算是半个太平将军。

为什么是半个呢

因为到底是在边关靠近的位置,东北府过去便是承德府,承德府一过便是顺天府,离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也不算是远离朝堂,这边也没有远离战场。

“这么说,咱们十八里铺在将军那里也露了脸”老村长激动不已。

“当然”石宏大点头,其实何止是露脸啊简直是让人盯上了

果不其然,十八里铺土豆丰收的消息才放出来,那边将军府就派了一队一千人的士兵,带着好几挂大马车,大摇大摆的就朝十八里铺而来

不过比他们快一步的是府城的报喜,八个秀才,全都中了举人

名次还很靠前

一点不意外的话,他们哪怕去了京城,也能考中进士。

再说一句,圣太祖取缔了同进士,因为那个同进士太不好听,毕竟“同进士、如夫人”的话,说了快四百年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之严格,对同进士之不公,特别让圣太祖心烦。

不过明面上取缔了,实际上,靠后的名次到底是不如靠前的有底气。

八个举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